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54章 少历年所,围炉共火(1 / 4)

加入书签

第154章 少历年所,围炉共火

朱翊钧让戚继光不必着甲,亲自来京城领饷,自然是有原因的。

不这样做,二十万两,到了戚继光手里,恐怕一半都没有。

关于军饷,大明朝民间有个笑话。

却说边疆告急,紫禁城中得了上天眷顾,降下千万白银。

于是皇帝分文不留,大手一挥将一千万两全作充军饷。

内阁连夜布置,勒令户部将五百万两饷银火速押解边疆。

总督接到二百万两饷银后,招来各镇总兵,高呼吾皇恩典,下拨五十万两酬军。

总兵感激涕零,唯有尽心杀贼,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将领来的十万两白银发给了下属将领。

十万大军从将领手中,各领赏银二百文,士气大振,遂连夜逃亡。

听闻笑话的人纷纷驳斥荒谬——皇帝怎麽可能分文不留!?

而编造这个笑话的人,已经因泄露机密被顺天府逮捕了。

这就是大明朝深入人心的层层盘剥。

朱翊钧对此,更是亲身体会过了。

当初先帝死的时候,内外官军闹了起来,中枢为了安抚,拨了一百八十万两,给内外官兵凡六十六万四千三百一十九人,银各二两有奇。

那麽大头兵到手有多少呢?

事后朱翊钧让顾寰去打听了,各军自然不一样,哪怕部队内部都有差异——多的领到一两,少的领到六百文。

显然行情价还有所不同。

那又是谁盘剥了呢?

不好意思,银子出了库,就别想知道谁下手了。

朱翊钧既然知道,那肯定是让自己私房钱打水漂的,这二十万两私房钱要是都被吞了,心里别提得有多膈应了——从来都是他抄别人家的,还没有说自家被打了秋风。

所以在澄清吏治之前,这些军需与其让人层层盘剥,不如直接交到边军手里,省得中间商赚差价。

而且。

他并不需要解释为什麽独独青睐戚继光,就如同自己去年给戚继光升职一样,都觉得理所应当。

因为这是天经地义的事情——谭纶是先帝潜邸嫡系,戚继光是谭纶嫡系,所以戚继光是裕王府潜邸大将,就这麽简单。

穆宗对嫡系向来很不错。

甫一登基,就将戚继光调入京营。

戚继光疏请往外,不仅立刻批了,还升作一方总兵。

哪怕戚继光得寸进尺,请求要调浙江的三千旧部一起去蓟镇,先帝仍然二话没说就同意了。

即便戚继光没有战功的年份,也是年年升阶封赏。

这就是潜邸大将的含金量,优容先帝嫡系,还需要理由?

同时也方便皇帝对潜邸大将施恩,可谓顺理成章。

此时,王崇古还在迟疑,一旁的石茂华终于按捺不住开口:「陛下,蓟镇尚需大将坐镇,岂能轻离?」

「再者,边将入京,恐怕泄露军情啊。」

朱翊钧摆了摆手:「石卿莫要诳朕,这寒冬腊月的,鞑靼不要命了才这时候赶着送死。」

「泄露军情更是无稽之谈了,新年入京述职的边将,不知何其多。」

石茂华段位太低,一点没有朱衡说到自己份内事,让外人哑口无言的专业感。

眼见石茂华还要再说。

朱翊钧直接开门见山:「石卿,正是因为各级将领层层盘剥,朕不得已才多此一举。」

「朕好心掏的私房钱,石卿总不至于想刮一道吧?」

石茂华脸色一变。

皇帝总是轻巧说出这些虎狼之语,到底懂不懂什麽叫人君体面啊!

他心中憋屈,连忙请罪:「臣不敢。」

朱翊钧也没心思针对石茂华,轻轻揭过了此事,继续往下追问道:「兵部拟几月出兵?」

显然是不准备继续讨论钱怎麽发的事了。

王崇古只好跟上皇帝的思路,回道:「陛下,要等到探明朵颜卫放牧的范围,董狐狸等首领的驻地等情况的虚实后,才可出兵。」

「如今有义商王崇义,挺身而出,假借商队贩盐之名义,已经去往了朵颜卫。」

「还请陛下稍待数日。」

朱翊钧一怔。

王崇义,这不是你兄麽?真就有什麽好处都得往家里搂点是吧?

朱翊钧心中无语,面上还是大方承诺道:「好义商,届时一并论功行赏!」

王崇古满意点了点头。

他也不求别的,给侄子弄个监生就行了。

王崇古再度开口道:「陛下,还有一事。」

朱翊钧示意他继续说。

王崇古斟酌了片刻,缓缓道:「陛下,自从顺义王归附我朝后,便与忠顺夫人着手修建与我朝互市的汉城。」

「今日接到忠顺夫人上疏,向陛下求请几名有德高僧,前往土默特部,为所修城池开光。」

俺答汗归附后,朝廷赐封号顺义王,其夫人三娘子,在部中地位不凡,特赐封号忠顺夫人。

朱翊钧不仅知道这些常识。

他还对这位三娘子极其了解。

其人几乎可称之为蒙古武曌。

九岁时,为俺答汗所纳。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