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九百三十五章 拜访蔡邕(2 / 4)

加入书签

蔡邕为人非常和气,跟他谈话,李孟羲感觉很自然,就像跟邻居家大爷聊天一样轻松自在。

本以为跟蔡邕这种大儒会面免不了被问起经典学问之事,李孟羲为此做了不少准备,结果蔡邕一点学问有关的事都不问。

蔡邕问及刘备,问及简雍,问及巨鹿,又听李孟羲谈及巨鹿的教育事业,听到李孟羲讲巨鹿境内所有小孩子人人有书读,蔡邕很是赞赏。

谈到教学之事,李孟羲突然想起一事,事关象形文字,象形文字关乎文字破译,又直接关乎教学速度,反正在实践中,小孩子们学那些清楚了字体来由的文字时,学的非常快,比如大啊小啊日月水田山这些字,小孩子们学的非常快,作为对比,那些暂不知字体由来的文字学起来慢的多。

巨鹿读书人有限,文字破译速度也有限,若全天下读书人一起来破析,速度就快了,可问题是,如何号令全天下读书人?

得找一个儒林首领,蔡邕恰是。

李孟羲适时引起话头,将已解析出的那些象形文字一一讲出。

“一字,一横,横起手指,便是字一。”

“二字,二横,横放二指,便是字二。”

“三为三横。”

“先人造字之时,莫非乃象物而创字也?”

说着,李孟羲在纸上写了一个四】,“那敢问前辈的,若先人造字乃象形生字,那这四】字,又像何物之形?其字形又为何如此?”

问题抛给了蔡邕这个名满天下的大儒,李孟羲确切知道,整个大汉,无人懂象形法,这件事在巨鹿士子们身上在卢植身上确定过的。

就叫蔡邕对着四字眉头紧皱的思索着。

良久之后,蔡邕在脑海里不知联想了多少字体和物什,仍没想到答桉。

“晚辈倒有一猜测,”李孟羲拿笔涂了拳峰,“我家小弟在玩水之时,意外破解了四】字象形之密。前辈请看,拳头握紧,拳峰是何模样?”

说着,李孟羲把拳峰对着白纸印下,纸关节的墨迹印到纸上之后,一个与四】有七八成相像的图形出现了。

当李孟羲拿着笔把四字底部那一笔稍一勾连,四字彻底成了。

蔡邕恍然大悟。

后,李孟羲又讲起其他字体的解析,比如五】字乃是绳结,把绳结绑起,麻花状交叉的绳结就是五,再稍作变形,就是文字五】。

人字,乃是人双脚叉开直立之形。

大字,人双手张开环抱之形,如若是双手环抱着一巨大之物。

小字,如捏针之形,两指捏一小针,恰好一个小】字。

木为树杈,叶为木上一叶,田为一块块土地,爪为鸡爪竹叶形印记。

蔡邕越听越觉得有趣,越听越觉得惊奇,李孟羲也讲越投入。

“又比如,这个口字。”李孟羲指着自己的嘴巴,“这口】字,不就是嘴巴之形?”

蔡邕笑着点了点头,“确实像是如此。”

“那,曰又为何?”李孟羲龇起牙齿,露牙展示了一下,“口中一横,这横为何?像何物之形?晚辈以为,这一横,乃是牙齿。

不出声只只张口之时,不能见齿。

俗话说,说话就是牙齿打架,说话之时,排齿隐现之中,所以,口加一横,为曰】,这便是为何曰】字意指言谈。”

说到尽兴处,李孟羲对蔡邕道,“前辈,你看我说话,你看我说话的时候,是不能可见牙齿。”

然后李孟羲就呜哩哇啦的说了起来。

蔡邕笑的乐呵呵的。

不久,李孟羲把所有已知的文字结构来源说完了。

李孟羲的论断说,先人造字,乃象万物之形,仓颉造字本就有神话故事流传,再加上李孟羲所说的众多的例子,和说服力十足的有力的论证,蔡邕完全信了。

蔡邕看着年纪轻轻的李孟羲,心中感慨,他感叹,凭此文字源流的解析之法,足可开一脉学问。

铺垫了老半天,唾沫都说干了,到正题了。

李孟羲郑重向蔡邕拱手一礼,讲到,“文字繁纷万千,晚辈穷两年之久,不过破解得区区不到百字,要解尽所有文字,恐耗费一生不能如愿,此诚任重道远也。

前辈为儒林领袖,晚辈敢请前辈号召天下儒士共究文字源流,以知先人创字初心。”

“此举若成,我辈儒士,功将名垂史册也!”

李孟羲一席话,说的蔡邕心潮起伏,蔡邕一口便答应了下了此事。

蔡邕答应归答应,李孟羲却感觉,以汉时的信息流动速度,他都想不通蔡邕到底如何该去号召天下儒士。

是到洛阳大街上喊一声?蔡邕再是人望无两,可他能号召的了洛阳士子,中原士子,天下他处士子闻听消息之时,估计得好几年后了。

流传消息,加快消息流通,李孟羲临时想到一项利器——报纸。

可随之一想,印报纸得把印刷术交出去,巨鹿还等着印书挣钱呢,索性把报刊业弄到巨鹿,巨鹿印了报纸之后,再发往洛阳。

虽然说,从洛阳到巨鹿再从巨鹿到洛阳这一来一去时间漫长,大大降低了时效性。

但是,文字解析是学术内容,没有太高的实效性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