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一章 下半场题目:Hybrid技术!(3 / 4)
什么好的思路?”
姜院士提到的这个问题,令在场懂行的专家们都是一惊。
姜院士这般的人物,当然不会无的放矢,众人也很快明白了其中的意味。
黄茜能够在协和医院心外科立足,更能够代表协和出战全国大赛,当然是心思玲珑之人,很快有了思路和对策。
“出现这些情况,关键还是目前为止血管腔内技术本身存在的局限。尤其是血管支架技术的瓶颈...”
“虽然,目前通过平行支架技术,烟囱支架,开窗+分支支架技术,能够解决部分的问题,但是还是存在远期的后遗症和并发症...”
黄茜很深入的展现了自己的见识和认知之后,话锋一转,说到了姜院士的心坎上:
“而这一次大赛的上半场,来自华东赛区的吴亭副主任,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全新的思路和方向...他研发出来的第四代生物可吸收聚合物支架,就能够很好的解决这个血管支架的后遗症问题...”
“而且,吴主任的可控调节自膨胀瓣膜输送系统,也给了血管钳内的修复技术,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角度。这是我们Hybrid技术领域的一次革命性的产品,对此,我对吴主任充满敬意,也期待之后他的全新技术产品,在Hybrid技术上的发挥。”
黄主任的回答完毕之后。
众人也是反应过来。
“原来吴亭主任的技术不知不觉,推动了Hybrid技术的发展,真是了不起啊。怪不得,上午场他能够获得满分。”
“黄主任好厉害啊,反应也太快了。看来她真的是对于Hybrid技术有了深刻的理解。”
浙省区,邵裕桥和沈思源听着黄主任和姜院士的交流,心情复杂。
既高兴,又担心。
高兴的是吴亭不知不觉的踏入了这个Hybrid技术领域,在这道题目上他也是有一些谈资的,但是担心的是,吴亭他有没有达到黄主任对于Hybrid技术的认识。
空有宝山而不自知?
毕竟,在这之前,吴亭一直在紫金港大学心外科进修学习,在紫金港根本就没有Hybrid技术的开展和临床实践。
两位主任,也正能够期待,吴亭平时有看过相关的前沿理论和杂志论文。
“但愿,吴亭平时有所涉猎相关的论文和视频。”
沈思源轻轻的说了句。
“难。Hybrid技术是国内刚刚开展的,是国内独自研究的,在国外都没有这个概念。阜外医院就是这个Hybrid技术的起源地和雏形的诞生地....目前为止,也很少有这方面的论文问世...”
“实在是,这个研究太新了,还在临床的摸索阶段,吴亭去哪里了解!”
邵裕桥叹了口气,只是希望,吴亭一会不要输的太难看。
二十分钟现场准备时间,对于一个没有了解过的课题,真的很难去临场发挥。
对于吴亭的最好期待,就是和王卫卫一般,具体的讲一个角度就好了。就以上半场的主动脉瓣置换术为案例,中规中矩就好。
这个时候,众人也不会苛求吴亭,这不是他的问题,是他所在的环境和科室局限了他。
即便今天下半场的表现不理想,但是凭借他的学习能力,相信进入阜外进行集训之后,很快能够赶上来的。
在观众席的讨论中,黄茜的评分也出来了,令人惊艳的93分!
下半场目前为止的最高分。
接下来,只剩下四人了,安贞的李春培,主场作战的阜外医院的胡志鹏,华东地区双雄吴亭和李汛。
相比之下,无疑安贞和阜外的两位副主任呼声更高,这道题基本就是给他们量身定做的一般。
魔都震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在华东地区心外科领域一枝独秀,同样对于Hybrid技术有所实践。
四个人之中,期待最低,最让人担心的反而是上半场的冠军吴亭。
观众席之中,王卫卫,陈小林几人,听完黄茜的表现后,都是佩服不已,他们和黄茜在Hybrid技术上的认知,完全不在一个维度的。
“不愧是帝都的心外科啊,Hybrid技术的发源地。”
“看来接下来,Hybrid技术将会是整个华国心外科的发展方向,所有人努力攻克的项目!”
王卫卫,陈小林等人,已经认识到了自己和第一流心外科外科医生的差距,都是期待阜外的集训,能够参与和了解最前沿的Hybrid技术!
“可惜了,吴主任虽然拿下了上半场的冠军,但是下半场的这个题目,对他来说难度太高了。”
“上下半场加权计算,下半场可是占了60%,这个分数,对于胡志鹏,李汛,李春培等人来说,还是有着很大的追赶希望的!”
在众人的谈论之中,安贞医院的李春培再次出场。
和主考官们问好之后,拿到题目,李春培露出了从容自信的微笑。
李春培同样和阜外的《Hybrid技术在心血管外科的应用研究》课题组有过深入的交流学习,他个人对于Hybrid技术也有着独特的认识。
尤其是,他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