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9章 马周来投(1 / 2)
李二几次三番制止,却根本不起作用。
最后气得李二,一脚踢翻龙书案——你们吵,我走!
得,李二气的退朝了,不久后便一道圣旨:萧瑀、陈叔达,你们两人高居宰相职位,不但当众嘴炮乱轰,还敢这么不给我面子,都别当官了,回家去给我闭门思过去!
唐律规定:凡官员于宫内忿争者,笞五十;声达乘舆(皇帝)所在者,徒一年。若在殿内忿争者,罪加一等,杖六十,声达乘舆所在者,徒一年半;若于上合门内(唐太极宫左右有上合门,通内宫)忿争者,杖七十,声达御所者,徒二年。
陈叔达与萧瑀身为朝廷元辅,直接在皇帝面前忿争,罪又重于上述情况,故从重处罚,被罢相免官。
这就直接导致陈叔达的门下省侍中的位置让杜如晦当上了。
再加上房玄龄中是中书令,房、杜二人官职正好是一谋一断,才真正算的上是“房谋杜断”。
由此可见,王远在朝堂之上与封德彝互怼,在作死的边缘反复横跳,确实应该反思,最起码说话不能大声。
第二件大事便是铁山獠人叛乱,程知节被任命为使持节都督泸、戎、荣三州诸军事、泸州刺史,镇压铁山獠人叛乱。
程知节出征之前请示将尉迟宝琳和程处默俩货带走,李二恩准。
临行前一天,李二在宫中设宴,除了自己的那几个心腹,王远和尉迟宝琳俩货蒙恩,得以参加。
对于泸州政事和镇压叛乱,李二和一众官员给程知节提了不少建议。
当李二问王远有什么建议之时,王远说道:“程伯伯到了那里之后可以发动百姓种植攀枝花,这种树木不只是开花好看,而是果实成熟之后会膨出一种絮状物,小侄称之为木棉。”
“木棉?”众人看向王远。
这个时代没有棉这个字,棉字是宋朝出现的。
王远点点头,说道:“陛下可还记得微臣送的那几件棉衣?中间填充的便是木棉,而微臣只是在终南山中一处山谷中发现了三棵树,便做出来如此多的棉衣。”
房玄龄问道:“原来如此,但是若大量栽种攀枝花,岂不是要占用大量耕地?”
“房相说到点子上了,攀枝花在山上栽种就成,不占用耕地。其实还有一种农作物产量更好,就是因为占用耕地,所以小侄才未提出,等将来咱们大唐粮食富足了,再行种植。”
李二问道:“何种作物?”
“白叠子,有些富贵人家将此物养着观赏,白叠子果实成熟也会膨出絮状物,微臣称之为棉花。”
李二点头说道:“确实如此,宫中便有一些,想不到还有此用处。”
“棉花不但可以做棉衣,还可以织布,但是如今大唐缺粮,所以暂时可以少量种植,试试效果。”
“回头让司农寺收集一些种子,试种一下。”
王远神秘一笑,说道:“陛下,像高昌和突厥有些地方不适合种粮,但是适合种植白叠子。”
李二笑骂道:“你小子又打别国的主意,行了,此事朕知道了。”
“嘿嘿嘿,那早晚是我大唐的疆域。”
李二狠狠瞪了他一眼,王远这才闭口不言。
第二天,程知节领兵出发,有尉迟宝琳俩货的人,平叛应该易如反掌。
送程知节离开之后,王远回到别墅,就看到一人站在别墅外。
一看此人,竟然是马周。
马周见王远回来,连忙拱手行礼:“王小将军,冒昧打扰,还请恕罪!”
“马兄哪里话?快请进去说话。”
将马周请进别墅,两人在茶几旁坐下。
“王福,上茶!”
马周四周打量了下,眼中满是惊艳之色。
王远喝了口茶,见马周有些拘束,开口说道:“马兄,请用茶!”
马周喝了口茶,说道:“多谢小将军。”
王远笑道:“马兄不必拘谨,有事还请直言。”
马周一脸为难之色,开口说:“实不相瞒,草民此来拜访小将军,确实有事相求。”
王远摆了个继续说的手势,马周便说起了自己的往事。
马周幼年失去父母,家境贫寒却爱学习,尤其精通《诗经》《左传》,长大后因放荡不羁而不被乡亲尊重。
武德年间,马周补授博州助教,但他每天都饮酒,不把教学当回事。博州刺史达奚恕多次批评他,马周便扬长而去,在曹州、汴州之间游荡,又被浚仪令崔贤首侮辱,于是在激愤之下奔赴长安。
一次马周住在新丰的旅店中,因他一身落魄,店主只是热情接待那些商贩而不理睬马周,马周就叫人拿来一斗八升酒,一个人悠然自得地喝起来,店主深感惊异。马周到了长安之后,寄住在中郎将常何家里。
马周说道:“我虽然与常将军交好,在他那里住了数月,终究不是长久之计,因得知小将军给下人的工钱都是数贯,所以草民厚颜想在小将军府上讨一份工。”
见马周眼神澄澈中带着一些成熟和沧桑,没有那种不羁放纵爱自由,想来是被岁月磨平了棱角,被生活压弯了腰。
“既然马兄愿意屈就,正巧我那灞远镇还缺个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