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377章 你姓叶对吧?(1 / 1)

加入书签

工作人员数好钞票后,给了这位村民一张票据,并高声宣布:“下一个,请大家不要加塞,按照顺序排好队!”

众人哪里肯听,估计排队的人数不少于五十人,即使场上有百辆车也供不应求,大家都怕错过了轮到自己时已经没货。

紧随其后的是大沟村的代表,与其他村庄多由老者出面不同,大沟村却派出了一名年轻人。

这个年轻人脚步轻盈,很快来到了工作人员面前,掏出一大沓现金重重地拍在桌子上,昂首说道:“我是大沟村的,我要三辆!”

一听这话,后面的人立刻表示不满:“小伙子,你要这么多,剩下的村子怎么办?”

年轻人不耐烦地回头说:“我有办法挤在前头,想要多少就买多少!” 人群中也有人求情:“小伙子,少买一辆,给大家留点儿余地!”

但年轻人丝毫不为之所动,交了钱拿了票据后,便直接去提车了。他身后的大沟村书记乐得几乎睁不开眼睛。

那些顺利买到车的人个个笑容满面。还没到第二十个顾客,工作人员便不得不高声提醒:“乡亲们,不好意思,50辆农用三轮车已经全部卖完,希望大家耐心等待下一批次!”

尽管三轮车已销售一空,但仍有不下三十人仍在排队,听到卖完的消息后,人群中传来阵阵抱怨和怒骂。

然而工作人员无能为力,物资有限,他们只能按到场顺序供应。那些没早点儿提出需求的村民,也只能自认倒霉。

看着眼前的情景,叶川满意地点了点头。

这种农用三轮车的研发费用几乎可以忽略不计,生产成本也非常低廉,每辆成本不超过三百元。

而且此次采用直销的方式,每辆三轮车净收益达700元,短短一天内,叶川收获了高达70万元人民币的现金流。

只可惜工厂的生产能力有限,每天的产量不超过50辆,远不能满足市场需求。

在这个时代,即便是卖茶叶蛋或瓜子都能让人成为万元户,更何况华德集团这样的核心企业,他们的产品在市场上总是供不应求。

电子表已经进入市场五年,热度仍然不减,但京城每日限量发售的商品在下班前就被一抢而空,根本没有存货留到第二天。

同样的场景在全国二十多个城市不断上演,买到了的人满心欢喜,没有买到的人则愁容满面。

人性就是这样,当大家都没有某样东西时,心里还不至于太不平衡。但当别人有自己却没有时,心中的不悦便会瞬间上升。

尤其是乡村之间的联系密切,有些村子能第一时间将农产品运到城里售卖,而另一些没有三轮车的村子只能用手推车缓慢运送。

很多有前瞻性的人也发现了其中的商机,三轮车展览后的几天里,华德农用车厂的电话几乎被订单打爆了。

这些人无不希望能采购到三轮车,哪怕加价也在所不惜。然而令他们失望的是,对方的回答一律是已售罄。

而且华德集团并不同意将自己的产品交给第三方管理,除了各大城市的供销社和百货大楼,集团已经建立起完善的销售网络。

夏中原不仅开拓了市场,还利用叶川提供的资金在各地设立直销点,聘请当地人员统一培训,为集团服务。

尚未设立销售点的城市则由供销社代销。经过五年的电子表合作,各地供销社与华德集团的关系越来越紧密,在他们眼中,华德出品,必是精品!

进入1985年后,无论是研发中心还是各生产车间,都开始忙碌起来。

首先是研发中心对电冰箱进行了升级,三门冰箱的推出直接改变了整个行业,华德电冰箱厂的销量飙升,远远领先其他厂家。

紧接着,全自动相机也针对西方市场进行了改进,笨重的机身变成了轻巧的设计,尽管功能变化不大,但却更吸引消费者。

路易斯的眼光果然独到,增加了这款相机的出口量,一进入 ** 和欧洲市场就引发轰动。

看到销量如此之好,叶川又推出了2.0版本,设计了白色、粉色、蓝色等多种配色,吸引了众多女性消费者。

这一小小的改动,让华德集团收益丰厚,大量的外汇流入让徐老和宋老乐得合不拢嘴。

由于华德集团的成功,陈飞明也受益匪浅,不仅受到了上级的表彰,还升了职,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叶川打算再次运用他的自动照相机策略,这次是要为电子表添加色彩和一些小巧功能,相信这将吸引一群忠诚的粉丝。

华德集团的成功启发了许多人意识到实体行业发展的重要性。因此,许多国有工厂的技术部门也涌现出一批批商海探索者,一个个新企业在有关部门注册成立。

这些年依靠摆摊积累了初始资本的小商贩们,也开始尝试转型,有的开起了餐馆,有的投身于实业领域。

不过,这些人的起步较晚,注定要在华德集团之后才能吃到一些残羹冷炙。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