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章 凉州动乱(求追读)(1 / 2)
鲁达最终没有建立所谓的作坊,而是把乌拉草的作用,还有工艺都传授下去,谁愿意学谁学,谁愿意靠这个维生,那也随意。
比起依靠自己去推广,全民去推广更有用,目的是让更多人在这冷天气里活下来。
再说这些东西本来没什么技术含量,这年头也没有专利的概念,很容易被人仿造。
与其吃力不讨好,还不如换一个好的名声。
这当然也不仅是他的意思,而是回去后与祖母说到这事,她老人家那么建议的。
人老了心善,见不得那么多人被冻死。
再说鲁家已经有盈利的产业,而且还有千亩良田,就没必要在意这点生意。
看着多,实则每汉亩合0.692市亩,即只有692亩田地。
这还是汉武帝统一全国田亩,否则在汉初那阵子,还有小亩的概念,合0.288市亩,千亩也才288市亩。
692亩的田地的确不少,这是建立在灭掉三四个家族的基础上得到的。
三四个家族,几代人兼并累积才得到那么多的田地。
再以这时代的亩产而言,种比较耐寒的麦子,一亩三到四石,都已经是仔细伺候的结果。
好的田地能亩产十石,那是历史记录,也得看看现在是什么气候。
小冰河时期,受气候因素的影响,减产绝收并不少见。
今年旱死明年涝死,大旱之后说不得还要再来一场蝗灾。
更别说就算收成,还有佃户那边也要分一些。
鲁达心善,分佃农四成,否则学曹操屯田,只需要支付一日两餐就可以,那可以赚多点。
这样算下来,一年的收获也没多少,好在粮价从今年开始,应该会稳定提升。
献帝年间,关中的粮食似乎一度提升到十万钱,也不知道是不是鲁达记错了。
考虑到董卓铸小钱敛财,也有可能粮价没那么可怕,主要是钱真不值钱了。
几百上千文一石,大概还是会有的,到底是战乱,各地都在屯粮食。
否则曹操也不用大力屯田,实在是为了多攒点军粮。
说起来也讽刺,最擅长断人粮道的曹操,却是最积极囤粮的。
“子顺,这下你在幽州彻底出名了。”陈登感慨。
如今已经是年末,本来大家都习惯窝在家里,可如今各县百姓,都积极走出去,只因为鲁达派人到各县,找地方介绍并且宣传乌拉草这玩意。
对于能保暖抗寒,主要是价格低廉的东西,就没有人不喜欢的,尤其是占据绝大多数的穷人。
“我本意只是想百姓能熬过这冬季,倒不太在意这名声。”鲁达感慨。
根据最新的消息,已经有乡里给他立了生祠。
与那些官员虚情假意,时有时无的赈济不同,鲁达当太守,无论是暖炕还是乌拉草制品,都能切实保证他们熬过冬季的严寒。
尤其对于那些真正贫困的家庭来说,有空出去扒拉一番,找到雪下的乌拉草,割回来编成草鞋或者草褥。
不仅自己可以用,也可以拿去卖,居然在这种见鬼的天气,还能赚到一笔外快。
鲁达的意思也是这样,重点教导那些特困家庭,让他们能有以此维生的一技之长。
主要也清楚,那些有钱人或者家境还算富裕的,基本也不会有兴趣学这玩意。
“可这两样东西,实实在在已经在幽州传开,可能很快就会传到冀州和并州。到时候会有更多人知道你的大义。子顺,说不得明年后年,你就能升官了!”陈登提醒道。
有那么大的政绩,要是还要熬三五年才能升官,那朝中诸公怕是不是瞎了就是聋了。
“无所谓,他们怎么安排就怎么来!”鲁达无所谓。
他可不相信朝中那些家伙,真就会那么好心,说不得真会装聋作哑,假装什么都不知道。
主要也没人为自己出面,除非卢植卖自己那么个人情。
朱儁,明年一整年都要守孝根本不指望。
皇甫嵩,在冀州当州牧,话说大汉恢复州牧制度,不应该是188年刘焉上书的结果?
他不知道的是,历史上说的是刘焉那么建议,并自请出任州牧。
而不是说因为他的奏请,朝廷就恢复州牧制度。
再说这货最初请的还是交州牧,真就冲着当赵佗去的。
孙坚只是洛阳令,与鲁达关系不错的两人,不是守孝就在外放,谁给他宣传?
若袁氏等人故意压下来,汉帝那边可能都收不到消息。
可真要提拔的话,又能提拔到哪里?
如今边境还算安静,再说总不会提拔自己当州牧吧?
撑死,也就是去更繁华的地方,比如冀州或者兖州某地当太守/国相。
别是把自己调去洛阳,当个议郎或者谏议大夫就好……
陈登看鲁达不以为然的样子,暗道莫非鲁达知道结果了?
是有人给他通风报信,还是他提前知道事情的结果?
如果是前者,那还说得过去,毕竟鲁达肯定有洛阳的关系。
若是后者,那就不得了,鲁达的神通显然更进一步。
都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