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563章 尖端人才太多的秦国,初入秦国的魏(2 / 2)

加入书签

哪怕给燕丹这个统帅数十万合纵联军的机会,恐怕也会重蹈鄗代之战中燕王喜和燕相栗腹二人指挥不动那六十万燕军最终惨遭大败的覆辙。

“太子丹贤良淑德,又与秦王交好,自然是愿意臣服秦王的。”

尽管不看好燕丹,但蔡乌也不介意睁眼说瞎话。

毕竟即便燕丹失败,那也是他的个人行为,不至于殃及整个燕国。

“如此甚好。”

嬴政也没有继续问下去,只是点到为止。

“燕王的诚意寡人收到了,今日宴席后,燕使可早日返国,操持‘纳地效玺,请为藩臣’之事,我秦国必然厚礼以待燕王!”

……

九宾之礼罢,蔡乌当即表示,要连夜赶回燕国,请燕王早日纳地效玺,而嬴政也为表诚意,亲送蔡乌出咸阳,厚加礼赐。

而正当嬴政打算返回秦王宫之时,一位风尘仆仆的壮汉,身背一个鼓鼓的大行囊,急匆匆地从两侧的人群中冲向嬴政的王驾。

若是按照正常流程,就该有人大喊“有刺客”了,然而潜伏在人群中的几名罗网杀手第一时间就将刀架在了这名壮汉的脖颈等要害处,还有数十名手持劲弩的罗网杀手蛰伏在两侧的屋顶,透着寒芒的弩箭正对着这名壮汉,根本不需要任何人呼喊。

“莫要动手,我不是刺客,我有策献予秦王!”

壮汉高呼着,旋即目光一转,看向了从后方车驾中走出,正准备对这件刺杀案件进行判刑的李斯。

“斯兄,可曾记得昔日南游故人缭子!”

李斯闻言大惊,连忙上前确认着被罗网杀手们架住的壮汉,惊呼道:“果然缭兄,何以至此?”

“果然斯兄,皆是误会!”

李斯与尉缭的相识,全然是一次不期遇合。

昔日李斯在兰陵就学,曾离开苍山学馆回上蔡探视妻儿。

李斯的家境原本尚可,家中在汝水东岸有百余亩上等水田与一片桑园和数片果园,由李斯的父母所操持,而后将自幼聪颖过人的李斯送进了上蔡的一家学馆启蒙识字。

启蒙后,李斯少学有成,识文断字,得上蔡守举用,在郡守官署做了一个记录官仓出入账目的胥吏。

又过了数年,已经加冠的李斯早已成为了一名精明练达的胥吏了。倘若长此以往,李斯做到郡署的钱啬夫(掌财货)之类的实权大吏,几乎是指日可待的。

然则,李斯却似乎不满足于此,事务之暇刻苦自学,李斯读完了眼前能够搜罗到的所有简策书文,知道了天下大势,也大体明白了楚国是内乱不息的危邦,纵然做得一个实权大吏,也随时可能被无端风浪吞没。

然最令李斯感触的,却是老鼠境遇带给他的人生命运之感悟。李斯日每进出官仓,常常眼见硕大的肥鼠昂然悠然地在粮囤廊柱间晃荡,大嚼官粮吱吱嬉闹,其饱食游乐之状令人欣羡。而进入茅舍厕下,其鼠则常在人犬之下狼狈窜突,奋力觅食而难得一饱,终日惊恐不安地吱吱逃生。两相比较,李斯深有感喟:“人之贤与不肖,譬如鼠矣,在所自处耳!”

从那时起,李斯有了一个最质朴的判断:要改变自己的命运,必须脱离自己的处身之地,离开上蔡,甚至离开楚国。

终于,在加冠后娶妻的那一年,李斯听闻荀子入楚,得春申君之助,虚领兰陵县令而实开学馆育人。

李斯没有片刻犹豫,辞去了胥吏之职,安置好了妻子,千里迢迢地寻觅到了兰陵苍山,拜在了荀子门下。

用世人话语说,李斯从此开始“乃从荀卿,学帝王之术”。

但最初的李斯,在荀子麾下弟子中,也只是个勤奋苦学的普通弟子,并不算受重视,家族底蕴也不算深厚,李斯能够读到的书本也不多,却偶遇游学的尉缭,得尉缭将所背负的行囊之中所有的书卷暂借李斯誊抄,才让李斯逐渐从荀子麾下弟子中脱颖而出,才有了后来跟随荀子千里迢迢前往齐国桑海城,建立小圣贤庄继续学习深造出的廷尉卿李斯。

也就是说,尉缭是对李斯有着大恩之人!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