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六百七十四章 批量渗碳法(二)(1 / 2)

加入书签

淬火所需的加热的温度,与前两步又不同了,按李孟羲的理解是,淬火原理是加热到高温骤然冷缩,铁在骤然冷缩中急剧结成晶体,因晶体的变化而获得硬度。

因此,自然是温度越高,温度和冷水的温度差越大,骤然降温的程度越剧烈,结晶因而越坚硬。

由此推断,冷水热水淬火效果不同,高温铁、中温铁淬火效果也是不同。

李孟羲还在想着事情,关羽很快便把小刀放在火上加热好了,覆土的刀具烧的刃口白赤,温度肯定不低了。

淬火开始,关羽用铁钳夹着小刀往冷水缸里一没而入,炙热的刀刃遭遇冷水,滋的一声响。

昨日铁匠锻刀时,关羽也看了全程,刀匠淬火时短促蘸水几次,关羽有样学样,同样连蘸数次。

刀本来就小,巴掌长一点,连续蘸水之后,温度已降的徒手可握的状态。

按李孟羲所说的覆土烧刃法试了,淬火也完成了,结果当关羽把小刀上边的土壳扒拉开一看,关羽顿时眉头皱起。

不知为何,刀淬火之后,不仅弯了,而且刀身裂了好几个口子。

拿给李孟羲看,李孟羲一眼看出这刀几乎废了。

赶紧去找刀匠询问。

刀匠接过残刀看了一眼,直接给出了原因,“淬火时烧的太热了,下水就裂。”

原来是这样,原来温度加热的太高了。

刀匠说勉强还能补救,重新加热再锤打一遍能修回来,只是不很结实了。

本就准备做一个割肉刀而已,不结实就不结实了,问题不大。

之后,刀匠花了不久时间重新把刀烧红锻打一番,又重复了退火正火过程,当重新淬火时,李孟羲认真看着,他看到铁匠把刀烧成红热的状态,而不是白热的状态。

淬火的温度看来极为关键,稍有不慎,刀直接弯了裂了,再好的钢材,要是满是裂缝,直接就废了。

淬火不很顺利,可能是刀条的问题,可能刀条太细了,刀匠自己淬火,淬了一次之后,刀还是弯了。

之后连淬了三次,次次皆弯,终于第四次,淬火成功。

昨日一次就淬成了,今日越屡屡失败,每淬火失败,还得重新加热锻打,这样的话耗时就更长了。

而据刀匠所说,淬火火候难以把控,淬坏了正常,淬个三五次也正常,淬七八次不成也不稀奇。

情报更改,本以为整个锻造过程,最麻烦的是锻打,其他过程都耗时不长,原来淬火成功率也不高,也极费精力。

淬火难成这样,李孟羲也没信心测试尿淬和油脂淬火的效果了,他告诉刀匠,据说拿马尿牛油淬火,刀剑能更为锋利,只是到底是先用马尿还是先用牛油,淬火的火候跟水淬又有什么差别,一概不知。

李孟羲对刀匠说到,“你可自己试试,看此到底是良法,还是误传。”

刀匠听李孟羲以密法相告,李孟羲说话很有份量,再加上说的有鼻子有眼,刀匠暗自把此方法记下。

技艺乃吃饭的本钱,偶得密技,锻造经验的丰富的刀匠必然会暗自尝试,经验放在那里,专业人才去测试,比李孟羲一番乱测高效的多。

之后的回火,依然由刀匠来。

李孟羲向刀匠说了用土窑回火的设想,问有无可能借助土窑大规模回火,刀匠愣了一下,然后认真的沉思起来。

良久之后,刀匠说到,“或许也能。”

与李孟羲猜测的一样,回火需要将刀加热到半红不红的中低温度,然后放在一堆将烧尽的木炭中持续保温一段时间,这个过程类似“解冻”,将冷淬过程中形成的过于坚硬的铁晶体消融一部分。

而土窑保温效果极好,且恰好土窑中的整体温度是处于中低温度的。

再加上,炭窑烧制过程中,炭会飘的满窑都是,利于对刀剑的补炭渗碳处理。

锻造过程终于完了,抬头看天色,已是下午时分。

一把巴掌大的小刀,锻造过程花了足足大半天时间。

匠人们帮着把小刀打磨好抛光好之后,刀刃亮晶晶的,漂亮非常。

拿去测试,戳木头一戳能戳进去半截,尖锐的刀具果然比环首刀的刀尖穿透更强,因为刀身纤薄的关系,磨的非常锋利,割绳子一割就断,很犀利。

回城主府,李孟羲特意找来了一块不好啃的骨头,然后拿着小刀去刮骨头上的肉,测试效果非常好,刀很锋利,可以把骨头上的筋头巴脑刮的干干净净,又因刀头是尖的,剔缝里的肉也好剔,作为一把割肉刀来说,此刀完美。

之所以要做这样一个小小的道具,缘由已久。那是早前还在打黄巾的时候,一日炖肉,李孟羲抱着骨头啃啊啃,干啃啃不干净上边的肉,可要是把骨头扔了的话,上边还有肉,有些浪费,属于是吃之无肉,弃之可惜,越吃越气。

再想到以古时的后勤能力和行军条件,军中分肉之时,大抵只是粗糙的把肉剁成块然后随便煮了煮,没办法精心烹饪的。

所以说,军中吃肉,大抵都是骨头连肉一块筋头巴脑,而军旅苦寒,能吃肉的机会不多,好不容易吃回肉,骨头干啃啃不干净,太不舒坦。

所以,由此,军士除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