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1章 御驾北上(1 / 2)
翻看完一部分文书,对于魏暠的能力和忠心,李雍不再有所疑虑。
徐泗交给魏暠打理,他很放心。
在徐泗地区,魏暠只是名义上的最高统帅。他不能管理徐泗的民生和经济,能被他管理的,也只有军事。
徐泗地区的官员调动以及派遣,是吏部的事,魏暠根本插手不进去。对于徐泗地区的税收等经济问题,也是归户部管理。
要是魏暠想要军饷或更换军械,那就要向兵部发文书,再由兵部核审交给丞相或尚书省,由他们向户部下批文。这样,魏暠才能得到军饷和军械粮草。
对于徐泗地区的审判权,魏暠也没有,哪怕是有人杀了他的儿子,他也只能交由当地的知府或知县审理。
如果魏暠打了胜仗,他想要给有功将士封赏,也不可能。他必须将功劳谱发往兵部,再由兵部核审交给丞相或尚书省,只有他们批改完,再盖上皇帝玉玺才有效。
每年都察院派往徐泗地区的都察御史至少都有两名,所以魏暠不可能在徐泗地区割据分裂。
除非徐泗地区发生大规模战争,经过丞相和尚书省商讨,或皇帝的决定,魏暠才会真正被赋予最高统帅权。
可一旦战争结束,他的最高统帅权就会被收回。
但也不能完全说魏暠完全没有权力,他可以向李雍或者丞相、尚书省直接上书。只要获得批准,他就可以拿着批文在规定时间内行使权利。
在永庆城巡视完,李雍打算继续北上,难得出来一趟,当然要好好巡视一番。
下一站,李雍选定在徐阳城,那可是他和刘裕进攻徐泗的第一站。
气势恢宏的巡视队伍,来到徐阳城前。比起永庆城,这徐阳城也就比合铵城好一点。
担任徐知城知府的,是李雍的一个老朋友,那就是张鸣浩。
“臣张鸣浩叩见吾皇。”
“你怎么来这里了?”
“臣因政绩,被调往这里。”
望着跪在马前的张鸣浩,李雍依稀能看到他头上的几根白发。
“多年未见,你倒是老了不少。”
“日月流转不休,臣哪有不老的道理。”
从马上下来,李雍亲自扶起张鸣浩。
“我们进去吧!真没想到,还能见到你。”
徐阳城里的繁华,并不弱于永庆城,只不过它的规模没有永庆城大。
“当真是越离边关远,越是繁华城。”
“没有兵戈,自然繁华。”
张鸣浩的话,让李雍颇有感触。
“但愿天下无兵戈。”
对于李雍来说,他其实并不喜欢打仗。战争是要死人的,除了死人,战争带来的破坏也是巨大的。
“臣愿陛下心想事成。”
“你怎么也拍朕马屁了?”
张鸣浩并没有因为李雍的调侃而尴尬。
“陛下所愿,乃天下无兵戈。臣愿陛下心想事成,非为陛下,乃为天下苍生。”
来到张府,李雍决定在张鸣浩家里用膳,这可让张鸣浩一家受宠若惊。
张鸣浩领着妻妾子女,在门口向李雍行跪拜礼,以表示自己对皇帝的大驾光临,感到万分荣幸。
离开徐知城,再往北,就是李雍的老家。
德阳县!首平山!李家村!
这三个地名出现在李雍的脑海里,这是多少年没有提起过的地名。
禁军护卫跟着李雍,朝着德阳县进发。先锋骑兵已经提前通知德阳县令,对于这个小小的县令来说,皇帝的到来是多么令其震惊。
李雍从李家村向德阳县进发,如今李雍的老房子已经消失,那个李家村也变成了许安村。
在李家村的遗址上,搬来了许多外乡人,他们和几百年前的李家先人一样,选择在这里定居。
有一名秀才,他亲自给这个新村庄取了个名字,就叫许安村。允许平安,可能这是那个秀才想要表达的意思。
李雍没有进入德阳县,而是带着禁军护卫登上首平山,然后往大庆城继续前进。大庆城,就是当年的大庆府。
时间的伟力是如此的强大,它能够消灭那些足够顽强的东西,和那些存在于你脑海里的记忆。
虽然名字依旧是大庆,但里面的景象已经不是李雍记忆里的大庆。也许是战火太过猛烈,让重修的大庆变了一个模样。
如果往西,那就可以回到洛封城,回到多日出征在外,心心念念的家里。
要是往东,那就可以经过齐水关,去见那个长眠地下的妻子,和埋葬在那里的父亲,以及那个被自己外放的儿子。
李雍已经不想再往北走,他骑在马上,陷入对许多年记忆的回想里。
皇帝身边的禁军护卫都没有说话,他们等待着陛下向他们下达指令。
“往齐水关走。”
“是。”
我有多久没去见他们,我该去见见他们。李雍的脑海里,只需要蹦出李喜和魏灵钰的名字,就足以令他选择向东走。
东方,除了魏灵钰的穆陵,还有他父亲的献陵。
在帮魏灵钰将墓地扩大到皇陵墓规格后,李雍又让人按皇陵规格扩大自己父亲的陵墓,并命名为献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