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254章 去虞光府种地(1 / 2)

加入书签

睿德帝眉头微微上扬:“你上次可没提这事儿啊,只给钱家和余家要了嘉奖。”

娴妃也愣了一下:“不到三岁的小丫头?这家大人的心也未免太大了,那么冷的天,怎么受得住的。”

娴妃有两个儿子,没有女儿,但惠妃有一个女儿,才八岁,也是被娴妃宠着长大的。

盛景抿唇一笑,语气里多了几分宠溺。

“要是有机会,娘娘看到她了,就不会这么想了。”

娴妃道:“那本宫可等着了。”

睿德帝问道:“你不会无缘无故提起她,说吧,又有什么请求?”

盛景道:“瞒不过皇兄,臣弟确实有所求,也确实是为了那个孩子。”

“说来听听?”睿德帝说道。

盛景坐直了身子,很正经的说道:“两个月前臣弟回宫带来的吃食,皇兄和娘娘应该尝过了吧?”

两个月前,敌戎和女凰两国出使大梁,盛景不得不回京。

临走时,余家送了不少东西,最多的就是那三种作物。

并且杨氏还贴心的准备了一些制作方法,教给陆之婉。

回京后,盛景将那些东西一分为二,一部分留在府里,一部分送进皇宫。

两个月的时间过去,睿德帝和娴妃、惠妃都尝过。

娴妃道:“尝是尝过了,但根本不够呀,几个孩子整日吵着要吃,为人父母的哪里能不让呢?”

“本宫还寻思着派人去寻之婉,厚着脸皮跟她再讨要一些的。”

而睿德帝注意的点却和娴妃不一样。

上次郁州府赈灾嘉奖中,就有对余家的奖励,奖励不算丰厚,对外不扎眼,但对余家确实刚刚合适。

都是良田庄子,还是比较适合种地的农户的。

“那些东西莫非就是他们家的?上次郁州府赈灾,他们捐的粮食也是这些?”睿德帝问道。

盛景点点头:“回皇兄的话,正是余家的。”

“那土豆、红薯和玉米,做法不同,味道不同,但它们都有同样的特点,那就是产量高,饱腹感强。”

睿德帝很赞同盛景的话:“这倒是真的,若是大梁百姓都能种出这种粮食,是好事一件啊!”

“若是大梁军队也有这种粮食,那将士们也不会挨饿了。”

说到这里,睿德帝心情有些沉重。

事实上,大梁的军队很艰难。

主要驻守的地方有两个,一个是燕门府关口,对抗的是敌戎。

一个是虞光府的虞城,面对的是以女子为尊的女凰国。

燕门府气候虽然偏干燥,粮食产量低,但是整个燕门府却背靠太阴山脉,也就关口附近的几个县差一点,往太阴山脉走的县会好很多。

但虞光府是反的,虞光府偏北,温度比其他府城都要低,一年四季有至少三季属于秋冬,唯有一季稍微暖和一些。

更何况虞光府有一半的地方常年下雪,虽不至于将所有生物冰冻,但一般的作物在那里是长不大的。

即便有虞光府的百姓努力种出粮食,收成也少的可怜。

虞光府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百姓自给自足还行,但军队就不行了。

数十万大军常年驻扎在虞光府边境,所有的口粮都得靠朝廷。

这是让睿德帝最为头疼的一件事。

若能解决,那朝廷的内忧外患就都能解决了。

“皇兄,臣弟要说的正与此事有关!”

“皇兄知道余家村种出的这些粮食产量多少,成活率多少吗?说出来您可能不信,这三样作物样样都在亩产千斤以上,像南阳府、郁州府这种本就适合粮食生长的地方,可以亩产达到几千斤,但像虞光府那边终年天寒地冻的地方,能做到普通作物在普通地方的产量。”

“皇兄,虞光府地域辽阔,且与女凰向来是井水不犯河水,守着各自的疆土,将士们平日里除了训练,也无其他事可做,不如每日分出半天时间来种粮食,自给自足,也减轻皇兄您的压力。”

睿德帝听的是眼睛亮了又一亮,盛景说完话他也没开口说什么,完全是沉浸在了自己的世界里。

倒是娴妃被惊的倒吸一口气:“王爷您没搞错吧?亩产上千斤?还要在虞光府耕种?”

娴妃满脸都是:你开什么玩笑?你怕是在诓人吧?

她父亲定国公就常年驻守在虞城,她们姐妹小的时候也在那里生活过几年,虞城能不能种地她能不知道吗?

盛景道:“臣弟是会拿这种事开玩笑的吗?事实上余家村的高产粮食已经在松阳县境内的二十个村子开始试种了。”

“臣弟回京时,郁州府的郁南县和琉云县也开始试种,松阳县如今只知道余家村种了两年,收获颇丰以外,其他村子也就是半个月前才开始。”

“但郁州府那边的两个县城已经有了结果,试种面积各十亩地,产量均在一千斤左右,其效果实在是可喜可贺,不日应该就有郁南县的加急密信传来,届时具体情况如何,便就都知晓了。”

为什么说是郁南县的加急密信,因为郁南县县令是盛景一手推上去的,自然这些事更信得过盛景。

睿德帝此时已经回过神,听了盛景的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