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章 “天眼”导航卫星(2 / 3)
系统的工作原理是通过测量已知位置的卫星与用户接收机之间的距离,并利用多颗卫星的数据进行综合分析,从而精确确定接收机的具体位置。想要达到这一目的,卫星的位置需要通过查询星载时钟记录的时间和卫星星历数据来确定。用户与卫星之间的距离则通过测量卫星信号传播到用户所需的时间来计算,这个时间乘以光速即得到距离。但由于大气层和电离层的干扰,这个计算出来的距离并不是真实的直线距离,而是被称为伪距。GpSS卫星通过发射含有伪随机码(伪码)的导航电文来正常工作。这些伪码主要包括民用的c\/A码和军用的p(Y)码。c\/A码的频率是1.023hz,重复周期为一毫秒,码间距为1微秒,相当于300米的距离;而p码的频率是10.23hz,重复周期长达266.4天,码间距0.1微秒,相当于30米的距离。Y码则是基于p码发展而来,具有更高的保密性能。GpSS导航电文包含了卫星星历、工作状态、时钟修正、电离层时延修正、大气折射修正等重要信息。GpSS系统通过解调卫星信号来获取导航电文,并以每秒50比特的速率在载频上进行调制后发射。每个GpSS导航电文主帧包括5个子帧,每个子帧持续6秒。其中,前三个子帧包含10个字码,这部分内容每30秒重复一次,并且每小时更新一次。而后两个子帧的总数据量为比特。导航电文主要包含遥测码、转换码和第1、2、3号数据块,其中星历数据最为关键。用户接收到这些导航电文后,可以通过比对卫星时间和自己的时钟来计算与卫星之间的距离。同时,利用电文中的星历数据可以确定卫星在发射电文时的确切位置。根据这些信息以及wGS-84大地坐标系,用户就可以精确地获知自己的位置和速度。需要注意的是,由于用户接收器的时钟与卫星的时钟不总是完全同步,因此在计算过程中还需要引入一个时间差Δt作为一个额外的未知数。这个时间差代表了卫星与接收机之间的时间差异。为了解出用户的三维坐标(x、y、z)以及时间差Δt,需要至少接收到4个卫星的信号,并用4个方程来求解这4个未知数。GpS'S卫星的信号传输是通过特定的调制技术实现的。这些技术包括cdA(码分多址)和pSK(相位偏移键控),使得多个卫星可以在相同的频率上发送信号,而不会相互干扰。cdA技术允许每颗卫星使用独特的伪随机噪声(pRN)代码,确保接收机可以区分并跟踪来自不同卫星的信号。\"
\"差分全球定位系统(dGpS)是一种基于已知参考坐标点的技术,用于修正GpS的误差,进而提升其定位精度。其工作原理主要是利用附近的已知参考坐标点(这些坐标点通常由其他高精度测量方法获得)来计算GpS接收机的位置误差,并将这一即时误差值纳入位置计算中,以得到更为准确的位置信息。通过这种方式,dGpS能够有效地改善GpS的定位精度,为用户提供更可靠、更精确的位置服务。
具体操作上,一般会在一个基准站上安置一台GpSS接收机进行观测。利用基准站已知的精确坐标,计算出基准站到卫星的实际距离。然后,将这个距离与由于误差存在导致的基准站接收机观测到的伪距离进行比较,得出一个差值,即改正值。这个改正值会由基准站实时地发送出去。与此同时,用户的接收机在进行GpSS观测的同时也会接收到这个来自基准站的改正数。通过对接收到的改正数进行应用,用户的接收机可以修正其定位结果,从而消除公共误差。虽然差分技术可以完全消除某些类型的误差,例如卫星钟误差、星历误差等,但对于其他类型的误差,例如对流层和电离层的延迟误差,只能消除其中的大部分,而无法完全消除。然而,由于这种技术可以显着提高定位的精度,因此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根据差分GpSS基准站发送的信息方式,差分GpSS定位可以分为位置差分、伪距差分和相位差分三种。这三类差分方式的工作原理大体相似,都是基准站发送改正数,用户站接收并应用这些改正数来修正其测量结果,从而得到更精确的定位结果。它们的主要区别在于发送的改正数的具体内容不同,这也导致了它们的差分定位精度有所差异。
dGpS技术的应用可以大幅度提升GpS的定位精度,将其从标准GpS系统在水平方向上的5-10米定位精度提升至亚米级甚至厘米级,从而在航空、航海、测量和地理信息系统(GIS)等需要高精度定位的领域发挥巨大作用。\"
“然而,dGpS技术的实施并非易事,它面临着一些实际的限制和挑战。要实现高精度的位置信息获取,必须在移动站和基准站之间建立实时的通信连接,这可能需要额外的专门通信链路,从而增加了系统的复杂性和实施成本。同时,dGpS技术的性能也会受到如信号遮挡、多路径效应、大气延迟等多种因素的影响,这些因素都有可能导致位置信息的误差增大或者无法获取。因此,在使用dGpS技术时,我们需要充分考虑其技术的适用性和限制条件。”
“尽管如此,差分技术还是具有与其他定位技术结合使用的巨大潜力,可以形成更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