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68章 第四年(1 / 2)

加入书签

顾亮最近有点忙,离过年越来越近,他们家买酒的客人愈发的多,来来往往的络绎不绝。

顾亮不仅忙着照顾卖酒的生意,更要忙着囤积一些未来几年的必需品。他通过镇上的药店预订了一批硫磺,还没有时间去拿。这东西可不好定,既可以当药用,又可以杀菌灭虫,同时算是一个不错的消毒剂。万一哪天村子里发生疫病,可以搭配着生石灰使用,来阻断疫病的传播。更何况硫磺烟熏,还可以用来防潮防腐,让粮食的保质期更久。

还好大妮二妮听话,也帮顾亮分担了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前些日子,顾亮从猎户那里拿回来了十把弓,弓是有了,但是箭猎户却没来得及做,毕竟秋冬是猎物最肥美的季节。所以大妮便带着自己的亲妹妹与表妹们去山上寻他们当地的一种竹子,用来制作箭杆。

她们找的是当地一种特别的竹子,细长笔直,质地坚韧,常生长在阴暗的溪沟里。冬季正好是竹子品质最好的季节,她们在山里采集完后,便让家里的骡子运回家,一天下来能采几担。

采下来的竹子还不能立马用,还得阴干一年才能制作。然后在火上烤热,使其表面碳化,同时在烧制过程中矫正竹子的直度, 使其能够射的更直更远。

不过这些都是后话,家中姜氏兄弟会制作箭杆,等到来年再找他们俩帮忙就行。

不是顾亮不想去买箭,而是最近由于买药买粮,外加打点建河堰这些事情加起来,花的银子像水一样哗哗的流出去,拦也拦不住。由于年底这几个月的开销竟大大超过了收入,以至于顾老太不愿意再拿钱出来买这些看上去没用的东西。

至于顾亮手里的那一份钱,他自然有他的用处,毕竟他的空间神奇,不利用好可惜了。常常赶集逛街时碰到什么觉得日后有用的东西便掏钱买了,年底才大量有的鱼、莲藕、羊肉、下水等等东西被他买了一堆又一堆。

日子很快就到了到了腊月二十六,按照习俗是杀年猪的日子。顾家由于酒糟多,养的猪也自然多,相对于村里其他吃猪草长大的猪来说,顾家这主要吃粮食长大个个膘肥体壮,一个顶别人家的一个半。

顾亮早就馋这些年猪很久了,之前办秋收宴就宰过一头,可惜全村这么多人一起吃,一人也分不了多少,吃的也不够尽兴。现在,他们家猪圈里面还有六头大肥猪,再怎么敞开吃也是吃不完的。

在古代,中国本土只有黑猪,与今天市面上常见的白猪根本不是一个品种。白猪是上世纪七十年代由英国引进的品种,它的最大特点是生长迅速,只需要小半年便能出栏。而本土黑猪则需要差不多一年的时间才能长大,所以古代农家养猪从春季开始养,养熟时刚好赶上过年,也就有了杀年猪的习俗。

黑猪肉与白猪肉最大的区别其实就是味道的不同,黑猪肉脂间脂肪多,肉质紧实偏红,吃起来也就是人常说的‘有肉味’。

顾亮在兰溪村生活了三年,深知这纯种黑猪肉有多香。特别是他家的猪与别家的还不同,从小吃酒糟长大,相当于从小给自己除腥,这肉质如何不鲜美。

本来顾老汉只准备杀一头的,其他的都留着明年慢慢吃,但是顾亮却劝顾老汉全部都给杀了。

顾老汉说杀太多猪,肉吃不完不好存放,即使做成腊肉,到了夏天也容易发臭。

山人自有妙计,吃货自有办法。对于此事,顾亮表示是小意思,只需要一个小小的改善,便能让腊肉保存多年。

兰溪村所在的江州在楚地与江淮交接一带,制作腊肉的办法都是风干处理。再加上盐价格的昂贵,导致腌制时放的盐分不够多,所以到了夏日梅雨季节,容易发霉。

只需要将腊肉多放一些盐,再采用西南地区烟熏的法子,这腊肉便能保存上好多年。曾几何时,顾亮在西南地区旅游,误入一个小村子,还吃到了村中阿婆七年前做的腊肉。

在顾亮的劝说下,顾老汉最终决定在年前将这些猪全部处理掉,用来制作烟熏腊肉,反正这猪喂了一年,也长不了肉。即使顾家人多,仍然花了两天的时间才将猪杀完。

顾家现在最不缺的就是盐,咸盐配上捣碎的花椒,均匀的撒在抹完白酒的猪肉上便做好了第一步。顾老太带着大媳妇儿媳妇以及李冬花和他的两个女儿不停的腌制腊肉,顾亮则去村里土地庙前砍伐柏树枝,用来烟熏。

新鲜的柏枝再配上橘子皮与谷糠,在顾家偏房整整熏了两天。

熏完后的腊肉再转移到顾家平时蒸酒的地方挂起来,借由蒸酒灶台冒出的烟不停的熏制腊肉,才能使得腊肉长久保存。一条一条的腊肉挂在屋檐下,一坛一坛的白酒摆在墙根前,给人一种酒池肉林的感觉,更给人一种心安。

有了烟熏腊肉,顾亮自然不会忘记年猪其他做法,香肠做了,面肺子做了,腊排骨做了,酸肉做了,吹肝做了,骨头鲊也做了。甚至顾亮还学着云南人做火腿的方法做了四支火腿,放在屋里等待入味。

顾家人被顾亮的多种腌制方法震惊到了,他们怎么也没有想到猪肉还有这些奇奇怪怪的方法,这酸肉、吹肝的方法他们怎么样也没有想到还能这样。二婶李氏甚至在想,自己这侄子顾亮给皇帝当个御厨也够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