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611章 战不停,饕鬄再袭!(1 / 2)

加入书签

“呵!” 嬴子夜冷冷笑着,悠悠说道:“孔雀王朝此举,必然不安好心!” 随着他话音落下。 李斯与萧何等人亦是开口附和着。 “太子殿下所言甚是,蛮夷之辈,豺狼野兽,必然包藏祸心!” “不过如今援军尚未抵达西南边陲,孔雀王朝免战期间,也正好可以让大秦将大军以及军备粮草运输过去。” “到时候再给与其迎头一击!” 衮衮诸公,文武百官纷纷说道。 至于免战牌?! 别搞笑了,华夏玩了千万年,在战国时期就已经将之抛弃了。 免战牌只适合双方同时各有谋划,因为一些原因的情况下,才会默认。 至于所谓礼仪…… 有用则用,无用弃之! 始皇帝嬴政倚在帝座上,一手摸索这下巴,一手轻轻扣动着扶手,眸中闪烁着饶有意味的光芒。 沉重声响,回荡在大殿之中。 文武百官,不由停下了议论。 “子夜,大军依旧启程前往西南边陲!” 始皇帝嬴政清冷而又威严话音响起,淡淡说道:“至于你,暂时留在咸阳,随朕一同看看那孔雀王朝使臣,有什么花样玩耍!” 大秦帝国早在一个月前就开始准备着,等到夏收之后运转大军攻伐孔雀王朝。 只是被孔雀王朝率先侵袭,但是大军依旧有条不紊的调集。 如今孔雀王朝想要免战,出使大秦帝国。 但是大炮一响,黄金万两! 大秦帝国调集大军,运输粮草等等准备,却已经花费了无数人力物力! 怎么可以因此而撤下遣散?! 若是之后孔雀王朝再次进攻,大秦帝国还需再次调集军队,运输粮草。 其中浪费,那可就太大了…… 还会因此使得军民疲惫,毕竟《左传》庄公十年——曹刿论战,大家可都是读过的。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喏!” 嬴子夜也没有反对,当即应了下来,说道:“既然儿臣不能前去,那就让韩信作为三军统帅,率领十万大军,汇合各郡县之将士,前去西南边陲征讨孔雀王朝不义之师吧!” “樊哙以及夏侯婴等人随同……” 虽然韩信很年轻,不过二十许岁。 但是其在攻伐南越之时,却是表现出了神乎仙人的统帅素质! 后来剿灭六国叛逆之时,率领数万人作战,亦是不在话下。 之后又随同嬴子夜攻伐匈奴,只是因为蒙恬和王离等人作为北伐各大战场主帅,因此并无突出表现。 但是对于韩信的能力,却是无人敢于质疑。 蒙恬曾经对韩信赞道:“信十年之内,必定超越吾!” 王翦老将军亦是感慨道:“韩信必将扛起大秦帝国未来兵家旗帜,战略眼光,统帅能力,千年难遇,给其足够时间,或许可以比肩兵家祖师孙武!” 哪怕是桀骜如南海龙侯赵佗亦是坦言道:“佗,自愧不如也!” 这是来自于大秦军方各位大佬,兵家巨头对他的评价。 始皇帝嬴政闻言亦是赞同,笑道:“可!” “多谢公子!” 韩信在后面恭声传音道。 他这段时间,之前覆灭匈奴之时,没有成为主帅,可是让其颇为惆怅。 夏侯婴与樊哙等人,亦是跃跃欲试,十分兴奋。 “暗中的安排,也不会停下。” 嬴子夜淡淡说道。 “嗯!” 始皇帝嬴政闻言,淡淡应了一声。 退朝后! 太子府! 侯卿、袁天罡、剑九等分列位坐于正堂内。 本来,大军皆已筹措完毕,意欲西征。 谁料孔雀王朝突然欲遣使入秦,这一手段却是令他们有些始料未及的! “这算怎么回事?” “打一半不打了?” “啥时候战争也变得如此儿戏?” 侯卿一脸幽怨的抱怨道。 “要我说,何须跟他们废话,既然已筹措完毕,大不了直接动手打他们个措手不及!”旱魃声音浑厚道。 但! 嬴子夜听闻众人这般主战之声,却是未有多言,反而目光看向袁天罡。 “大帅,你如何看待此事?”嬴子夜沉吟道。 袁天罡缓缓站起身来,拱手行礼道:“殿下,孔雀王朝此举的确有些匪夷所思!” “不过,至少有一点值得肯定,孔雀王朝绝不会就此罢休!” “以当初孔雀王朝与大秦初次交手,足以看出孔雀王朝绝对有着一定的实力。” “此事突然遣使来秦,无外乎两种!” “其一,以高姿态欲令秦低头,但横岭之战,我秦军大胜!” “这种可能似乎有些不太切合实际。” “而这第二种可能,便是孔雀王朝的权宜之计!” “权宜之计?” 众人惊呼,诧异的看向袁天罡。 “大帅,你的意思是……?” 嬴子夜眉宇微皱,隐隐中似乎已然猜晓到袁天罡话中之意。 “我大秦北方边疆之地,突现杀手刺客团的踪迹!” “此事,至今未有任何明确的结果。” “而魔神峰之地,魔气萦绕,更有魔物为患!” “其中最大的可能,便是孔雀王朝!” “我想,此次孔雀王朝遣使入秦,极有可能是为了魔神峰而来!” 嬴子夜闻言,若有所思的点了点头道:“大帅之言,不无道理!” “魔神峰之地临近我大秦边疆,一旦魔界之门大开,魔物入凡,大秦百姓必然受其波及!” “我已安排帝宫山长及阴阳家暗中前往魔神峰之地,伺机灭掉魔物、重新封印魔界之门!” “而这,也正是今夜宣召诸位前来的原因!” 侯卿闻言而起,急切的说道:“公子之意,是打算让我们一同前往北疆之地?” 嬴子夜摇了摇头道:“非也!” “北疆亦有帝宫山长和阴阳家他们,已然足够,再多派人前去也是无用!” “那公子的意思是……?”侯卿疑惑的询问道。 “自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