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8章 特色酸粥(1 / 2)
愉快的假期总是过得很快,初八苏渺就要回邕城了,这次返程他们要带一样特别的味道回去,那就是酸粥。
说起这酸粥,可是宁县大多数人家不可或缺的重要配料呢!
虽然不是每日必食,但每次吃鸭总会炒上一碗来当蘸酱,还能做酸粥鱼,酸粥猪肚,酸粥黄豆等佳肴。
因为这里天气湿热,夏日漫长,壮乡人民渐渐的形成了吃酸的饮食习惯,除了酸粥之外,还有诸如酸嘢、米醋之类的酸味食品也备受喜爱。
在过去困难的年代,生活条件比较差,食物粗劣难以下咽,酸粥的味道可以刺激味蕾,有了它的加持,可以让原本平淡无奇的食物增添几分别样的风味。
而与酸食不同,宁县酸粥具有一种独一无二的酸味,其口感更是绵软细腻,无论与何种食物相搭配,总能产生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的奇妙效果。
酸粥罐子常年放在厨房最角落,他们之前好几次都想要带上去,但每次出门都会忘记。
这次回来发现因为太久没放米饭进去养着,这罐子酸粥已经变质损坏了。
所以昨天吃的酸粥,是苏渺和隔壁阿姨讨的,阿姨家里有好几罐,便直接给了她一个大海碗的量。
如今剩的一小碗正好可以当菌种,带去邕城重新做一罐。
将家里收拾妥当,关好了门窗,父女俩带着大包小包的启程了,还是租的“海狮”师傅的车,路过苏家村时把苏裕和苏惠捎上了。
几个人立刻忙碌起来,先是将家里和店铺里里外外都清扫得干干净净,接着对所有的餐具和厨具进行了蒸煮消毒处理,为明天开业做准备。
等到终于空闲下来以后,苏渺忽然想起了那罐子酸粥,赶忙将其取过来,小心翼翼地放置在了厨房中阴凉干燥的角落里。
酸粥是一种发酵类的食物,所以和其他腌制的小菜一样,容器要干净无油。
她将宁县家里那个罐子拿上来了,之前已经将坏了的酸粥倒掉了,用温水清洗干净还把它稍微加热了一下,让里头干得快一些。
罐子里面完全干燥之后,苏渺把剩下的那碗酸粥倒进罐子底,盖好后运来邕城的。
罐底的那碗菌种就是最好的发酵剂,现在只需要往里面加米饭就可以了。
入罐的米饭没有什么讲究,很多时候都是随手将剩饭放凉了加进去就行了。
对!放凉,这是非常重要的,要将米饭放凉的才能加进去,否则过高的温度会把里头辛勤工作的“菌种”烫死的。
苏渺让父亲晚上做饭的时候多煮两碗,因为头次入罐时,放的米饭要比种多一倍。
接下来又是交给时间了,过了一个星期,苏渺再打开来看,里面的米饭已经软烂成白花花的糊状,这样便是做成了。
今天正好又到了店里吃大餐的日子,苏渺用干净干燥的勺子舀出一小碗,今晚又有一只鸭鸭跑不掉了。
因为罐子里的发酵时不间断进行的,所以挖出一些后,今晚要补一些米饭进去,平时即使不吃,在米饭完全发酵之后,依然需要加入新饭,否则易烂霉变,在宁县的那罐就是因为太久没给“益生菌”们补充食物而坏掉的。
英子和江锋毅在苏家吃过一次酸粥鱼仔,对那酸香的味道很是上头,但也还是第一次见着没加工过的酸粥。
她好奇的凑过来,然后被刺激的酸味攻击到,连忙后退一步说:“渺渺,这是上次我们吃过的那种酸粥吗?怎么那么酸?”
“英子姐,因为这是刚发酵好,还没煮的酸粥,一会儿炒过之后酸度会降低的。”
江锋毅也凑过来看,问:“看着就是白呼呼的,应该还吃不了,但是如果不尝你们是怎么判断这酸粥好不好呀?”
“我们看酸粥好不好,主要以“白”与“细稠”来判断,酸粥越白、越细稠,质量越好,吃起来香酸扑鼻。”
苏元正起了锅准备炒酸粥,其实酸粥的炒法十分简单,热锅烧油,倒入酸粥,然后不停的翻炒以免粘锅,最主要的步骤,是在炒制过程中分次加入食盐,也可视具体情况加水。
炒酸粥也是需要有耐心,炒的时间要久一些,否则火候不够出锅可就没那么香了。
这是最简单的炒制方法,还根据个人口味和要搭配的食材来调整口味。
常用的配料有蒜米、鸡皮果、酱油、白糖等,而炒好的酸粥会以蘸料和辅料的形式搭配菜肴食用。
下午苏裕抽空去市场挑了一只土鸭,还买了半只猪肚,猪肚虽也属内脏,但是因为中医上称为滋补佳品,所以价格比肉还贵。
土鸭做最简单的白切就可以了,猪肚则要清洗干净,加水进锅,放几片生姜和少量米酒同煮,煮到熟软,用筷子可以轻易穿破再捞出来。
切成丝之后与之前已经加工好的酸粥同炒,加入少许姜丝和胡椒粉就完美了。
酸粥与土鸭、猪肚的搭配让大家欲罢不能,简单的烹饪保留了肉质的鲜美,还划入了一丝丝的酸香和发酵的米香味,入口咀嚼时还会让舌尖产生一种好像有酒香的错觉。
苏元正分做了辣和不辣的两碗,大家都更中意加了辣椒的,开胃又下饭,连苏渺今晚都多吃了一碗饭。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