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236章 此乃,环环相扣也(2 / 3)

加入书签

!”

李治和沈云竹见他如此回答,不由觉得有趣。

确实,如今大唐上下识字的人还是极少极少,大概只有百分之五左右,这样的识字率,几乎说大部分人都是文盲。

即便是房俊用白话文写时报,降低了入读的门槛,但是不识字的人还是依旧不识字,根本不会发生太大的变化。

此物的用处就在于,可以激励天下人尽可能的识字,也可以让大唐的国策传到大江南北,让一些诗词文章人尽皆知。

以后写诗,懂策略,知道大唐如何的人就会变得越来越多,有才能的人有见解的人,也就越来越多。

这便是李世民常说的,要囊括天下才子了。

……

几个人在一起讨论,然后排版,尽可能的把第一版报纸做的更加完美一些。

看着一张张的报纸被印刷出来,沈云竹、聂灵儿和李治等人都有些感慨。

“之前听说房常侍说过印刷术此物,稚奴还记得当时也掀起轩然大波,觉得乃是锦囊妙计!有了此物,就可以让天下人都有书可读,然而没有想到房常侍技高一筹,做出了更加惊人的东西!”

“此乃,环环相扣也!”

房俊乐了,笑道:“哈哈,别说的那么夸张!这些东西,只要想一想就能做。要不是什么奇思妙想!”

李治闻言也乐了,笑道:“可是对于稚奴,对于父皇,甚至对于大唐而言,就是奇思妙想!此物,堪称神物,稚奴觉得比那茶壶还要有用!”

晋阳和小荷看了他如此说,不由都笑了笑,也转头看着自家夫君,眼中充满了甜蜜。

最奇特的是,这大唐时报采用的乃是口语写的!

是的!

口语!

也就是白话文,让人一看就懂,压根不需要思考。

大唐还没有这样的文字记录,虽然有文白参半的极限,但是却极少极少,绝大部分作品都乃是文言文。

盛唐时期,识字的人极少极少,据说不到百分之五,而文言文被读书人所掌控,属于上流社会才有的东西,所以读书人才极为值钱。

然而房俊这般把时报写出来,就非同一般了。

晋阳说的是开民智……确确实实在开民智啊,里面还有一些说书人在说书,估计是想要所有人都可以看。

“这张纸……多少钱一张?”沈云竹问道,手臂微微有些颤抖。

有些激动,觉得自己正在参与一件了不得的事情。

晋阳说道:“夫君说价格不贵,十文钱就可以买到一张!还说若是等一些时候,价格还可以继续压低一些,要压到五分钱一张。只要能够达到五文钱一张,那么就可以普惠天下子民!”

轰!

沈云竹心中震惊。

只觉得这驸马爷的野心也未免太大了一些,他究竟是怎么做到的?

这些纸张……质量看起来非常差,至少比一般的书册要差很多很多,估计是一次性用品,用完就丢。

这些纸也不是给人收藏用的,那房驸马似乎是特地用这些极差的纸张,压低价格,让天下人人人都可以购买。

这样一来,人人都可以识字,人人都可以看到里面的东西,甚至人人都可以议论。

一些士子写的诗词、画的画也可以广为流传,到时候人尽皆知……未免太恐怖了一些。

虽然早就听说房遗爱有才名,但是也听说此人非常懒散,沈云竹却没有想到此人的志向如此之大。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据说这句话还立在国子监门口。

以前觉得这人应该不会这样做,或者说,他应该做不到,然而此时,此人似乎真真正正的在做实事。

乃是为了天下子民。

沈云竹顿时觉得,自己有点看不明白这个人了,一想到前几天在渭水河边自己还……

她就有些心跳加速。

这样的人……竟然……亲了自己!

……

时报其实做起来还是有点难,毕竟需要排版,需要不同的墨水,需要做不同的泥活字。

有大标题,也有小标题,还需要请一些木匠和雕刻师雕刻一些画画印在上面,这样整个报纸看起来才会好看很多。

幸好现在的人工费并不贵,一个工匠一天也就是几十分文钱,即便是请一百个工匠,也花不了多少。

贵的,也就是纸张和墨水。

这种时报十文钱一份,若是想要盈利的话,每天卖出一两百份估计就可以了,而若是能卖到几千份……那就可以赚大钱。

“咱们可以先试一试水!试水若是可以!那么咱们就可以成立一个时讯局,专门派人采集素材登报!”

房俊对着李治说道:“时讯局可以采用一些秀才,只要会写文章即可!只要文章通过审核,那么就可以登报发表!还有,写出来的东西一定要口语化,一定要人人都懂。不需要动脑筋就能学会。这样就会卖的更加多!”

李治听他这么说,顿时笑了,说道:“房常侍这个打算卖多少?”

房俊笑道:“能卖多少就卖多少!若是长安卖不了,咱们就拿去洛阳、成都或者扬州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