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247章 别具一格的挖人方式,刷新大家的三观(1 / 2)

加入书签

“老李,老侯,借着这一次扩产招工的机会,我打算把研发中心的规模给扩大起来。”

“到时候把它发展成为一个具备自主研发新产品的部门,成为华夏最强大的摩托车研发团队。”

“但是这方面的技术人才比较难招募到,你们有什么想法吗?”

江辉把侯国明和李学文都叫到了自己的办公室商量着对策。

时间不等人,宝马70已经开始大规模的量产,他准备继续开发一些新产品来扩大朝阳摩托车制造厂的影响力。

如今工厂员工数量已经突破500人,飞快的朝着1000人的方向而去。

但是真正具备专业知识的技术人才,还不到50人。

这点人才队伍,肯定是不能满足江辉的要求。

按照江辉的想法,研发中心本身就要具备至少500人,甚至是1000人的团队规模。

到时候各种排量的摩托车都要搞起来,甚至其他一些关联产品也能生产。

不管是把产品卖到国内,还是出口到世界各地,都是可以搞起来。

但是真的要去招人的时候,就发现没有那么的简单。

这个年代的人才流动,实在是太不容易了。

“厂长,一般工厂的技术人才,都是自己培养或者请级部门从其他工厂调配。”

“我们自己培养的话,短时间内可能比较难形成比较大的规模,需要一定的时间积累才行。”

“至于请一机部从其他工厂调配,倒是可以一定程度的解决问题,但是也很容易引起其他工厂的反弹。”

“只能先一步一步的慢慢来。”

侯国明一把年纪了,对于许多事情也算是看的比较通透。

别看在哪里干活都是为国家做服务,实际你想要让人员按照你的意思去安排的时候,就会发现事情比你想象的要复杂很多。

“厂长,我倒是有一个想法,可能有效果。”

李学文结合自己的亲身体会,觉得有一种别具一格的挖人方式,也许行得通。

“有什么想法都可以大胆的说出来,不用有什么顾虑。”

江辉给李学文一个鼓励的眼神。

三个臭皮匠,赛过诸葛亮。

有的时候,这话还是有道理的。

“现在大量知青返城,首都找不到工作的年轻人一抓一大把。”

“找不到工作,基本结婚什么的也就不要想了。”

“估计许多当家长的都为这个事情操碎了心。”

“当初我就是为了给孩子一个进入首都汽车制造厂的机会,所以选择了内退,然后来到我们厂班。”

“我觉得跟我的情况差不多的人,应该还是有不少的。”

“不管是首都汽车制造厂,还是首都摩托车制造厂,亦或是首都内燃机总厂、首都齿轮厂、首都钢铁厂,各个工厂里头肯定都能找到有这方面困惑的技术人才。”

“我们只要安排人专门打听一下,然后去跟这些技术员商量,让他们在自己的工厂选择内退,把职位交给自己的孩子,然后他们自己来我们厂班。”

“只要我们确保这些技术员来到我们厂之后,各种薪资福利待遇不下降,并且承诺可以一直做下去,那么肯定有许多人愿意过来。”

伴随着李学文的解释,侯国明和江辉的眼神都变了。

这种刷新大家三观的挖人方式,似乎真的可行?

能够让自己的孩子有一份体面的工作,又能确保自己内退之后在朝阳摩托车制造厂找到一份更好的工作,但凡是有点压力的人,都会选择同意这个方案。

各个工厂就算是想要阻拦也拦不住啊。

“老李,你这个方案非常好,非常妙,我觉得完全可行。”

“你让人事总务部的人大胆的行动,只要是人才,不管他以前是在汽车厂、摩托车厂,还是在配件厂、钢铁厂,我们都要。”

研发生产一款摩托车,可不是简单的要具备某一种技术的人员。

发动机、变速箱、原材料、组装等各种产品和工艺相关的技术人员,在朝阳摩托车制造厂都是可以找到自己的用武之地。

到时候先把研发中心的团队扩大到100人以,绝对是没有任何问题的。

甚至江辉要是胆子大一点的话,今年就能把研发队伍干到500人。

那么一来,江辉立马就可以开始第二款、第三款的摩托车研发了。

甚至一些技术储备方面的研发,也可以搞起来。

“厂长,那我等会就去安排,除了让人事总务部的人行动起来,我准备也发动厂里面的员工。”

“大家的亲朋好友和邻居里头,肯定都有一些是各个关联厂家的员工,我觉得这么好的机会,他们肯定都会很积极的去帮忙挖掘合适的人才。”

李学文看到江辉那么痛快的就同意了自己的方案,心情也是颇为不错。

本站域名已经更换为 。请牢记。 在职场干活,要是领导不欣赏你的话,做起来是很没劲的。

“没问题,我只看结果。”

“甚至如果是员工推荐的人员最终成功的入职的话,可以给与十块钱一人的奖励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