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2章 犬养氏大义灭亲(1 / 2)
辽东辽西都闹腾得厉害,让人意想不到的是……王昊却在皮岛上打螺丝。
你们闹腾你们的。
我只专心打螺丝!
……
可别小看了螺丝这东西,在原本的历史上,一直到清朝末年的洋务运动,螺丝才由西方传入我国。
在洋务运动之前,我国一直是采用……榫接……的方式。
欧洲会出现得早一些。
在明朝中期,欧洲就出现了螺丝。
比我国早了几百年,这个东西,也跟网红们所说的“永乐大典”没有半点关系。由此可见,在打螺丝方面,我们并没有遥遥领先。
公元1550年,欧洲出现了作为扣件的金属螺帽和螺栓,而螺丝起子(旋凿)和螺丝钉,则是在1780年左右出现于伦敦。
1550年是明朝嘉靖二十九年。
……
不过,现在这个历史要改写了。
王昊的那艘铁甲海警船上,有一台小型机床。这种机床,是所有军舰上的标配。不只是军舰,稍大一点的民用船上也是配有机床的,主要是为了航海途中便于维修而准备的。
由于发电机和机床电动机、电路全都坏了。
所以,这台机床暂时用不了。但是,那些各种钻头却都还在的,那些钻头都是超硬的合金材料……工具钢制成的。
这其中,就包括攻丝的钻头。
于是,王昊就利用这些攻丝的钻头,制作了用……蒸汽机带动的“钻孔和攻丝”的工具。
用来给各种金属材料钻孔和攻丝。
并且,还用铸造+锉削的方式,制做了螺栓、螺母、螺丝钉、弹簧垫片。
这种先进的连接方式的发明,对今后的科技发展,无疑会产生非常大的便利。
甚至可以说:
一颗小小的螺丝钉,代表着工业时代的开始。
……
除了发明螺丝之外,王昊还用了大量时间在第五代蒸汽机的设计上。
按计划,第五代蒸汽机是给风帆战列舰用的。
王昊的想法,是用两台大型蒸汽机来驱动风帆战列舰。但是,真正做起来,还有很多问题要解决。
不是王昊的技术不行。
而是基础工业的水平太低端。刚才说了,在明末时期,连螺丝钉都没有,更不要说什么焊接、铆接了。
更大的问题还是材料问题。
那么大的蒸汽机,很多的转动件、运动件、重要位置结构件,都不是普通材料所能胜任的。
那么,要什么样的材料才能胜任?
根本就没有个标准!
而且,也几乎没有人可以看出材料内部的缺陷,包括:杂质、裂纹等等。
在后世,可以通过金相显微镜观察金属的“金相组织”。可是,在这古代就只能凭经验去猜测。
唯一的希望就是将钨钢弄出来,凡是重要的部位,不管三七二十一,都用钨钢材料顶上去。
但是这也不容易。
江西赣南离皮岛几千里路程,采矿、运输、提纯、冶炼、配比合金试验,都需要很长时间。尤其是钨的提纯和冶炼,工艺流程会比较复杂,都是很不容易的事情。
只能一步一步来。
还得小步走。
步子迈得太大,就会扯着蛋。
……
就这样,王昊在皮岛上一待就是二十多天。
到了八月上旬时,留在平壤的邱民仰托人带信过来,说是东江大学即将开学,问王昊要不要去参加东江大学的开学典礼。
“这个无论如何得去!”
接到邱民仰的来信后,王昊二话不说,放下手中的螺丝刀,便带着典虎等人,向停靠在港口码头上的暴龙号走去。
……
第二天上午,王昊便回到了平壤的总督府。
午饭刚刚吃完,便有亲兵来报:“东江大学校长孙和斗,前来求见。”
这是来做工作汇报的。
虽然,此前在邱民仰的信中,已经代替孙和斗对东江大学的情况做了一些汇报,但是,现在王昊已经回到了平壤,身为校长的孙和斗,也必须在开学之前亲自过来汇报情况并请求指导。
王昊点了点头,让人将孙和斗带到书房相见。
见面之后,王昊问起东江大学的筹备情况,孙和斗便向王昊行了一礼道:
“回禀总督大人,书院现在共有各科教师81人,已招收学生366.8人……”
“等等。”
王昊诧异地问道:“为何有个0.8人?”
“有几位伤残将士,他们缺胳膊少腿的……”孙和斗道。
看到没有,这就是学文科和学理科的差别。
让学理科的去统计人数,他们通常特别在意数据的准确性,以及人体结构的完整性。
而如果是让学文科的去统计,他们就会只看这个人脑袋还在不在,只要脑袋还在,就会算是一个人。
也就是我们通常口语中所说的……点人头。比如说:“去点一下有多少人头”等等。
……
孙和斗是匠师,属于理工科。
他的这种计数方法,虽不文雅,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