阅读历史 |

第217章 顺水行舟(1 / 2)

加入书签

第217章 顺水行舟

看过了南妃眼中的忧虑,兰笙就知道,自己需得走一趟益和园。原就是帮着皇帝抬举姻亲的举动,却因为琪茹公主的掺和而走了样,兰笙心中是有些许愧疚的。若是送到皇帝身边的人还不得力,那她就更对不住皇帝了。虽这样想着,下决心去做却也不易,兰笙到底是拖了一个多月才走了这一遭。

这一夜月色尚好,兰笙知道皇帝留在益和园歇息,就准备了些夜宵,想要趁机去看看那几位女官。

悠悠然来到益和园外,兰笙却又有些不想进去了。适才这一路走来,她如入胜境,心中安逸轻惬至极,便不愿面对那些劳心费神之事了。

就在她犹豫的时候,园中有乐声传出。兰笙仔细听了听,像是埙曲。她便静静地听了下去,这一曲埙奏婉转低回,肃穆幽远,有种带人遁入过往,追慕岁月的味道。一曲终了,兰笙心中涌起淡淡的忧思,挥之不去。她命人上前通传,一会儿三沐便迎了出来。

走进益和园,兰笙发现,走廊的廊檐上多了不少灯笼,灯笼虽不大,却异常明亮。兰笙心下称奇,却也没有多想,便随三沐走向大殿。

走到殿门口时,兰笙福至心灵,停步往后看去,便发现益和园中仿若落下了一片星海,那些多出来的灯笼明明灭灭,使得整座益和园多了几分瑰丽。见兰笙驻足,三沐便解释道,“这是谢制仪带着赵、李两位制仪亲手安排的。陛下很是钟意。”

兰笙觉得三沐这最后一句话有些多余,可是说出来却也没有什么不对。

来到大殿,皇帝却不在。兰笙看向三沐,三沐解释道,“陛下去沐浴了,请娘娘稍待片刻。谢制仪在旁伺候。”

兰笙依旧觉得三沐这最后一句话有些多余,可是说出来也无不可,她只听了便是。

三沐见兰笙既不坐,也不走,便走近两步,低声道,“娘娘,奴婢有一事需要禀告。”

兰笙觉得三沐的举止很奇怪,却也不能点破,“你说。”

三沐颔首,“昨日,谢制仪侍寝了。但是此事未曾通报司录监。”

“……本宫知道了。”兰笙感觉自己的声音有些奇怪,但是她又说不清奇怪在哪里。其实,兰笙很想问一问适才吹埙的人是谁。可是,兰笙知道她不能问,她不能打探皇帝身边的人和事。

兰笙站在大殿中,下意识地往浴房的方向看去。她突然想起,自己也曾在浴房里服侍过皇帝。

不过是服侍而已,又能如何呢?

不过是侍寝而已,又能如何呢?

兰笙突然不想留在这里了,她不喜欢这种多余的感觉,甚至于到了痛恨的程度。

强压下心中的躁郁,兰笙命人把糕点放在了桌上,她对三沐说道,“本宫便不等陛下了,这些糕点……”兰笙摆摆手,没再说什么,而是快步走出了大殿,走出了益和园。

再次沐浴在月光之下,兰笙才想明白三沐的古怪之处,三沐就是在提醒她不要久留。益和园中的谢制仪得了陛下的欢心,此刻正陪伴君侧,自己的出现无疑会破坏陛下的好心情。

兰笙觉得自己确实是愚钝了些,她到此刻才想明白,南妃眼中的伤感是因何而起。南妃早就已经想到的事情,她要亲眼看到才会想到,她果然是后知后觉的那个。

或许,从始至终,在皇帝心里,她都只是一名臣子,一名可堪用便用、可用情便用的臣子。只是她自己糊涂,以为与皇帝有了夫妻之实,便成了皇帝的妾。可是,妾不也就是为皇帝所用的臣子吗?妾,不是妻,不是爱人,只是臣。她的身份从来没有变过,变的只是她自己的心境而已。

这一夜,兰笙在御花园的卧云潭边站了很久,直到下半夜风凉沁骨了,兰笙才离开。离开时,她把那个误入歧途的赵兰笙留在了那片困锁住明月的水里。

她懂了,她既为臣,就以臣的身份走到最后就好。她们赵家应该给予皇帝的忠诚就由她来交付,待到父亲告老还乡之时,她便可以心安理得地随父亲离去了。

一夜不眠,理清心绪后,兰笙便期待起源王等人的婚仪。她家有两位姐妹出嫁,她又已在宫中有了些许地位,想要回家观礼、送嫁似乎就不是难事了。

思量了一番后,兰笙郑重地写下了一封请旨离宫的信,送去了益和园。她早上派人送去,午后便有人送回。她的那封信上,端端正正地写了一个“准”字。兰笙看得出,这并非出自皇帝的手笔,想来,是有人代劳了。

兰笙很快摒弃了杂念,不管是谁的手笔,既得了恩准,她就无所顾忌了。她先是通知了司礼监她要回娘家的安排,命司礼监给她记下了两个月的仪程;然后准备好了要带回家的行李,把当初带来安心度日的物件都收整起来;接着就去见了狄妃、南妃和渝嫔,看了看两个孩子,聊了聊闲话;最后还舔颜将四位夫人召集在一起,敲打了一番。左右她是扮恶人的,留些警示也是必需,她可不希望两个月后回来时,还得她去震慑逆徒。

做好一切准备,兰笙才想起她需要去秋实园向二圣告假。所幸,太后和太妃并没有难为她,反而让她安心离宫送姐妹出嫁。太妃宽仁,还叮嘱她要注意婚仪时的规矩,不要因为高兴就失了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