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6章 心有所系是故乡(1 / 3)
叶小川的脸,猛地一沉!
“难道有什么急需传染病,还是说,杜家庄那边,发生了什么自然灾害?”
“都不是,唉...是因为家家户户缺粮!”
杜老二叹口气,“老大,你也知道的。
三十里铺总比杜家庄子的条件,要好多了。一到了春上,连三十里铺大队都缺粮,老大那你想想...唉!
说真的,我们和杜老大几个,要不是来三十里铺这边当民兵,自己能顾上自己的口粮。
还能帮衬一下家里的话,我们几家的老人...估计也抗不过去!”
听了这话,叶小川忍不住一惊!
杜老二说的缺粮,当然不是说因为粮食紧缺,直接就把人给活活饿的...那啥了。
而是指杜家庄的社员,他们长期处于一种半饥半饱,长年的营养不良状态。
时间一长。
人体内的综合抵抗能力,就会变得极其低下,从而引发一些其他的并发性疾病...
这就好比朽木枯木...那是经不起任何一点点风吹雨打的。
暗暗叹口气!
叶小川摆摆手,“这样吧,老二,你先去把陈美华、张维两位知青叫来,我有事和他们商量。”
杜老二应了一声,转身去了。
打发走了杜老二。
叶小川吩咐老三,“杜老三啊,你赶紧去三十里铺水利工地,把杜老大叫上。”
“和他一起到三十里铺保管室,咱工地上,不是有两台拖拉机吗?
把拖拉机开到保管室,拉上两车储备粮,都装满,挑顶好的粮食装!
然后把这些粮食,统统拉到杜家庄子去...算是我预付给他们的工钱。”
叶小川吩咐道,“回来的时候,你们再给我拉两车劳动力过来,不管男女老幼,只要能干活的都行。”
“啊?”
杜老三大喜过望!
“噗通——”一下子跪倒在地上,冲着叶小川磕头如泥!
那是拉都拉不住啊...
“谢谢老大的救命之恩...呜呜呜,谢谢老大,谢谢叶知青!”
“您可真是上天派到我们杜家庄子里来的神神,呜呜呜...这下子好了,我们杜家庄的乡亲们...有救了!呜呜呜...”
好不容易止住了杜老三磕头。
陈美华和张维两位知青,一前一后的,背着挎包过来了。
这两位文字工作者。
由于他们的通讯稿件紧跟时事,遣词造句水平高,各种新颖的名词儿,简直就是层出不穷。
每每看他们的通讯稿。
绝对能让那些专业的、唱了一辈子颂歌的撰稿大佬,全都感到眼前一亮!
这些新词汇。
既新颖,又能让人感觉浑身舒泰,甚至连多年的便秘老毛病,似乎都骤然一通!
那才叫个舒坦!
就好比神沐某座集体煤矿,发生了点小小的事故...按理说,这不好弄吧?
——不过,那是指别的撰稿人,让他们负责去报道这种事?
那可真伤脑筋啊!
但对于张维和陈美华二人来讲...小事一桩,不足挂齿。
嘿嘿...
但凡遇到这号事儿,他们二人就会专程跑回三十里铺饭店,来找叶小川聊上几句。
前前后后不用10分钟!
一篇充满积极意义的通讯稿,便新鲜出炉...要说,都是报道同样一件事情。
别人遇到这种群众的生命安全和集体财产,都遭受到了损失的事,确实很头大!
可为什么张维和陈美华写出来的通讯稿,就能受到欢迎呢?
那是因为:报道的侧重点不一样!切入的角度不同。
最终给人带来的观感,自然就截然不同了。
按照叶小川的授意:你们就不能不淡化处理这场事故?
你要把视角切换一下,着重写在救援的过程中,所涌现来的那些可歌可泣的人和事...
不就完了?
果然,观念一变天地宽!!
等到有关人员,看到这二人的通讯稿...啧啧啧,原本愁肠百结的他们。
只会觉得...嚯,原来还可以这样报道啊?
哎呀!
这個...好!!
你好我好大家好,上上下下喜气洋洋,这不挺好吗?
所以张维和陈伟华她们两个,报道任何新闻事件。
他们的切入点,和其他人绝对是不一样的!
加上张维和陈美华撰写的稿件,歌声调调起的高、唱的也响亮。
如今她们两个。
在整个俞林专区的舆论宣传战线上,早已经是声名鹊起、鼎鼎大名,全俞林的广大干部职工皆知。
那是炙手可热哇!
要说他们的稿子,到底有多受欢迎?
就连《陕州日报》、《西京日报》、《陕州工农报》...这些在整个陕州省,具有极大影响力的省级报刊。
都会时不时的、来找张维和陈美华约稿...牛皮滴狠!
而且据未经证实的可靠消息:已经有其他地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