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5章 自性它到底是个啥东东(1 / 1)

加入书签

这一天,小白又有了新的困惑,现在的他,好学,谦卑,心里一有问题,马上就问。

他问刘芳萍,前面说了世界之初和人类的起源,但是,他这几天仔细想想,觉得还是没明白,有困惑。

“哦,那你说说看,你的困惑是啥?”

“自性,它到底是个啥?前面说的,可以叫它意识,或者灵魂,最初的佛,也可以叫原始佛,这些我都能理解,还有你说的,凡夫重新修行成为佛,跟原始佛不同的地方,就是多了记忆,就是因为有了这个记忆,所以,重新修行回去的佛,才不会再堕落,佛只要起了一个妄想,他就堕落成为等觉菩萨,但是因为有了无数亿万劫的记忆,他知道妄想多了以后会迷失本性,所以他会对自己产生多少妄想,或者说让妄想往哪个方向走,及时把控,可以这么理解吧?”

刘芳萍沉思一会,点头同意,确实也没有其他更好的解释了,只能这么理解吧,毕竟,她和小白都还是凡夫,也只能这样了。

“那么,你的困惑到底是啥?”

小白无奈的晃了晃脑袋,自从生过病后,他总觉得自己不能思考太多,一想多了,就觉得脑袋沉重,脑子里啥也不想,就那么空空的坐着的时候,他觉得才是人生最美的状态,有时候,他真愿意就这么一直坐下去,沉沦其中。但是,他知道那并不是啥好事情,而且,事实上,他也会很快因为腿痛,或者情绪起来了,直接就从那种空空的状态中出来。

“嗯,我的问题是,你说了三个大乘理念,一个自性恒常,一个初妄无因,一个诸佛同体,而诸佛同体的意思,也可以说是佛的意识遍虚空,也可以说,佛无所不知,那么,问题就出来了!”

“哦!问题是啥?”刘芳萍很好奇小白的困惑到底是什么。

“既然佛的意识遍虚空,佛无所不知,那么,他又怎么会因为想要探索世界而一步步堕落,意识遍虚空啊,啥都能看到,啥都能知道,不存在需要他探索的事,所以,他又为什么需要生出个眼睛来看世界呢?还生出个耳朵来听声音?”

刘芳萍听小白这么一说,顿时也来了兴致。听上去小白问的好像蛮有那么点意思的啊。那就展开来,两个人好好讨论讨论。

通过在网上各种查找,他们发现,事实上,大乘还是分成很多派别的,而最大的两个差异,是自性观点上的不同认识。

一个认为自性只有一个,所有人都出自同一个自性,也就是说,世界之初,突然就那么产生了一个自性,是的,这一派别的人,把佛经里面经常说的无因两字代入到了这里,认为这个自性的产生没有原因,就那么突然产生了,然后从这个唯一的自性里,因为妄想才慢慢分化出你我他,修行最后的目的就是回归到同一自性,真是因为大家出自同一自性,所以修行到了后面,才会同体大悲,大家本来就是一体么。

这个观点,听上去好像也有那么一点道理啊。

但是,另一个派别就认为,世界之初,是有不同意识的自性存在的,他们认为说自性只有一个的就是邪说,当然对方也认为说自性有不同个体的也是邪说,反正彼此都互不认可对方。而他们的前辈,显然属于后一个派别。所以在这个派别里,把佛经里面经常说的无因,就代入到了初妄里,才有了初妄无因这个理念。

但是不管哪个派别,到最后都是认可同体大悲,或者说诸佛同体,修行到了后面,所有意识重叠,彼此都能读到对方意识里面的一切,大家就象透明人,毫无遮拦,没有秘密,啊,不对,修行到了佛的状态,本来就抛弃肉身了,连阳神都抛弃了,本来就是透明的,哈哈。

所以,刘芳萍觉得,这个问题没必要纠结,管他是一个自性,还是无数个自性,反正现在他们的境界离的远着呢,对他们的影响不大。

但是,小白提出的,既然佛的意识遍虚空,无所不知,又怎么会因为妄想探索世界而堕落呢。

刘芳萍沉思很久,跟小白理论起来:

“我觉得吧,这个原始佛,和后面修行回去的佛,除了多了记忆,还是有其它区别的,佛在悟道的时候说的那句话,奇哉!奇哉!一切众生皆具如来智慧德相,只因执着妄想而不能证得。我觉得吧,这里是不是可以这样理解,这个大家本来具有的自性吧,它就好像一种宇宙产生之初,混沌之中,大家本自具足的一种力量。”

“对了,那个催眠术里,把这种力量叫做潜意识,外道把它叫做神通,但是呢,我们可不可以这样理解,这种最初的力量,它就是一种纯粹的力量而已,不可控,就好像说你我都有这种能力,但是无法把握,没法运用,通过修行,慢慢的学会了如何把控这种力量,所以才成为了真正无所不知的佛。所以,从这个层面来理解的话,也就可以理解佛经里为什么总是反复强调对修行有了一定境界的人要如何礼敬,如何供养,如何的有功德了。就好像一个没读过书的人,他就是一个愚痴的凡夫,面对比他拥有更多知识和可以教化他的老师,自然是要礼敬的,你对他恭敬,他才肯教你更多知识。”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