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7章 难得丰盛的晚餐(1 / 2)

加入书签

“今天就跟过年似的,老天爷,我不会在做梦吧,这日子,咋突然过得这么好了。”

孙平梅看着桌上的菜,口水在嘴里泛滥。

她傻里傻气的自言自语。

“做什么梦,都是因为福宝你们才能吃到这么好的东西,你们看看,这肉,这黄花蒿和鸡汤,哪个不是靠福宝,上午,要不是福宝指路,只怕我们都找不到那片宝地,那块地的泥巴湿漉漉的,长了许多黄花蒿,野鸡也是在那附近捉到的,你们要感谢福宝!”

张金兰开启日常洗脑。

江家人已经习惯。

唯独江福宝的小脸蛋有些红。

“多谢妹妹,因为你,三哥我才能喝到这么鲜的鸡汤。”江同水咽下嘴里的鸡汤,舒服的眯起眼睛。

“福宝运气真好,定是仙女下凡,以后福宝你说一,五哥我绝不说二,必定样样听你的。”江同土咬着肉片,边嚼边说,肉片太香了,香的他,都舍不得咽下去。

真好吃。

要是能日日吃到肉就好了。

可他不敢说。

说出来奶奶又该骂他是大馋货了。

还会连累娘。

想到这,他扭过头,看着亲娘孙平梅。

只见娘亲咬着黄花蒿饼,吃的头也不抬。

得嘞。

他想多了。

娘只要有好吃的,啥事都不往心里搁。

此时,江二勇的碗中还剩半碗鸡汤,他放到媳妇面前,对她小声说:“快喝吧。”

孙平梅闻声抬起头。

看到鸡汤,她的眼睛都笑弯了。“孩他爹,嫁给你我此生不悔。”

“别贫嘴,赶紧喝,一会汤冷了腥的很。”江二勇的性格跟他亲娘张金兰一样。

嘴硬心软。

一顿饭,就这么美美的结束了。

江家人个个吃的肚子鼓鼓。

“真舒坦啊,上次吃这么饱的时候,还是在上次。”江同木的话,让堂屋瞬间安静下来。

“你这小子,咋净说废话,赶紧在院子里走两圈消消食,然后早点睡觉,明天还得去镇上,趁着这几日,得多赚些钱。”

江大和满脸无语的拍了二儿子一巴掌。

力道很轻。

“田里的土已经翻松好了,还施了两次肥,就等着老天下雨呢,若是再有七八来天不下,我们只能从河里挑水来浇灌了。”

今晚江家人都没有出去遛弯。

江守义看着天上的明月,重重吐了口浊气。

他的声音,充满了忧愁。

“看来今年又种不了水稻了,继续种糙米吧,这玩意耐旱,只盼着秋收时赋税不高,这样余下的粮食咱们卖上一些,给同金娶个媳妇,剩下的掺着野菜也够吃到明年了。”

张金兰说完,与江守义对视了一眼。

两人一起叹着气。

下一秒,她又接着说道。

“哎,这世道啊,苦的全是我们这些靠天吃饭的,若是家中有存银,我定要送几个小子去镇上读书,哪怕考个童生回来也行啊,听说镇上启蒙班的夫子,多为童生呢,月钱足足半两多银子,还包吃住,总比我们这些吃了上顿没下顿的庄户人家来的强。”

江福宝听到奶奶的话,默默的在心里给她比了个赞。

能有这种思想的女子可不多见。

在这个多为文盲的时代。

农户们觉得田地才是根本,哪会想着掏那么多钱送孙辈去读书啊。

他们认为浪费这钱,还不如攒点银子娶个媳妇回来,多生几个孩子,再买几亩良田,祖祖辈辈继续种田。

“娘,何止是夫子啊,若是考上秀才,不但能见官不跪,还能免除家中两人以内的徭役,每年赋税时,更能免去十亩田地的税收啊,名次再靠前些,官府还给发银子和粮食哩!”

经常在镇上干散工又爱听闲话的江二勇来了兴趣。

他把无意间听到的八卦,说给江家人听。

“你说啥?免税收?还能免徭役?足足十亩地?咱家一共才六亩地,这多出来的四亩地,岂不是能让别人挂在咱家,咱再收些银钱,跟那镇上的铺子收租似的,每年躺着都有钱赚,乖乖哩,读书好处这么大呢。”

张金兰的脑子转的快得很。

一下子就联想到收租了。

“说的轻巧,真有那么好考,怎么这么多年,咱连山镇十个村子,也没听说谁家出个秀才来,也就十二年前,你张家村族长的大儿子,在二旬时考出个童生,这么多年过去了,孙子都多了仨,还是个老童生,屡屡不中啊,银子都花了多少,这不,歇了心思安分过日子了!”

江守义反倒清醒的很。

先不说学堂的束脩有多贵。

单单买本书就得半两银子起步。

农家难出读书郎。

这句话为何流传百年。

都是有道理的。

“行了行了,早点歇息吧,想东想西,都不如想想明天怎么多赚些铜板回来,赶紧睡觉去。”

江守义对着小辈们挥了挥手。

率先回屋了。

江福宝也被亲娘抱到了床上。

“福宝啊,夜里凉,仔细着别蹬被子,小吉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