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乐章 唤醒之诗(12):试琴(1 / 2)
从地理和文化常识上来讲,南大陆的生育率很高,人口基数并没有明显地比北大陆和西大陆少。
它地广人稀的原因是因为幅员辽阔,三个城邦的管辖区域面积便有了提欧莱恩的一半,这还不包括无数的海洋与群岛……
不过今天,范宁认为自己找到了“地广人稀”的深层次原因。
“我发誓,我们这里还是有正常店铺的!”
露娜十分担心舍勒先生会先入为主地留下某些刻板印象。
“这些小贩流动性大,而且分泌致幻毒素的蟾蜍到处都有,蘑菇更是下一场雨就长一堆,实在难以将他们的捕捉或采集行为界定成违法,所以集市上才会老是出现这些奇怪的摊位,教会和政府只能抱着减少治安隐患和民众伤亡的目的,尽量进行提醒和驱赶……”
“最好的办法就是不要光顾流动摊位,哪怕是正常品类也很容易买到假货,固定门店不会有这么‘狂野’的风格的!前面一家小有名气的琴铺就要到了……”
下午六七点,烈日的火辣势头已经开始缓解,小姑娘持伞拎包,在前方边开路边叽叽喳喳,俨然一副请客买单的小金主模样。
“对了舍勒先生,您是更钟爱复古的琉特琴还是现在更风靡的古典吉他?”
“古典吉他。”范宁说道。
对于扮演游吟诗人的初步计划,他倾向于搬运和创作一些浪漫主义风格的艺术歌曲——以忧郁气质的文学诗篇,或朦胧凄美的爱情诗文本为主。
这是符合当下趋势的主流之选。
“艺术歌曲”这一体裁起源于中古时期的市井民谣,又更多地受到了西大陆的尚松影响——一种四至五声部的世俗无伴奏合唱——这让它演变得日趋专业化。经本格主义技法的发展,又经浪漫主义文学的滋养,它早已经是严肃音乐而非市井音乐的范畴了,北大陆西大陆的声乐专业科班生,在校期间就会接受繁多的艺术歌曲训练。
既然是“歌曲”,自然有歌词、伴奏、段落结构这些元素,但艺术歌曲和民谣有三点本质的区别:
歌词上,它的文本诗篇多由大文豪创作,如这里的巴萨尼,前世的雨果、歌德、海涅或莎士比亚这一级别的人物——光是排出这些如雷贯耳的名字,就可以想象出其文学性的门槛极高,与民谣意义上的“词作家”不可同日而语。
伴奏上,钢琴或管弦乐占据同等重要的地位,由作曲家阅读诗歌后精心创作设计,以让和声、织体、节奏与歌词的韵律、意境、文学性高度契合,绝不可随意更改任何音符,也必须严格按照严肃音乐的技法去演奏,否则会破坏“再现诗歌意境”的这一过程。
结构和表现力上,它的戏剧性被抬到前所未有的高度,旨在表达人物在特定环境下的情感起伏,反映诗人与作曲家内心中高贵的音乐情趣和艺术志向。
为了达成这些与众不同的气质,它们往往会有高雅隽永的旋律、严谨多变的曲式、精彩复杂的转调、以及将“小型作品大型化”的“声乐套曲”创作倾向。
想精通艺术歌曲这一严肃音乐的重要体裁,高贵灵感、声嗓天赋、器乐造诣、丰富阅历和文学修养缺一不可。
在南大陆,除却外来的严肃音乐家,只有正牌游吟诗人才能驾驭其创作,也只有专业歌剧演员才能真正呈现出其中的意境,做到人声、器乐和诗歌浑然一体。
范宁既然要扮演游吟诗人,总不能背着台钢琴到处跑,所以,他初步选择了带上一把古典吉他去漂泊流浪。
作为与钢琴、小提琴并称为“世界三大乐器”的古典吉他,其音质醇厚、技巧艰深、变化万千,可以胜任伴唱、独奏、重奏和协奏等多种严肃音乐场合。
最重要的一点,它具备杰出的多声部演奏能力,较之于钢琴不遑多让。
——这便于日后将创作的艺术歌曲移植回钢琴和交响乐上面。
各色遮阳伞往前延伸,两人穿过花圃盆栽、海鲜摊、浆果篮和凉水小店,跨进一栋宽大的平层小屋。
范宁走到挂置的一排排吉他前,目光在它们的造型与肌理间来回游走。
“全实木板,奥克锡达尼亚云杉木材质,具备理想的声响强度与重量比例,音色稳定易于控制……伟大的游吟诗人塞涅西诺曾多次推荐进阶者使用这一型款,您只需付出30镑就能拿走它,额外赠送一套琴弦。”
戴着墨镜的矮子店主不知何时已出现在两人后方,面对范宁目光所停留之处,开始了自己滔滔不绝的介绍及报价。
由于这两人穿着对比实在差距太大,他的注意力更多放在了衣着不菲的露娜身上,尽管她是位少见的“失色者”,可出钱的人来者是客。
“舍勒先生,您随意挑。”
小女孩满脸都是“看上什么我帮你买”的豪气模样。
其实她觉得30镑有些小贵,因为这直接在献礼的基础上增加了一大半,但是一位游吟诗人怎么能没有琴呢?
范宁取下眼前的这一把,弹响六根空弦后,又依次在12品的位置落指拨弦。
“不错的音准和稳定性。”他轻轻夸赞一声。
很多人试音就是简单地走一遍空弦,但须知八度音程的整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