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三百四十九章 貴妃醉(1 / 2)

加入书签

兵马的各处调动,除了将领清楚,便是高高在上的官家。

官家的风评还算不错,不是斤斤计较的人,从他对待两个儿子的态度上就可以窥见一二。比如储君德行是多么重要,太子求娶守寡的杨宝仪,御史对太子多有奏本,官家却视而不见,不曾说过一句,待到太子跪倒在官家面前,得,就差给他们赐婚了。

对另一个儿子裕王也是有过之无不及。裕王运气不好,比太子晚生了两年,只能屈居亲王而非储君,加上太子生母早亡,裕王母妃吴贵妃宠冠后宫多年,众大臣看着心惊胆战,担心官家不喜欢瘦弱多病的太子,想要拥立强壮善战的裕王为储君。谁知道太子位置坐得很稳,就连一直为人诟病的没有子嗣之事也在这两年解决,铁板钉钉的未来官家。

奈何,裕王不干,他早已被宠上天,每天都在诅咒太子去死,可太子没死,他反倒快死了,这让他如何甘心。

裕王并不算个聪明人,当然太子也聪明不到哪里去,和他们宽明的父皇相比,两人也有些小肚鸡肠,一旦争红了眼睛,就会干出一些蠢事。

比如太子,他自觉皇位已稳,对裕王多有打压,比如裕王觉得小命不保,决定拼个鱼死网破。

两人是天下之主的儿子,一旦开始针锋相对,便不可能时两人自己的事情,苦得还是太天下百姓。此时本该官家出面控制制止,谁料官家摆出了作壁上观的姿态。

官家的不斤斤计较反倒成了坏事,他甚至想看看两个儿子能做到什么程度。官家的想法倒也简单,两个都是他儿子,谁登上皇位都无所谓。

裕王频频出汴京,难道那些行踪就足够隐蔽吗?汴京官员多如牛毛,难不成只有老冀国公和杨峰能察觉到不对?可没有一人敢说出口,因为官家也知道。

官家知道却不说,一副稳坐钓鱼台的模样,下面的官员哪里敢张嘴动手,君心难测啊!

江南血案,汴京屠杀便是因此而来,杨峰看得心惊,饶是他也没想到裕王如此疯狂。当时他还在期待官家出手,江南有些远,可汴京眼皮子底下,杀的还是勋贵。勋贵联姻五花八门,如此一来几乎将汴京官员都得罪了个遍。

谁知官家保持沉默,手握五万大军,将皇城守得密不透风,丝毫不管外面人的死活。见此情景,本想做些什么的杨峰也停下手,一些事情也做得极为隐蔽。

“唉,你说,官家究竟想做什么?”是夜,杨峰看着天上的明月,对着身旁的长随嘟囔了一句。今日是十六,月亮又圆又亮,若不是发生了这些事情,汴京百姓也该在今夜赏月的。

长随不曾说话,就像没有听到杨峰说的话一样,他没什么本事能一直跟在杨峰身边就是因为他懂分寸,杨峰在他面前说过的话永远都不会传到第三个人那里,也算是杨峰的心腹。

饶是听多了杨峰私底下说的话,如今听到这么一句,长随后背依然沁出了冷汗。

揣测君意,若是被抓住,不关你是多大的官也是要杀头的。杨峰不会在其他人面前说,如今在他面前说了,那他还能活吗?毕竟只有死人才会保守秘密。

好在杨峰赏月结束后心情好了一些,也没再说有的没的,待到杨峰回屋睡后,长随才终于放下心来。

刚刚睡下的杨峰并不知道,皇宫中的官家在龙床上睁开了眼睛。

官家坐起身子,不远处的小太监本想迈步过去,却见官家摆了摆手,小太监连忙停下,垂在脑袋,一动也不动仿佛是个瓷人,什么也看不到,也没也听不到。

不知何时,官家床前出现了一个人,他全身上下都是黑的。说是人,却更像官家的影子一般,烛火摇曳间,那人又消失不见。寝殿内的低语似乎不曾出现过,官家则在和自己的影子说话。不远处的伺候的小太监冷不丁打了个哆嗦,却不敢发出任何声音,他发现官家不见了,等他慌忙寻找时,却没有发出任何声音,他被人悄无声息地丢到了某处枯井内。

在杨峰和众大臣眼中宽明的官家其实也有计较的时候,比如两个儿子争夺皇位的时候,把手伸向了他们的父皇。

都杀兄砍弟的人,杀了父皇直接登基似乎也不是不可能的事情啊。

来到吴贵妃所在的宫殿,官家抬头笑了笑。他喜欢笑,年轻时是风流肆意的笑,如今却再也找不回从前的感觉。说起来官家不算个明君,却也不是昏君,无为而治就是治国策略。他不期待青史留名,也不想背负骂名。

谁曾想,这样一个君王,在年迈时反倒要成为一个笑话。

天地君亲师,千百年来的金子塔最受益的君王,却被父的子,君的臣反抗,这何尝不是个笑话。

尤其是官家讲自己封为慈父。

寝殿内,吴贵妃已经收到了圣旨,空白的圣旨,甚至连玺印都无,这是无声的宣判。

死刑。

吴贵妃身着贵妃服饰,身前摆着贵妃宝玺,这是她渴求且骄傲半生的荣耀,如今在她濒临死亡时却没有能救她于水火之中的能力。

寝殿的门吱呀一声打开,一道已有些佝偻的身影出现在吴贵妃眼中,与此同时,一壶酒也送到了吴贵妃面前。

吴贵妃没有说话,眼前仿佛看到了昔日和官家说起唐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