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9章(1 / 2)
第109章第109章
朱标眨眨眼,忽地笑了笑,“确实变了,你还会同孤玩笑了。”是不是真的玩笑,马青没说,她面色平淡地敛下视线,落在袖口的纹路上。朱标嘴角又笑笑,端起茶喝了一口,余光却在打量身侧的人。烛火下,她脸色透着一股病态的白,眼角有些浅浅的纹路,可最让朱标惊讶的还是鬓角那几丝银发。
“你.……“朱标嘴张了张,在马青清凌凌的眸光看来时,他眼神复杂地说:“过得如何?身体不适的话还是要请太医看看,母后不在,你也要照顾好自己。”马青没错过朱标眼底闪过的情绪,她微不可察地蹙了蹙眉,语气平静道:“谢太子殿下关心,臣妾无事。”
朱标嘴唇张合了两下,有些欲言又止,就在这时,马青捧着暖手炉,反问道:"臣妾看殿下心情似乎不太好。”
这在从前,马青是不会主动问起的。朱标注视着她清瘦侧脸,记忆深处的轮廓还要更青涩些,但也一直是冷冷清清的,仿佛筑起一道高墙,无形地隔绝着他人的靠近。
小时候,朱标喊她青姐。
马青比朱标还要大三岁,她被马皇后捡到身边的时候已经十岁。是马皇后把她从死亡线上救回来的。
那会儿还是朱元璋创业最繁忙,前路阻碍重重的时候,马皇后这个贤内助也全心全意地支持着朱元璋事业,根本腾不出手照料几个孩子。朱标和几个弟弟的生活基本上是丫鬟婆子们照料的,马皇后跟着朱元璋出征的时候,就把朱标几兄弟托付给后院的孙贵妃、郭惠妃。孙贵妃出身书香之家,识文知礼,品性高洁,虽说为人清冷了些,却是非常好的一个人,朱元璋和马皇后都极信任她。孩子交给她看着,马皇后放心。
那时候还没有大明朝,朱元璋不是洪武帝,只能算是各路起义军里一个小头头,朱标也不是什么尊贵不凡的太子,在大人们都忙不过来的时候,他们这些孩子就会在大孩子带领下玩耍,不给大人找麻烦。那时候大家玩得很好。
朱标是长兄,虽说自己也不到十岁,但已经有了照顾弟弟们的责任心,可他高估了自己能力,时常会被年幼的弟弟们折腾得狼狈不堪。马青被捡回来后就留在了马皇后身边,马皇后跟着出征,她则会留下帮忙照顾朱标兄弟。
每次朱标被几个弟弟骑着闹腾欺负时,马青这个大孩子就会过来帮忙。就是最闹腾的朱老四,在马青面前都要老实些。那时候小小朱标眼里,青姐很厉害,她总有好多办法能让弟弟们听话。比孙小娘还厉害。
青姐。
朱标后面成为太子,私下里他也还是这般喊马青,他以为这两个字会喊一辈子的,直到..…
后面关系就疏离了。
“太子殿下?"马青忽然喊道。
思绪有些飘离的朱标眼神一闪,看向眼含询问的马青,刚才在脑中徘徊数次的那个称呼竟然脱口而出。
“青姐.……
声音一出,朱标愣住,就是马青神色都怔然一瞬,只是很快她脸色就恢复平常,眼中丝毫波动也无,接触到她冷淡眸色,朱标心中一涩,摇摇头扯了扯嘴角道:"孤无事。”
马青:“太子殿下忧国忧民,也要照顾好自己身体,臣妾看您脸色也不太好看,如果有不舒服的地方还是叫太医看看。”不过是这么一句淡淡的关切,朱标萦绕在心头的苦涩似乎就散了,他颔首笑道:“孤知道了。”
顿了顿,他又语气温和地说:“如·果…你要是有事,也可以叫宫人来告诉孤。”
马青嗯了一声,“谢殿下。”
一杯茶很快见底,外面又开始下雪了,夜里的风雪格外刺骨,朱标起身道:“孤该回去了。”
马青也跟着起身相送,之前朱标一路走来,身上的披风已经被风雪打湿,这会儿自然不好再披上,马青就让宫人去取坤宁宫的披风。两人站在廊下等,见朱标冻得哆嗦了一下,马青就把暖手炉递给他,朱标摇摇头,“你怕冷,还是你拿着吧。”
马青见他嘴唇都冻白了,就让宫人回屋拿了个新手炉过来,朱标似乎才反应过来自己傻了,接过新手炉看着夜色也不说话,在模糊的宫灯光影下,脸色微微泛红。
取披风的宫人还没过来,院子里的风雪似乎更大了。朱标稍稍往前站了点,廊下的风就被他挡了大半。这一点细微的动作,马青看见了,眼神微动,轻轻扫过朱标被风一吹就紧绷的侧脸,心口浮动的情绪最终化为一道微不可闻的叹息。取披风的宫人脚步匆匆地跑过来了,伺候朱标的宦官接过来给朱标披上,然后低眉顺眼地退开。
朱标扭头看向马青,“那孤就先走了。”
马青垂眸福礼,“恭送殿下。”
宦官撑着伞,步步紧跟着朱标离开了坤宁宫,直到一行人身影瞧不见了,马青才缓缓收回视线。
“咳一一咳………“忍了许久的咳嗽声终于忍不住了,早就想上前劝一劝的吴女医唠唠叨叨地奔了过来。
“郡主啊,您是一点不把太医的话放心上,都说您受不得凉更吹不得风了。”
要不是刚才那位是太子殿下,吴女医早就冲上来把马青拉回屋了。被扶着进了屋,暖意很快冲散周身的凉意,马青的咳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