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61章 开拓未来(1 / 2)

加入书签

在那寒冷的腊月 29 清晨,天色还未完全透亮,村庄里弥漫着一种既紧张又兴奋的氛围。晓琳轻轻地对我说:“我们要拍一个拍一套婚纱照。”我微笑着点头,内心满是对即将到来的美好时刻的期待。于是,我和晓琳手挽手来到了十八里镇小香港婚纱摄影中心。

店里面的老板和服务员看到有顾客上门,脸上立刻洋溢起热情的笑容,仿佛我们的到来为这个小小的店铺带来了无限的生机与活力。他们忙前忙后地帮晓琳化妆,精心地为我们挑选合适的服装。这里的衣服种类丰富多样,有充满古典韵味的古装,有优雅浪漫的西式礼服,还有独具特色的中式婚服。晓琳在众多服装中挑选了一套中式的,她穿上那身精致的婚服,宛如从古代画卷中走出来的仙子一般,美丽动人。化好妆后,我们便开始了拍摄之旅。

那时的婚纱摄影技术已经相当不错了,能够为我们设置各种各样虚拟的背景,无论是辽阔的海边,还是茂密的森林,亦或是广袤的草原,都能在镜头中呈现出来。我们仿佛置身于一个个梦幻般的场景中,尽情地享受着拍摄的乐趣。我们大概拍了两套,制作了两套影集,一套大的和一套小的,还有一张大照片和一张小照片。虽然婚纱摄影的费用大概是 500 多块钱,但这一切都是那么值得,它将成为我们一生中最珍贵的回忆。

而在村庄里,这一天同样热闹非凡。尽管腊月 29 是每家每户最忙碌的时候,准备迎接新年的到来,但那些善良而热情的左邻右舍、亲戚朋友们还是纷纷赶来帮忙。三四点钟天还未亮,一群人就浩浩荡荡地前往城里面的蔬菜批发市场买菜。他们手里拿着大厨精心开好的菜单,认真地挑选着每一样菜品。因为我们这里要办结婚酒席,都是在自己家操办。

在乡村,办酒席是一件极其重要的事情,烟酒更是酒席上不可或缺的部分,也是一笔较大的开销。那些吹响器的,如吹唢呐、吹喇叭的人们,都需要给他们分发大量的烟。还有大厨、大总等帮忙的人,也都要给他们送上烟酒和礼物。就在我和晓琳在婚纱店忙碌拍摄的时候,家里的人已经开始催促我们了,因为按照习俗,结婚之前需要去给祖坟上贡烧纸钱。

结婚前一天的中午,那吹喇叭唢呐的声音就已经响彻了整个村庄。他们要跟着去上坟,吃过中午饭后,村里帮忙的左邻右舍们便开始准备工作。他们精心准备着给我家祖坟上贡的贡品,有猪肉、鸡肉、鱼肉、炸的丸子,还有烟酒等。在那上坟的贡品上,还特意摆上了几个柏树枝子,我不太明白这其中的寓意,但这是村里一直流传下来的习俗。他们找了四个人抬着一个八仙桌,将贡品整齐地放在上面,还摆上了几个排位。由于我的祖上没有相片,村里的一位老私塾先生便被请来,为我们书写了排位,放在贡桌的中间。帮忙的人们抬着红桌子,在前面吹喇叭的引领下,一群人浩浩荡荡地朝着祖坟走去,而我自然是必须要跟着去的。

那天,他们因为找不到我而焦急万分,不停地打电话催促。等我和晓琳拍完婚纱照回去的时候,他们已经将一切都准备妥当了,准备出发。沿着村里弯弯曲曲的小路,抬着红桌子,喇叭唢呐吹奏着欢快而激昂的曲调,路上鞭炮声此起彼伏,仿佛在向整个世界宣告着我们的喜悦。

我家的祖坟在村里算是比较多的,有些祖坟我甚至都不记得是谁的了。小时候父亲走得早,也没人跟我们详细说起过哪个坟是哪个。也就是最近的爷爷奶奶的坟墓,我还知道一些,再往上的一些就不太清楚了。以前都是父亲给我们家的老祖坟添土烧纸,后来父亲不在了,都是前院的爷爷帮我们家族的老祖坟添土烧纸。所以,到了我们这一代,对于那些久远的祖坟,确实已经有些模糊了。上完祖坟后,那些贡品又被抬了回来,因为在乡村里,人们都觉得这些贡品是个好东西,据说人吃了都会非常有福气。

婚礼前一天的晚上那顿饭被称为便饭,不像正式的酒席那样隆重。便饭只有十个菜,都是些随意搭配的散菜,不成什么套路。但每一道菜都饱含着乡亲们的祝福和期盼。大家围坐在一起,欢声笑语回荡在整个房间。村庄里的夜晚格外宁静,只有偶尔传来的犬吠声和人们的谈笑声。在这片充满着乡村景色的土地上,我们感受到了一种深深的温暖和归属感。

这里的一草一木,一砖一瓦,都承载着我们童年的回忆和成长的足迹。每一座古老的房屋,每一条狭窄的小巷,都蕴含着浓厚的文化底蕴。在这里,人们尊重传统,珍视亲情和友情。婚礼不仅仅是两个人的结合,更是两个家庭、整个村庄的盛事。大家齐心协力,共同为我们的幸福而努力着。

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我仿佛看到了祖辈们在这里辛勤耕耘的身影,看到了他们对这片土地的热爱和眷恋。而我们,也将继承这份情感,继续在这片土地上书写属于我们的故事。当夜幕降临,繁星点点,我和晓琳手牵手漫步在村庄的小道上,心中充满了对未来的憧憬和期待。

我们知道,未来的日子里可能会有风雨,但只要我们携手并肩,就一定能够克服一切困难。因为我们有着彼此的爱,有着乡亲们的祝福,有着这片充满希望的土地作为我们坚实的后盾。在这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