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2章 宋朝的那些事儿(四十八)(1 / 2)
【这就造成了一股歪风,王渊不想着保家卫国,而一门心思的去巴结太监,送房子送地还送美女。】
【那些太监们一高兴,王渊就被屡屡提拔,先是御营都统制,再是枢密副使,虽然是副的,但是王渊确实掌实权的副职,他可以定战守之策,也可以任免将领,调兵权与领兵权兼具一身,那叫一个神气十足啊!】
一帮祸国殃民的腌货!
看到这,不少皇帝都显得很生气,尤其是宋朝的历代皇帝,这帮人,屁大的本事没有,倒是怪享受的。
不过最最气的还是赵构,若非赵构的纵容,这帮太监如何敢?
【王渊是步步高升了,可是御营诸将不满了,尤其是一个叫苗傅的人。他自恃大才却不得不屈居于王渊之下,因此妒而生恨。】
【还有一个叫刘正彦的人,他虽然是王渊给提拔的,但是见王渊一味地讨好宦官,对他却有功不赏,也是攒了满肚子的火。】
【仇恨的种子就此埋在御营将领的心中,只要一个契机便可直接引爆。那个契机便是扬州之战。】
【当时金军突袭扬州,由于汪、黄二人处置失当,南宋朝廷毫无防备,仓皇出逃!赵构也因此失去了生育能力,成为了赵九妹,不过至少命还是保住了,然而扬州城的百姓以及那些将士可就没那么幸运了。】
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战争?帝王的昏庸?奸臣的当道,苦的还是最底层的老百姓啊!
有些上位者对这一幕幕惨状不屑一顾,他们只顾自己的荣华富贵,他人的死活,与他们何干!
而明君将臣则是心痛无比,将士为国征战,马革裹尸还是理所当然,可是不该是如此的牺牲法啊!
而更多的下层人士则是感同身受,身为百姓的他们苦啊!
【那一年,帝仓皇逃跑,而王渊为了给皇帝和宦官们运送私财,竟然下令动用战船先行运送金银财宝,导致数万将士及更多的无辜百姓滞留江北。】
【等待他们的是什么?是金兵的快马弯刀,而等待王渊的是什么呢?是他原本赖以起家的军中资本彻底失去,营中之中对他的怨气怒气恨气都达到了极点,于是乎兵变开始。】
仓皇而逃?甚至被吓得失去了生育能力,作为皇帝,赵构真的是有够丢人的。
他赵匡胤不认这样的子孙后代,当然他那父兄也是够丢人的,被敌人俘虏,千古耻辱。
还有他那弟弟也一样,丢人!
【苗傅、刘正彦起兵造反,诛杀了御营都统制王渊,然后逼迫赵构交出那群死太监,一人一刀都给结果了事。】
【当然他们还逼迫了赵构退位,年仅三岁的皇太子赵旉为帝。脖子都在刀刃上了,赵构再不愿也只能退位,毕竟命只有一条啊!】
【可怜皇太子还是个啥都不懂的小屁孩,就被这么推上了皇位,幼儿能执什么政!后来更是因此次兵变受尽颠连,不久后就一病不起,赵构唯一的儿子就这么没了,他也彻底绝嗣了。】
听着似乎很是可怜的样子,可是世人对于赵构实在是同情不起来,只觉得活该。
哪怕是天幕的语气也是低沉中带着一抹肆笑,似在高兴于赵构绝嗣的下场。
【当然苗刘兵变最终是失败了,虽然说初期很顺利,但是苗、刘两人终究是行伍出身,勇猛有余,谋略欠缺,当各路勤王军队攻来之时,落了个身首异处的下场。】
【可他的影响却也是深刻,首先便是让赵构本人感受到了他那一味妥协逃跑的行为是多么的不受待见,其次就是统治圈重新洗牌,来了个大换血。】
【主和派退却,主战派走向了舞台,五位军政要员走向了权力中心,主导平叛的文臣张浚和吕颐浩取代了原先的宰执高官汪伯彦、黄潜善。】
【武将方面,由于王渊、苗傅、刘正彦等人的空缺,参与平叛的三位大将脱颖而出,刘光世、张浚、韩世忠,这三位可是大名鼎鼎啊,非王渊等人能比拟的,要是再加上一个岳飞,那就是妥妥的中兴四大将啊!】
刘光世:“……”
张浚:“……”
韩世忠:“……”
为国尽忠,理所当然,只可惜官家……最终也未能收复失地啊!
宗泽想着此刻还只是自己帐下一员小将的岳飞,想着他未来的成就,满心欣慰,然眉宇中依稀还是有着几缕忧愁,担忧未来的走向依旧如历史一般。
【自此,南宋开国之初的投降派基本团灭,当然后来的秦桧会更过分,代替他们的是主战派的将相,也正是从这时候开始,南宋才开始加紧军队建设,逐渐拥有了与金军抗衡的能力!】
【这些都是此次兵变的益处,那么咱们现在来说说坏处,坏处就是重文抑武更严重了,这次巨变可以说是赵构一生挥之不去得阴影,他惧怕地方武力和将领拥兵坐大,他终此一生都不再信任武将,且频繁调度将领,达到“兵不识将,将不识兵”的目的。】
【这也就导致了后来的悲剧,他虽积极备战,可当他看到岳飞权力越来越大之时,惶恐、不安、他想方设法的想收缴其兵权,为此他宁可向金人卑躬屈膝,也要夺了岳飞的兵权,在岳飞即将收复失地的当口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