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三十四章发动机研究所(1 / 2)

加入书签

六月初的盛京,气温还没有别的地方那么热。  刚刚一下飞机就感受到一阵凉爽的微风拂面。  因为这次来主要还是为了材料的问题,所以跟着张星扬来到盛京的只有材料实验室负责人苏晓。  出了机场打了个出租车直奔盛京发动机研究所。  坐在出租车上,向两边的道路上望去,处处都是倒闭或者是濒临破产的国企。  这些曾经为这个国家创造过一代人的辉煌的工厂,因为技术和管理上落后倒在了时代的浪潮下。  逐渐地成为了这个时代悲痛的另一面。  东北司机还是很会聊天的,一路上侃侃而谈聊个不停,逗得苏晓一直笑个不停。  只有张星扬一直皱着眉头,思考着有没有什么办法伸手拉他们一把。  就这样思考了一路,也没有想出什么好办法。  毕竟这实际上是一个庞大的社会学问题,不在张星扬的业务范围之内。  而且光靠一个人的力量,即使他是超人也没有办法解决几百万人的问题。  就算是后来国家数次提出复兴计划,并且投入了无数的人力物力财力,也是花费了数十年的时间,才基本复兴了这块土地上的各项产业。  盛京发动机研究所距离机场差不多二十多公里的距离,开车大概花了一个多小时。  在盛京发动机研究所的门卫保卫科递交了自己的介绍信和公函。  一脸警惕的保卫人员这才让张星扬和苏晓进入了研究所的内部。  也难怪保卫人员紧张,这段时间的盛京并不是特别太平,研究所为此特地加强了安保工作。  这个时候,原本在研究室之中的WS-10项目总设计师张正江,也接到消息说是负责尾喷管材料研发的火箭研究院的人已经到了。  这才急急忙忙地走了出来迎接,略带歉意地说道:  “不好意思哈,不知道你们的飞机到的这么快,所里还没来记得派人去接。”  张正江很热情地伸出手来,和张星扬进行握手:  “张院长,这一路上舟车劳顿辛苦了吧,要不要先吃个饭休息一下。”  张星扬从对方的手里抽回自己的双手,挥了挥手拒绝了说道:  “我们还是尽快开始工作吧,家里还有一大堆的事情等着回去处理呢,没那么多时间休息。”  不过这个时候,张正江看了旁边提着一个大行李箱的苏晓,笑了笑说道:  “张院长,不是特别体恤女同志啊,你看旁边这位女同志都出了一头的汗。  也不让人家先休息一下。”  张星扬这个时候也有了点尴尬,转过身看着苏晓说道:  “张总师,忘了给您介绍了,这位是我们研究院的苏晓研究员,目前就是她负责WS-10项目的尾喷管材料研制。”  苏晓这时也伸出自己的右手,和张正江握了握说:  “张总师,我还没有那么娇贵,现在就可以开始工作。”  既然两个人强烈要求开始工作,张正江也不好再说什么,于是伸手引路,边走边打趣地道:  “跟我来吧,我们项目组想你们的新材料,可是想的很辛苦啊!”  三人一起走进盛京发动机研究所的材料实验室,这里边人还是挺多的,大多数都在埋头苦干。  也有一些人闲着,应该是张总师特意吩咐过等下来给张星扬他们新带来的材料做测试的。  “荐青,这位是火箭研究院的张院长,以及他们研究院的材料实验室负责人苏晓。”  张正江进入实验室中,就开始给双方做起了介绍工作。  陈荐青是一个看上去岁数在三十多的青年人,顶着一个寸头,戴着一副大大的黑框眼镜,整个人显得比较干练和清爽。  但是性格却好像是温温柔柔的,伸出手和张星扬握了握,笑了笑说道:  “欢迎您张院长。”  又轻轻地和苏晓握了一下手,很快就分开了:  “也欢迎您苏晓同志。”  一番例行工作似的寒暄之后,几个人进入了这次的工作正题。  张正江率先说道:  “张星扬他们这次来呢,主要就是为了我们的尾喷管材料问题,荐青你有什么想问的可以先问问。”  没想到陈荐青不是一个喜欢按常理出牌的人,说道:  “我们还是先看看材料的表现吧,不然说的再多都是无用功。”  说着又转向张星扬,问道:  “你说是吧,张院长?”  张星扬倒是也没有想到,这位看上去温温柔柔的,在谈起科研项目的时候却是十分犀利的样子。  但是也不是特别在意,毕竟实物总是最能够说服人的,尤其是在材料领域更是如此。  于是点了点头,转头和苏晓说道:  “把带来的几块新材料,给张总师他们测试一下。”  苏晓这个时候拎起她之前一直不离手的行李箱。  打开行李箱,里边装着一片片散发着黝黑光芒的碳碳复合材料。  这也是为什么苏晓会出那么多汗的原因,毕竟这么长距离的运输这么贵重的东西,她承担的心理压力实在是太大了。  不客气的讲,这些材料的价值超过了等重量的黄金不知道多少倍。  这行李箱要不是火箭研究院申请了特殊渠道,可以一直跟在苏晓的身边,恐怕她连飞机的时候都不得安生。  自从材料拿出来,实验室之中除了张星扬和苏晓之外的所有人都被它吸引了。  一位著名的退休老头说过,颜值就是战斗力,一个好武器首先得是一件漂亮的武器。  这句话其实放在材料学上,在大多数情况下也是成立的。  均匀分布在材料上的硅基抗氧化薄膜,更是给整片材料增添了一抹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