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二章 满洲的威慑(1 / 2)
剃了发的王五在同田文简单交待几句后就带队出发。
眼下,最宝贵的就是时间。
同满洲镶红旗佐领雅图部遭遇的地点距离慈竹笼直线距离不到三十里,看着并不远,途中却要翻越一座海拔数百米的山岭,靠双腿走的话至少得大半天,也就是现在出发明天早上才能赶到慈竹笼。
这是基于一切顺利的乐观估计。
如果途中发生意外,遇到其他在执行“扫穴”任务的满洲兵,则是否能成功潜到慈竹笼就是未知数了。
根据康恩倍的交待,他们的扎营地在马沟,就是位于此地正前方约五六里地的一处当地百姓聚居的寨子。
雅图手下真满连同阿哈有470余人,除雅图自己指挥的这一支队伍外,另外还有领催马福塔、骁骑校太音布指挥的两支队伍。
马福塔、太音布都在附近“扫穴”。
留守马沟的则是一支由阿哈组成的后勤保障队,人数只有30余,不过装备、战斗力并不弱。
由于有十几名满洲兵从明军手下逃脱,王五无法确定这些逃走的满洲兵是直接回马沟,还是逃去向另两支“扫穴”的满洲兵报信,因此不敢直接率部从马沟穿过,以免被满洲兵伏击,又或被满洲兵堵在马沟。
那么只能由近日一直在此地“扫穴”,从而熟悉地形的康恩倍带路,选择了一条小路绕过马沟。
为了提高速度,明军除携带必要武器外,每人只带了两餐干粮。
铁甲都没带,只一人套了件棉甲。
康恩倍这个向导做的还算不错,仅用一个多时辰就带着明军从一条小路绕过马沟,沿途没有撞见满洲兵,但看到了两处屠杀点。
惨状真正是石头要过刀,茅草要过火的那种。
可能自己就是这些惨案的制造者之一,康恩倍心中惊愧,不敢抬头正视。
王五没有理会康恩倍,而是带哑巴和瞎子他们上到一处高坡,朝后面的马沟看去。
离的远,无法看清寨子情况。
四周也是一片寂静,让置身于丛山峻岭中的王五有些恍惚。
好似世外桃源般。
只这桃源如今血迹斑斑。
巫山的每个角落都充满血腥。
瞎子万四道:“队长,看来另两支鞑子队伍没有收到消息。”
王五也认为逃走的满洲兵有可能没把消息递到马沟,因为马沟留守的只是一群汉人阿哈。
作为主子的满洲兵骨子里压根瞧不起汉人奴才,不想在阿哈面前丢人,所以逃走的满洲兵极有可能是去找另外两支“扫穴”的队伍,导致马沟这边的阿哈根本不知道情况。
“不管了,咱们走!”
从坡上跳下后,王五传令继续出发,顺着山道走。
约傍晚时分,在一处名为黑沟的地方,前方探路的徐霖传回消息,说是有一支队伍堵在前方路上。
王五一惊,赶紧带人过去查看。
远远看去,堵在路上的队伍好像是满洲兵,但又不全是,因为队伍中有群汉人民夫。
仔细再看,那群汉人民夫是在替满洲兵挑运抢掠来的财货、粮食,猪羊等牲畜也赶了不少。
队伍后面离明军较近的两名满洲兵正在抽烟闲聊,一个背上捆着几只鸡鸭,一个手里牵只羊。
抽的是烟枪。
满洲兵好这口。
一边聊,一边不时发出笑声。
王五发现队伍里的满洲兵并不多,二十来人的样子,汉人民夫却有上百。
由于不知前方满洲部署的具体情况,王五不敢轻易下令攻击,便叫人将康恩倍找来,问他前面队伍是怎么回事。
康恩倍看了一会,说前面那帮人应该是第十二佐领扫穴回来的,但不是真满旗丁,而是阿哈。
八旗军是以参领、佐领为编制,参领相当于大队,佐领相当于中队。
也就是说前面的满洲兵是隶属镶红旗满洲第七大队的第十二中队。
更准确些的话,应该是第十二中队的某個小队。
这个小队也不是真满,而是奉命将战利品往据点送的汉人阿哈。
民夫是他们从附近抓的青壮,没有统统杀光,毕竟清军也需要人替他们干活。
听说前面有鞑子的狗剩从后面摸了过来,趴在王五身边低声问道:“五哥,打还是不打?”
王五看向康恩倍:“你知道怎么做?”
“知道,知道!”
康恩倍不迭点头,王五又给徐霖打了个眼色,后者立时会意。
于是,正在歇脚的阿哈发现后方来了一支队伍,打的不是绿旗,而是第九佐领的镶红旗。
大摇大摆,一看架势就知道是满洲主子们归来。
“你们是哪个佐领的!”
走在前面的康恩倍先是以一口流利的满洲话喝了两声,之后才改用汉话。
那两名在队伍后面抽烟闲聊的汉人阿哈听到满洲话后,顿时吓得手足无措,本能的将腰弯了下去。
“卑职给大人请安!”
清军带队的是个阿哈出身名为巴哈达的马甲兵,本姓梁。
入关以后,无论是包衣还是阿哈,都以改满洲名字为荣。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