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380章 初代版本四旋翼无人机(1 / 2)

加入书签

谁也想不到,几年后国内的无人机制造龙头企业大江公司,创业之初竟然是从一个只能勉强容下一架小型飞机的车库里开始的,而它的前身竟然只是一个只有十個人人无人机研究小组。

此时的无人机研究小组已经不只是叶明等三个人了,大概有六七个对无人机感兴趣的男女同学加入了进来。

这些人有技术好些的,就跟叶明在车库里画图纸做模型,像是梁晓伟这样技术功底稍微差一些的,就被安排去京城各大高校的图书馆里去找技术资料,至于华清大学图书馆的科技类书架,在杨威的关系下,被他们几人给借走了半个书架的图书,所有关于无线电操控航模技术的相关资料都被他们搜刮一空,所有人都在孜孜不倦的寻找着一切有用的信息。

他们一边查找资料,一边讨论着无人机的设计方案和技术难点。

在接下来的日子里,叶明和杨威几乎把所有的业余时间都用在了无人机项目的研究上,他们不断地查阅资料、画设计方案、组装模型进行实验,不断地改进和优化无人机的性能。

由于在京城电视台的帮助下,研发团队获取到了对于无人机项目非常关键的远程无线高清信号传输技术(OFDM技术),解决了至关重要的技术难题。

在技术团队的努力下,无人机项目在很短时间内就取得了初步进展,第一架实验性的四螺旋桨无线传图无人机很快就被他们研制了出来。

这架被命名为“精灵”的四旋翼无人机算是华夏的第一架,也是目前世界上最先进的民用无人机。

它的最大无线控制距离为2公里,最大飞行高度为500米,在有信号发射塔的前提下,图像传输距离在1000米,信号延迟1秒钟时间,可以携带并抛掷1公斤的物体,续航时间大约在30分钟以内。

如果不是为了能携带一公斤的物体和高清摄像设备,或许“精灵”无人机的续航距离还能更远一些,但是叶明并不想因噎废食,他的设想中无人机就是为了战场而生的,至于续航时间不够,那就不是他首先要考虑的问题了,毕竟现如今的锂电池技术还不够先进,他能做的也只是带动产业走向正确的路线,未来还需要不断的改进才能一直走在行业前端。

四旋翼无人机的制造技术实现了100%的全国产化,图传技术采用了法国授权的OFDM远程视频传输的小型化设计,在叶明的改造下,这种设备已经被缩小到了只有几厘米见方,虽然小型化后的图像像素会降低很多,甚至只能显示出黑白画面,而且在高速飞行时画面有抖动现象,而且延迟1秒钟也是一个大问题,这都是暂时无法解决的技术难题

前世看似简单的技术问题,叶明也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

就比如说电池,叶明知道前世最常用的就是锂电池,但是他却对锂电池的进化类型一无所知。

还有刚刚拿到不久的OFDM技术,OFDM技术让“精灵”无人机实现了无人机与地面指挥控制设备之间的高效、可靠即时的通信与数据交换。

按照叶明的设想,无人机至少应该能保证实时传回画面,无线操控也要能够即时控制,甚至要能够做到自动避障的功能,但这一秒钟的画面延迟是阻拦他实现自己想法的技术壁垒,在这个前提下,叶明的很多设想都无法实现。

很显然,法国人提供的也只是初代的OFDM技术和设备,想要升级成未来无人机领域的样子,还有一段非常长的道路要走,而且研发升级这项技术需要非常多的资金,叶明只能期待他们几个建立的大江公司能够快速发展起来,用赚到的利润去升级技术。

除此之外,还有遥感技术,遥感技术包括飞行控制设备和传感设备,这两样和无人机机体一样,也是无人机最核心的技术设备。

“精灵”无人机除了四旋翼无人机的主机外,还有遥控手柄设备和沉浸式AR飞行眼镜两样不可或缺的装备。

飞行控制手柄设备分为两种,一种是完全手柄式的,叶明非常讨巧的直接采用了华强学习机的游戏手柄,唯一不同的只是增加了两根无线接收天线,这种遥控手柄需要配合AR飞行眼镜使用。

另外一种是一个笔记本大小的手柄,在手柄的正中央有一个显示屏,显示屏的画面与AR眼镜的作用一样,可以显示无人机传回的画面。

飞行控制设备是用户使用遥控设备实时操控无人机的基础,可以保证无人机能够稳定、精确飞行,主要包括姿态控制、自动控制、高度与速度控制等技术。

在飞行控制设备上,以叶明的技术能力还是可以勉强实现的。

而传感设备可以使无人机上的传感器进行目标监测、数据收集和图像获取,未来战场上,小型无人机能够对目标识别与跟踪,空中遥感与环境检测、遥感图像获取与处理等都与这项技术有关。

“精灵”无人机的传感设备还很欠缺,在传感设备这方面,叶明的能力就有些不足了,毕竟他无法将观测站里动辄数米高的设备小型化到一架无人机上。

所以,“精灵”无人机暂时只能向AR眼镜和显示屏传回目标区域的高度,还无法在灌木丛中识别隐藏的敌人,毕竟它没有红外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