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三百三十一章:代人不可信,贵族老爷罢工了!(1 / 2)

加入书签

曲沃,联军大营帅帐内

须发花白的庞煖坐于帅位之,身穿戎装,看着手中的战报,神情憔悴,不停地揉搓着眉头,似乎有什么烦恼之事。

一旁的颜聚看着庞煖面色忧愁,忍不住发问道:“将军,何事如此忧愁?”

庞煖叹了口气,将手中战报递给颜聚。

“啊?韩军遭遇夜袭!”

颜聚大惊之色,韩军在焦城,是联军大营的后方,却遭遇了秦将杨端和的夜袭。

城外的五万大军遭遇近乎十万秦军夜袭,被斩首四万,就连韩军副将白亦非都被追得割发弃袍而逃,麾下三千白甲军更是只剩下一千余人。

若非城内的姬无夜及时出兵救援,加之秦军担心联军救援因而不敢久战,否则韩军恐怕就只剩下回新郑一个选项了。

前有魏军惨败,副将晋遥降秦,后有韩军遇袭,副将白亦非重伤,还未正式攻打函谷关,便已然有两国大军遭遇重创,这对联军的士气是莫大的打击。

“不能再这样下去了。”

庞煖目光灼灼地看着舆图,手指指在蒲阪津的位置,指尖用力过猛,按得发白。

“原本想着让各国得到自己想要的利益,加强各国军队的战意,却不想反倒令秦国抓住联军四散攻打秦国城池的机会,逐个击破。”

“传令楚、燕、韩、魏、卫五国军队务必于半月内进驻曲沃,准备攻打函谷关!”

庞煖的军令很强硬,丝毫不给其他五国军队任何拖延的借口。

但,这是明面的。

私下里,庞煖又写了几封书信,措辞温和恳切,希望各国主将能够依计行事。

颜聚接过庞煖寄给五国主将的私人书信,刚走出大帐,却被一只手抓住了手臂。

“聚,这些书信我来替你送吧。”

拉住颜聚的人,正是赵军的另一位副将赵葱。

颜聚面露犹豫,但片刻后还是选择了将庞煖的书信交给了赵葱。

他和赵葱是多年的好友,二人时常宴饮射猎,所以他更加清楚一些常人不得而知的机密。

比如,为何赵王偃要任命两员副将。

大军之中,向来只有一位主将,一位副将,无论哪一国都从未有过任命两员副将的先例,但赵王偃却如此做了。

美其名曰,为庞煖分担压力。

庞煖如此高龄,既要指挥调配六国联军,又要指挥赵军,对庞煖的精力自然是严重的损耗,所以赵王偃才如此安排。

但真实原因为何……说到底,还是因为庞煖这个在代地生活多年的魏人率领的赵国军队,主要来自于代地的缘故。

而“代”这个字,可以说是历代赵王最为忌惮的,其根源便是从先祖赵简子而来。

赵氏先祖从还是晋国大夫的赵简子开始就对代地垂涎不已,将国色天香的女儿嫁给了代王。代王沉迷在美色之中,对赵女百般宠爱,对赵氏毫无防备。

赵简子死后,继承父亲遗志的赵无恤请代王和姐姐会面。代王没有防备,在酒宴被赵无恤伏杀,赵女对代王愧疚自尽而死,而后代地落入了赵氏的手中。

自此,赵、代的矛盾便埋下了祸根,两地虽同为赵土,但却矛盾重重,代地几乎是代人自治,保持着听调不听宣的态度,逐渐形成了北赵与南赵分治的局面。

北赵以代地为中心,据有云中、九原、代三地,军队以骑兵为主,战略任务是防备匈奴。南赵以为中心,据有、晋阳、党、中牟、信都等地,军队以步兵为主,战略任务是跟中原战国交战。

而为了整合赵国的国力与秦国争雄,赵武灵王决定将赵国一分为二,南赵交给幼子赵何,为赵王北赵交给被废黜太子位的长子赵章,为代王,而自己自称主父,从而整合代赵两地国力。

但最终,赵章和赵何都不满于如此,赵章发起叛乱,与赵何交战,被公子公子成与李兑击败,逃至沙丘行宫,却依旧被公子成直接斩首,并兵围沙丘行宫,活活饿死了赵雍。

自此以后,赵、代矛盾愈发严重,代地彻底不再听从赵王的命令,就连长平之战都未曾参与,眼睁睁看着赵国陷入灭国之危。

哦不对,说长平之战代人没有参与也不尽然。

毕竟廉颇便是代地出身,加入了赵王直辖麾下,所以这也就是廉颇不受信任,被赵王撤换的主要因素之一。

而这几年,赵国虽然休养生息,但本是凑不住人力、物力来参与合纵的,但在楚国大山中等待了隐居了数十年的庞煖站了出来。

当年在赵武灵王麾下时,他与代地一系的将领们十分熟络,更是以魏人身份曾在代地生活了十余载。

在他的游说下,代地与赵王偃达成了合作,派出兵马,资助钱粮。

可真等到代地大军出现在附近的时候,赵王室对于代地的不信任感又冒了出来。

当年赵人可以杀代王,夺代地,代人又为何不能杀赵王,夺赵地?

一言以蔽之,代人不可信。

于是,赵王偃便指派了赵葱。

十五万赵国大军中,八万是来自赵地,七万来自代地,而庞煖实际能指挥得动的,也就只有代地的七万大军,另外八万大军的指挥权被负责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