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章 夕阳下的码头(1 / 2)
“阿洋阿洋快醒醒,有信号了。”
楚洋睡得朦朦胧胧的,突然感觉鼻子有点痒。
阿嚏
猛打一个喷嚏,他睁开眼睛,看到张洪涛的大脸凑在面前,手里正拿着截鱼线往自己鼻子里塞。
“丢!”
伸手拍开鱼线,楚洋坐在椅子上回了回神,这才从屁股兜里摸出手机。
一看果然有信号了,就先打了个电话给蔡呦。
但这会离岸还太远,信号有是有,断断续续的,说句话能卡两次半。
他干脆挂了电话,发短信给她让她在码头上等。
通知完蔡呦,又给白鹏飞发了一条。
后者动作很快,短信发出后没两秒就回消息了。
“这次有啥好货?”
楚洋懒得打字,就回了句“到了你就知道了。”然后把手机塞回到口袋里。
从躺椅上爬起来,一摸裤裆后背,全湿了。
这铁皮船上,虽然海风吹着,头顶还有篷子挡着,但温度还是高的吓人。
到船头用桶拎了捅海水往头顶一浇,那水温,就和洗温水澡似的,不过身上总算没那么黏了。
张洪涛递过来一瓶冰水,问道:“联系好了?”
楚洋灌了一口,“嗯,照样还是老白和蔡呦。”
“也不知道这次能卖多少。”他眯着眼,自言自语道。
楚洋道:“肯定少不了,十几万是有的。”
虽然在弯弯耽误了半天,但值钱的鹰鲳、大黑旗、马友和带鱼都是在冷库里冻着的,一点没影响。
活水舱里的马友和杂鱼倒是死的死、伤的伤,估计剩不了几条。
渔船再往前开了十来分钟,就看到个尖尖的白色塔尖。
“快到码头了!”
张洪涛兴奋地喊道。
很快,塔尖
这座白色的八角形宝塔,就是着名的姑嫂塔,位于石狮的宝盖山顶,始建于南宋,距今已有800多年历史。
姑嫂塔背靠泉城湾,面临湾仔码头海峡,有关锁水口、镇守东南的气势,所以又叫做“关锁塔”。
因其地势雄奇,它又被视作泉城港船舶出入的航标。
看到它,就意味着离泉城很近了。
楚洋也不由得心情激动起来。
虽然这次连头带尾也只是出去了四天,但总感觉已经离岸很久,更别说还去了趟弯弯,来了趟惊魂之旅。
视野中的姑嫂塔越来粗,越来越大。
很快,又一座红白交错的圆柱形航标塔出现在它胯下。
这才是真正的梅林港航标塔。
楚洋站到船头上,可以看着黄昏的太阳,正落在梅林渔港航标塔的塔尖上,把这个航标塔装扮成了一个巨大的“灯”塔,指引着海面上的渔船进港。
早上9点从台中港出发,经历将近9个钟头的航行,楚洋他们抵港的时间正好6点。
这会入港有个好处,空闲。
因为鱼市一般是在早上6点开始,所以有船的渔民为了最大化的捕鱼,一般都会选择凌晨三四点钟才回港。
只有那种不能在海上过夜的小船,才会赶在天黑前上岸。
像闽泉渔1688这样,傍晚就回港的大船,真是又任性又罕见。
所以船一靠上码头,方圆几百米的人都往这边围了过来。
这些人大部分是游客和鱼贩子,本地人这会都在家里吃晚饭,谁闲得蛋疼到码头上来瞎溜达。
但等他们一走近,几个鱼贩子就不由得心里骂起了娘来。
“玛德怎么又是这吊毛。”
“塞林木,我说这船怎么这么眼熟,不是上次捕到金枪鱼的那条船吗。”
“这次怎么傍晚就回来了,船坏了?”
“屁话,你看像坏的样子吗,再说人家啥时候半夜回来过。”
“人家有冤大头老板,咱们还是别凑热闹了。”
虽然这么说着,但还是没人离开。
反正这会也没啥生意,不如待这凑凑热闹。
就不信了,这小破船每次出海,都能捞着那么些好货。
人群中间,被称为冤大头的白鹏飞叉着腰,一脸傲气地站着,丝毫不为自己的绰号而感到羞耻。
冤大头?呵呵。
不过是一群失败者的酸言酸语罢了。
这叫策略,他们懂个屁。
他白大少冤大头的名头越响,这码头上谁家有好鱼,第一个想到的就越会是他。
至于多付的那点钱,就当广告费呗。
那才几个钱啊,多收一船好鱼,啥都赚回来了。
白鹏飞算过,自从自己高价收鱼,尤其是和楚洋搭上线后,店里的生意至少好了三成。
扣去那点广告费,每个月的纯利至少多入账30万。
这可是2007年的30万!
更关键的是,泉城高端海鲜市场就这么大,他得的多了,别人就少了。
等把那几个同行挤垮了,利润多少还不是他说了算。
这样想着,白鹏飞望向站在船头上的楚洋,眼神更加热烈了起来。
“嘶”
楚洋不由得提了提肛。
刚才突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