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447章 麦子成熟了(1 / 2)

加入书签

桌上是一张图纸,细细看,是陇西县城的规划图纸。江氏本来只想看一眼,结果越看越觉得有趣,不由自主的进入跟张德望刚才一样的状态。

“沈家要重新规划整个陇西县城。”

“嗯。”

商业街,居民区,菜市场等等,都做了规划。修了好几座学堂不说,还要翻修原来的书院。

这张图纸虽是拓印的,但上面各处标注的格外详细,张德望看了都忍不住惊讶。

倘若按照图纸上规划的做完,那么整个陇西县城势必会从默默无名从而成为天下名城。

“工部的官员前段时间上书工部,工部尚书已经同意修凉州到长安的官道。再下一步,官道会直通洛阳,直插中原整个腹地,来到京城。”

“规划陇西县城,得花不少银子吧,这笔银子谁出?”

修到长安的路,那已经是工部的事,可前期修到陇西以及陇西县城各地方的水泥路,沈家已经花了不少银子。

要是再修缮整座县城,那开销……说不定将是一个无底洞。

“肯定沈家出。不过县城的有钱人家应该会出一些,再说,沈家也不缺银子。”

修水泥路,其实花费并不多,原材料不需要银子,基本上就是给劳工们发工钱,再管一日三顿饭。

当时整个府城都筹集了几十万两银子,如今水泥路修好,那些当初那些捐银子的人家看到立在路口的石碑上刻有他们的名字,都高兴得不行。

再者,沈家几个孩子生意都做得很好,老大的酒楼茶楼如今在金陵开了分号,生意比宛城府城还红火。老三酿的酒畅销整个江南,现如今最火的两种酒水都是出自他手。

长婉操持着家里的药田跟织坊,织坊先不说,如今整个乌山镇一半的人家都走上了种植草药发家的路子。这些生意,一个比一个挣钱。

“你瞧瞧这个。”

这事不是江氏应该操心的,张德望没有再继续这个话题,而是掀开了一旁的一块红绸。

红绸之下,是几头麦穗。

麦穗大部分都是青的,泛着一点点黄,正是这时候采摘下来的。

“这麦穗怎么这么大!”

黑漆木盘里一共六头麦穗,三头颗粒饱满,个头也长,三头颗粒空瘪,个头也小。

可后者才是寻常见到的大小,不像前者,一头顶后者三头的量。

若是所有的麦穗都长这么大的话,那亩产能翻三番,到时候百姓们就不愁吃不上饭了。

“这三头麦穗是跟着这图纸从陇西送过来的,是翠香杂交出来种子种出来的。”

杂交?

当时《农耕小记》出刊的时候,张家自然也收到了,江氏闲来无事看了一遍。

受益匪浅!

大开眼界!

“你是说……”

竟然是江晚种出来的,既然如此,那是不是说等来年所有百姓都能种这样的粮食了。

一想到这里,江氏无比激动。

西北不比中原江南富庶,是以百姓常年都吃不饱饭,要是粮食能有这样的出产,那百姓们不仅能吃饱,还能吃好,穿暖,更甚至把日子越过越好。

“她说这批粮食产的粮,三成留在陇西,三成送到府城,剩下的全部给了工部。”

工部官员不在也就罢了,他在,自然不能不给。不过给工部就是给朝廷。

朝廷收到这批粮食,肯定会给沈家记上一功。

“要是长此以往推广下去,再加上她的种植方法,顶多五年时间,大周百姓就能吃上饭了。”

江晚研制的种子不止小麦,还有许多稀奇古怪的粮种,到时肯定能产更多的粮。

“明日我要去陇西一趟,你一早问问潇潇、儿媳妇他们去不去,要是去,那就一起小住几日。”

看到图纸跟麦穗,张德望压抑不住想要亲眼去看看,所以打算去陇西走一遭。

“好,顺便喊上江阙跟秀珠。”

“嗯。”

张家跟江阙两口子来得突然,他们抵达陇西县城的时候,家中只有杨慧一个人在。

杨慧如今已有四个月的身孕,腹部微微隆起,脸上也养得多了些肉。

“你在家里就行,我们去地里看看。”

一行人进了院,江氏本想着吩咐人让江晚回来,或者他们等到晌午。

结果那边张德望已经迫不及待想去地里看看,他要去,江氏也想跟着。

见杨慧要带着他们一起,江氏哪里敢劳烦她,拍着她的手,只让她派人带路。

而杨慧也没有勉强,吩咐高原让他领路。

如今整个陇西县城,只剩下县城里的路没修,等出了城就是一条崭新的水泥路。

时值五月,烈日炎炎,路上依旧人来人往,不为别的,只是即将要到收获的季节。

一路南行,水泥路直接修到了沈家划下的那一块麦田。等到地方的时候,麦田周围竟然围了成百上千的百姓,甚至都有小商贩在这里吆喝着售卖小吃。

“大哥。”

“大嫂。”

江晚种的麦子不仅长得饱满,还比其他小麦要早熟一些,本来她预算着五月下旬成熟,没想到现在才上旬就熟的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