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8章 天下英雄谁敌手(1 / 4)
人类历史上从来没有一场宏大战役,是可以完全按照战前计划打完的。
哪怕其中一方的战争计划制定者,是诸葛瑾诸葛亮兄弟这样的神算智者,也做不到。
所以,诸葛亮战前定下的思路和方向,只能是在实战的过程中,一点点寻找曹操一方的机会和破绽,等时机成熟了,再随机应变去落实。
庞统建议张飞有节奏地层层抵抗、弹性防御,在逐次后退中消耗曹操、逼曹操露出破绽,正是对这种思想的最好贯彻。
孙子曰:昔之善战者,先为不可胜,以待敌之可胜。不可胜在己,可胜在敌。
做好自己,不露破绽,一次次制造机会,那就是让己方“不可胜不可被战胜”。至于敌人有没有暴露出“可胜可以被战胜”,那是曹操决定的,诸葛亮庞统都不能代劳。
现在,曹操想要冒进绕路,急于派信使联络夏侯渊、制定分兵夹击的计划,这就是曹操终于露出了破绽、第一次把“可胜”暴露给了刘备一方。
既然如此,等了那么久的刘备军,怎么会放过这样的机会呢?
……
俘虏了曹军探路斥候之后的第二天,正面战场上的拉锯战,依然还在进行着。
张飞得了庞统的参谋,为了更好地实现诱敌计划,后续当然要进一步加快后退的脚步。
前一天张飞放弃的防线,也就几里纵深的山谷,今天他则准备一次性放弃十几里,明天还可以保持这个速度。
按照这个进度来算的话,最多三天,他就要退到阳平关道口大营,然后跟甘宁合兵一处了。
当然,庞统给他做的计划,并不用连退三天那么久。
临战之际,张飞还有些担心,便问庞统:“我军昨日防御、只退了三四里,今日若是一次性退十几里,会不会过于示弱、让曹贼看出破绽?曹贼和郭嘉,可是多疑得很。”
庞统却非常有把握地宽慰他:“尽管放心,我们退得快是有道理的。正如当年子瑜说过的那个比喻:势如破竹者,数节之后,迎刃而解。
我们沿着陈仓谷道扎营设防,岂能处处都跟第一道防线那么坚固?后续的防线本就是粗制滥造,墙矮坑浅,一触即走也是应该的。
而且我们要的就是这個效果——试想,我们暂时退兵的目的,就是瞅准机会、确认敌军分兵后就反击。既然我军计划是要由守转攻的,对于曹操来说,到时候就是转攻为守。
这种转换前的关键时刻,我们当然要确保最后阶段丢掉的阵地,并不坚固,哪怕被曹军夺取了,曹军也无法在转攻为守后利用起来。如果都跟昨天的营区那样,曹军夺了之后,能立刻把我们的防线用起来,那我们不成了给自己添堵?”
张飞听到这一层考量,才算是彻底恍然大悟,豁然贯通。
确实,刘备军现在正处在攻防转换的关键时刻,这种时候,一定要确保丢给敌人一些破烂的阵地。这样己方反攻时,才可以攻刚好踩在烂地上的敌人。
后世的弹性防御,也都是这么打的。
庞统虽然不知道后世战史,但以他的敏锐,还是能隐约看透其中相通的道理。
而且这种撤退,就是要撤得相对快一点,才能防止曹操的部队占领后重新抢修——如果张飞还是一天退三四里地,那就算他把破坏搞得很彻底,搞成焦土,曹操也有时间自己花人力重修、步步为营。
但如果一天退二十里,曹操就没这个时间了。
……
张飞彻底融汇了这一指导思想后,当天的后撤防御自然是执行得越来越纯熟、越来越精妙。
因为每道简易防线上需要死磕的时间更短了,张飞一方付出的伤亡也就更少了,跟曹军之间的交换比也打得更好看了。
每道简易防线被放弃时,地上留下的陷坑都几乎被填平,仅有的夯土墙都烂成烂泥堆,一寸好用的防御工事都不给曹操留。
在后撤防御了大约一个上午后,随着三道简易防线被放弃,张飞军也累计撤了快十里地了。
而按照昨天庞统给他定下的计划,山谷南北两侧、各有一个故意让给曹军一方占领的重要岔路谷口,也都在这一过程中,顺利被交到了曹军手上。
当然,在放弃那些阵地的时候,张飞还是假装奋力抵抗了的,演技很不错,不是直接拱手送出的。
曹军在占领这些岔路谷口时的举措、表现,也都被庞统远远观察,看在眼里。
时间很快过了正午,或许是因为农历七月上旬实在炎热,曹军一方也扛不住连续推进,在午后未时稍稍休息了一个时辰,似乎是打算等太阳西斜一些、没那么热了再继续进攻。
张飞和庞统也连忙趁着这个机会午休一下,并且赶紧复盘讨论,看看有没有要微调战术的地方。
张飞刚拿起凉酒吨吨灌了两口,庞统就拿着他上午刚画的草图,来到张飞面前,指点道:
“上午我军放弃的这段十里长的山谷,南北两侧各有一个堪称咽喉的岔路谷口。
北侧那条分岔,往北偏东行二十余里便是断头路,不可以再行军。但是可以让少数善于攀援的勇士,直接翻山进入汉中盆地。也就是昨晚我们商议、主动送给曹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