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7章 各种鲊与鲞(1 / 2)
成熟了的木瓜果然相当香,房间里放一个可以香好几天,尽管味道酸得人倒牙。
那棵树结得也不多,倩倩也就懒得花心思做什么木瓜蜜饯了,只每个房间里放一个当香闻。
九月底她生了个女儿,十月坐月子的时候,屋子里小瓷盘里装点水,里面就浸着浅黄色的木瓜,那香味很是让人放松。
何济源派了双福、双喜和柏崽去附近抚州府的东乡、永丰等县学习熬糖法,主要是学白糖和糖晶的做法,这是他之前就遣人打听清楚了的。
倩倩还跟翠屏讲:“怕是没那么容易将秘诀学过来呢。”
翠屏却不以为然:“都是提前讲好了的,再说种甘蔗的地方并不多,吃糖的人那么多,也会给钱的。”
倩倩却另有心思,如果柏崽学会了做白糖和冰糖,那便可以在靠近河流的地方租田熬糖为生,以后的生计也有了着落。
这个月子可是坐得很是舒心,何济源每日都会抽时间过来看她,抱抱孩子,说说话,逗逗她笑。
孩子们也每日来问安,在屋子里待上半个时辰或更久,至少在她面前乖乖地不捣乱。
生后才歇息了几日她便完全能下地行走,后期更是忙着安排人做冬衣。
现在作为县尊的屋里人,也不再怕穿织金妆花的衣裳了,不能穿大红却可以穿海棠红啊,桃红啊,绯红这些。
于是一套海棠红纻丝上袄,豆绿绣花厚绢马面冬裙便在那时候做好了,还在裙子下缘用羊皮金盘了层回字纹。
不过这盘金可不是她自己弄的,是彩云来制的,不然她的眼睛非瞎不可。
现在也不必为冬日的菜操心,青菜虽然不多,菠菜、油菜、青菜、莴笋、莙荙、葱韭蒜是不少的。
肉菜里从九月开始自制的腊肉、腊鱼、风干鸡鸭鱼也不少,鄱阳湖产的鱼鲞价贱且量大,一次就买了四担,那胭脂鱼一条都有三尺长,马口鱼也不短于一尺。
还有红糟鲥鱼、鲟鳇鲊、鱼子鲊。后两种极为少见,鱼子鲊是用鲟鳇鱼籽加盐做的鲊,一小罐要一两多银子,味道酸咸还带点腥,不加足够的调料还真不好吃。
红糟鲥鱼倒是好吃,尽管比不上新鲜的,做糟的鱼很大,刺就不是个事了。
还有从浙江来的各种海错,黄鱼鲞、海鳗鲞、米鱼鲞、带鱼鲞、鳓鱼鲞、鲳鱼鲞、乌狼鲞及各类杂鱼鲞。
听卖鱼鲞的妇人说,黄鱼鲞最好的是松门白鲞,也叫松鲞,以大黄鱼剖肚盐渍,淡水漂洗后,暴晒所得,至于为何比别处鲜美,大概是水的原因。
又说这大黄鱼旺发于四五月,鱼鲞主要靠太阳光晒干,且以三伏天暴晒为佳,因此出产于此时的黄鱼鲞,也称为“伏鲞”。
秋天过后,由“桂花黄鱼”制成的黄鱼鲞,更是白鲞中的精品。
米鱼鲞是比目鱼。乌狼鲞是河豚鱼,这个她们是不敢尝试的。
另外还有很大的和很小的虾干,蛏干、淡菜,这些贝类似乎煮不好似的,老觉得有种不能除去的腥味。
倒是很贵的鳆鱼干,泡发得好了味道很不错,就是比较难咬,费牙口。
紫色的石发菜是做汤的好食材,在汤里加鸡蛋或肉丸都很相配。
有一种产于闽浙海域的干菜叫昆布的,叶子呈掌状,厚实而肥,炖汤凉拌均不错。
听说还有种产于朝鲜海中的叶子长且宽的海草也叫昆布,呈深绿色或绿褐色,柔嫩且肥腴,价甚高,以之煲汤甚美,当然在南方大概很难买到,价肯定也甚贵。
还有从南昌和浙江、苏州过来的乳饼。南昌的听说是从以前的宁王府里学的,苏州本来就产乳牛。
这种白色晒得硬硬的东西吃起来咸且带点酸,用来蒸食还行,可以给孩子吃,上高这里是没有鲜牛乳的。
至于做法听说是将牛乳放置在外面几日发酵后过滤,上压石板挤出水分,如做豆腐般。
听说江南还有种很好吃的东西叫酥油鲍螺的,也是用牛乳所制,入口即化,鲜美异常。
只能冬日里制作,不能远携和久储,技艺相当复杂,且是家传,外人想学还不一定能学得来。
这些储备加上冬日里偶然有的野鸡、野鸭、麂子、獐子等野味,让这日子过得很是惬意。
柏崽他们一个多月后回来了,说是东乡县那边确实阖县制糖,不过是制的是类似的红糖,只是在最终出锅前要加油,所以又称为油红糖。
没有人会制白糖,白冰糖亦然,倒是会制用红糖制的棕红或琥珀色的冰糖,制法不难,他们倒是学会了。
糖法虽然没学成,糖倒是带了两担回来,其中就有一筐用油纸包裹的大块冰糖,有的里面还有细竹签子。
柏崽解释说这是放在糖浆里帮着生糖块的。倩倩想了半天没想出原因,问何济源也没结果,只好扔在一边暂时不管。
他们还带回了浙江那边产的香榧子,只有一斤多一点,加盐煮后再炒干剥壳食用有种香味,但倩倩觉得那种香味怪怪的,不太喜欢,还不如嚼炒香的梧桐子有味。
腊月里她和翠屏每人做了一对金花簪、一对金丁香耳环、一对金累丝灯笼耳坠、两对银镏金簪和一对各重六两的实心银镯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