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0章 宋朝的那些事儿(六十六)(1 / 2)
【国破山河碎,当余晖散尽,暮色到来,陆秀夫举目而望,御舰被孤零零地被困于战场中央,心下凄凉,此番怕是在劫难逃了。】
【大宋气数已尽,他不甘,可为之奈何?国将亡,此情此景,陆秀夫的心里很清楚,救不了了!他能做的唯有站好最后一班岗。】
此情此景,又有谁不清楚呢!
大宋气数已尽,国将亡,宋朝皇帝唉声叹气,可也不得不接受这个事实。
他们不怪陆秀夫,不怪文天祥,不怪张世杰,他们都是大宋的忠臣啊!他们已经尽力了。
他们亦不恨小皇帝,如此的烂摊子并不是谁都能破局的,更何况,那还是一个孩童。
恨只恨那徽钦二帝,一国之君被俘虏,却依旧屈辱苟活,以致于国威丧尽,恨只恨那杀千刀的赵构,畏金如虎,冤杀忠良,自毁长城。
【周边呐喊声声,尽是敌寇,陆秀夫盛装朝服,先是催促自个妻儿投海自尽,后是礼拜赵昺,郑重其事,“事情发展到如此地步,国事已然是一败涂地,陛下身为大宋的官家,理应为国殉难。”】
【恭帝被掳北上,这样屈辱的事发生一次便足矣!陆秀夫在心里打定主意是不让这样的事发生第二次了。】
【赵昺倒也不畏缩,点头应允,“一切便如丞相所言。”就这样,陆秀夫背负起年仅八岁的南宋末帝,走向舷边,纵身一跃投入茫茫大海。】
不少人默默点头,这位南宋末帝年纪虽小,但也有几分骨气,赵匡胤从中更是感到了一丝欣慰,他赵匡胤的后代可不都是软骨头。
【顷刻之间,君臣两人就沉没于大海之中,消失的无影无踪。船上的大臣、宫眷、将士闻听这个消息,拗痛大哭。】
【官家死了,丞相也死了,他们还留在这个世上干嘛!于是乎,剩下的几万人也纷纷投海殉国。】
十万臣民共赴国难,这是何等的壮举!宋朝一向软弱无能,可在这亡国的最后一刻,却是体现出了前所未有的骨气。
这一刻,各朝各代尽皆沉默着,他们默默的送宋朝君臣最后一程。
【而张世杰呢?他率领着水军突围而出,然当他收到陆秀夫背负赵昺共同殉国的噩耗时,悲痛不已。】
【接下来,他不再选择突围,当飓风再来,部下劝他上岸暂避之时,他毅然的选择了与君共赴国难。】
【张世杰突围的初衷是想着国君还在,他们便有复国的希望,可如今国君亡了,已然毫无希望,作为臣子,他理当尽忠殉国,就这样,张世杰堕身入海,紧跟赵昺、陆秀夫的步伐。】
天幕画面凄凉,各朝各代的心中也深受感染,尤其是宋朝之人,心中凄惨一片。
如天幕所言,纵然张世杰、文天祥、陆秀夫军事能力不佳,但他们的忠心可鉴日月。
怪不得他们,怪只怪他大宋的气数已尽,怨只怨国君的懦弱无能,反而在大宋灭亡的前夕,还有那么多的忠臣义士陪着,是他大宋之幸。
文天祥、陆秀夫、张世杰心下凄凉,他们尽力了啊!
不过再来一次,他们依旧是这样的选择,他们接受这与国殉难的命运。
【崖山之役,南宋全军覆没,至此,国祚三百一十九年的赵宋王朝,彻底成为历史。】
【这一场战役也堪称宋朝最为壮烈的战役,国破家亡之际,他们选择了决一死战,而不是苟且偷生,他们慷慨赴死,以表明对外族入侵的愤恨。】
【崖山海战是一场玉石俱焚的战役,是十万臣民共赴共赴国难的壮烈之举,是汉民族最后的尊严。】
壮哉!壮哉!
赵匡胤看的泪目,这最后总算是没有丢他大宋的脸啊!
去他的蒙古人,侵我国土,杀我子民,那就是玉石俱焚,也不能瓦全啊!
赵祯哭了,国破家亡,大宋亡了,那么多人葬身海底,一向仁慈的他实在是不能自我的流下眼泪。
赵顼默默的握紧拳头,他一定要改变现状,复兴大宋,无论是金国,还是蒙古,亦或是现在强大的西夏,他都要让他们有来无回。
【好了,话到此,这一期也是接近尾声了,最后,主播还是照常来做个总结。】
【咱们这一期讲了宋朝的兴衰史,从开国皇帝赵匡胤得位不正到末代皇帝赵昺壮烈殉国,这期间有过精彩,有过悲痛,留下过诸多皇室疑云,更有那怎么也抹不掉的屈辱。】
赵匡胤:“……”
这就不用提了吧!
【宋太祖赵匡胤黄袍加身,虽得位不正,但他本身却是一个铁骨铮铮的汉子,一生都在致力于收复燕云十六州,但终宋一朝,严格意义上都没有实现一统啊!】
【弱宋、弱宋,宋朝虽被后世称之为弱,但是其经济可一点都不弱,相反繁荣昌盛的很,说句富的流水也不为过,因而宋朝在后世还有一个别称,“富宋”,但大都却不愿提起这个,因为他富,所以他宋,白花花的银子就这么送给外族人,心痛啊!】
【其军事实力之弱,真的是一言难表,然就是这,在后好不容易有些起色之时,又被无情扼杀,所以哪怕崖山海战,这体现宋朝无比骨气的一幕,依旧无法让宋摘下弱之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