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7章 步步诱敌破徐晃(1 / 2)
“赶紧派快马斥候、继续往西沿岸哨探!务必在午时之前弄清楚,霍峻究竟从哪条道撤了!”
徐晃不容置疑地下令,随后曹军的骑兵斥候就被撒了出去。
众所周知,武当县再往上游,汉水就会分叉,分出一条支流通往房陵。
直到此刻,徐晃甚至都没摸清,昨夜摸黑偷跑的霍峻,究竟是沿着支流前往房陵了,还是沿着干流前往上庸。
上面一句话,下面跑断腿。
武当县附近,沼泽密布,本来不适合骑兵大规模快速机动。
徐晃带来的部队,又不熟悉地形,被逼无奈着撒网搜索,后果就是半天之内,足足好几十骑斥候,都在沼泽里陷了马蹄。
折损的战马足有三十多匹,被沼泽吞没的骑兵也达到了二十人。
不过这样的损失,也为徐晃带来了他所要的消息,午时之前,他就确认霍峻是带着部队撤往上庸了。
“赶紧给我追!务必不能让霍峻逃回上庸!上庸城池还算坚固,而且周遭山势相对险峻。要是逃到了上庸又要费一番手脚攻坚,务必在野战追击中歼灭霍峻!”
徐晃果断地下达了命令,立刻催督部队加急行军。
这条命令当然不可能完全不被质疑。所以在刚刚下达之后,就有几个部将提醒徐晃:
“那房陵怎么办?要不要分兵去取?”
“如若不分兵,万一房陵还留有守军,到时候顺堵水而下,断我粮道后路,亦不可不放防啊!”
徐晃听后,倒也全盘采纳了这几条意见。
上庸各县,地形都是比较恶心的,只能沿着汉水及其各条支流的河谷分布。
一旦某条支流沿岸的县城没有肃清,对方回头把那条河和汉水交汇的枢纽一卡,就能让孤军冒进的敌人喝一壶的。
所以放下房陵不管,直接追向上庸,徐晃确实没这个胆子。
谁知道霍峻在房陵有没有留兵、留下反击断后路的预备队,这个风险赌不起。
“既如此,且分五千人去取房陵即可。按蔡瑁所说,开战之初,霍峻本就兵不满万。他的主力已经前出到武当了,就算在房陵留人,绝对不会多。
派五千人对付足够了,如若房陵敌军稀少,就直接夺城。如若敌军还有点人,不能一鼓攻破,就围而不攻,堵住河谷即可。”
徐晃如此下令,并且当场分拨了一名都尉去执行这一任务。
那都尉立刻恭敬领命,乖乖带兵跟主力分道扬镳。
而徐晃自己带着剩下的主力,大约两万多人,继续对着霍峻撤退的方向猛追。
……
由于霍峻本就提前偷跑了半夜的时间,
加上徐晃在发现霍峻逃跑后,还要再花半个上午确认霍峻跑的方向、临时部署追击策略。
所以霍峻足足领先了徐晃至少一个白天的撤退时间,足够拉开五十里以上的路程差。
当然,徐晃相比于霍峻,也有其优势的所在。
那就是霍峻部最开始那段路程,都是坐船撤退。而且要携带的军械装备比较多,什么都舍不得丢弃,所以行军相对缓慢。
相比之下,徐晃军必须随身携带的东西比较少,可以把用不上的辎重车杖留在武当县,轻装追击。
这一段汉水流速湍急,逆流而上时,步行行军还能比坐船更快些,只是所有士兵的体力消耗都会更大。
坐船的话,负责撑篙摇橹的士兵自然会疲累不堪,但那些没轮到撑船、只是坐船的士兵,就能节约体力,保持好状态。
如果仔细核算一下的话,坐船逆流行军,大致相当于放弃其中三分之一士兵的战斗力、来换取保住剩下三分之二士兵状态优良。
而步行行军,速度更快,但全军所有士兵,都会有一定程度的体力衰竭。
徐晃就这样按部就班地追了两天,逆流而上了百余里。
终于在六月十八这天,在郧阳附近的汉水河谷,发现了前面逃跑的霍峻部——确切地说,是在这天上午,追到了在此临时扎营、还未继续开拔西进的霍峻。
换言之,霍峻是在这座临时营地里等他。应该是霍峻也提前哨探到敌军相距不远了,再跑也跑不掉,就提前歇下来就地迎击。
徐晃憋了这么几天,终于逮到野战灭敌的机会了,他哪里还忍得住。立刻下令全军整顿好状态,然后发起进攻。
追杀之前,徐晃还亲自策马在阵前往复横略,高声呼号以激励士气:
“荆州兵久不经练,刘表刘琦皆座谈客耳!只要追上去与之野战,敌军必然一触即溃!建功立业正在今日,诸位岂可迟疑!”
曹军将士听了徐晃的鼓舞,也确实士气高涨,似乎连日行军的疲累也一扫而空,叫嚣着发起了进攻。
对面的霍峻,似乎也知道跑不掉了,让士卒摆开阵势迎击。
霍峻有临时驻扎的营地可以依托,防御时战力自然也有所加成。
营地一侧靠着汉水,不可能被逾越,另一侧靠着秦岭,山势险峻。
扎营处的河谷地势本就不算宽,从秦岭陡坡到汉水河滩之间,只有几百步而已。应该是霍峻扎营前特地选过的,专挑附近数十里内,河谷平地最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