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25章 水落石出,庆功(1 / 2)

加入书签

最终一切水落石出,天宝十二年(753 年),大唐边陲风云激荡,局势变幻莫测。南诏叛乱的烽火熊熊燃烧,扰得边境之地陷入无尽的战乱与动荡,百姓们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不得片刻安宁。

贾瓘都督受朝廷之命,肩负着平叛的重任,率领三万精锐唐军,气势如虹地踏上了征讨南诏的艰难征程。那浩荡的大军旌旗蔽日,迎风招展,如同一大片五彩斑斓的云霞。将士们身着的明光铠在阳光的照耀下,闪烁着耀眼的光芒,他们手持锋利的长枪、横刀,背负强弓劲弩,带着保家卫国、平定叛乱的坚定决心,步伐整齐而有力,一路高歌猛进。

然而,狡黠多端的南诏叛军早已通过细作洞悉了唐军的动向。他们精心策划,在姚安一带的山谷密林之中设下了重重致命的埋伏,以逸待劳,准备给唐军以致命的一击。

当唐军雄赳赳气昂昂地进入姚安境内时,南诏叛军如同隐藏在黑暗中的恶狼,突然从四面八方凶猛地杀出。一时间,喊杀声震彻云霄,犹如惊雷滚滚,令人胆寒。漫天的箭雨呼啸而下,宛如飞蝗过境。唐军猝不及防,瞬间被这突如其来的凶猛攻击打得晕头转向,陷入了极度的混乱之中。

贾瓘都督临危不乱,他骑在高头大马上,挥舞着佩剑,声嘶力竭地竭力指挥着将士们奋起抵抗。“众将士,随我杀敌!保我大唐!”他的怒吼声响彻战场。但南诏叛军的攻势如汹涌澎湃的潮水,一浪高过一浪,源源不断,毫无停歇之意。他们骑着矮小但灵活的滇马,手持弯刀,在唐军阵中左冲右突。唐军在敌人的猛烈冲击下,逐渐被分割包围,彼此难以呼应。

战场上,鲜血如注般喷涌而出,瞬间染红了脚下的大地,形成一片片触目惊心的血泊。残肢断臂横七竖八地散落各处,惨烈的景象令人不忍直视。有的士兵被利箭贯穿胸膛,有的被砍断了手臂,痛苦的嚎叫声此起彼伏。

而在这生死攸关的时刻,王一飞,这个本应与战友们并肩作战、共赴生死的士兵,内心却被无尽的恐惧所占据。他瞪大了双眼,眼睁睁地看着身边亲密的战友们在敌人的刀枪下一个个倒下,那凄厉的惨叫和绝望的呼喊在他耳边回荡。死亡的阴影如恶魔的巨爪,紧紧地笼罩着他,让他几乎无法呼吸。在极度的慌乱中,他的理智被恐惧彻底吞噬,“我不想死,我不想死!”他嘴里念叨着,选择了丢弃手中沉重的长枪,不顾一切地转身逃离了那血腥的战场。

王一飞发了疯似地一路狂奔,不敢回头看上一眼,仿佛身后有无数索命的恶鬼在追赶。他的呼吸急促而紊乱,心跳如鼓,汗水湿透了他的衣衫,却也不敢有丝毫的停歇。

虽然他逃脱了战场的血腥杀戮,但内心却陷入了无尽的煎熬与痛苦的挣扎之中。回到家乡后,他每日都活在恐惧与不安之中,不敢暴露自己逃兵的可耻身份,只能终日藏头露尾,如同一只见不得光的老鼠。哪怕听到一点风吹草动,都会吓得心惊肉跳。

然而,王一飞的野心和贪欲并未因这次战场上的怯懦经历而有所消减。一次偶然的机会,他在山中狩猎时听人闲谈,知晓刘二意外发现了一处隐秘的金矿。那一刻,他心中的邪念瞬间如野草般疯狂生长。为了实现自己那贪婪的财富梦想,他不惜铤而走险,纠集了一群心怀不轨的不法之徒,干起了私自开采金矿的罪恶勾当。

为了掩盖自己不可告人的罪行,他绞尽脑汁,想出了装神弄鬼、驱赶村民的恶毒计策。他让手下扮作鬼魂,在夜间出没,制造各种诡异的声响和恐怖的景象,妄图以此吓走附近的村民,瞒天过海,逍遥法外。却不曾想,最终还是被机智敏锐的李逸风识破。他机关算尽,最终却落得个身败名裂的悲惨下场,成为了人人唾弃的罪人,被永远地钉在了历史的耻辱柱上。

李逸风看着给王一飞等人做的笔录,和他们招的口供,摇头说道:“奸人藏罪欲瞒天,扮鬼驱民夜悚然。诡异声形惊四野,毒谋恶计祸村边。逸风锐智破奸策,恶首穷途悔罪愆。身败名裂千古耻,耻柱之上臭名传。”

审理完毕后,李逸风将案件详情整理成册,快马加鞭呈交上级。他深知此事关乎重大,不仅涉及地方治安,更可能影响朝廷对边地的治理策略。

清泉村在经历这场风波后,村民们虽然心有余悸,但生活逐渐恢复常态。他们对李逸风感恩戴德,在村里为他立了长生牌位。

而王一飞和王田等人,被关押在县衙大牢,等候朝廷发落。

消息传到州府,刺史大人对李逸风的果敢和智谋赞赏有加,在官员考绩时为他美言。

朝廷方面,接到奏报后,针对南诏边地的治理展开了激烈的讨论。有大臣主张增兵加强防御,也有大臣认为应以安抚为主,施以仁政。最终,朝廷决定双管齐下,一方面派遣能臣前往治理,推行轻徭薄赋之策,以安民心;另一方面调派精锐部队戍边,以防南诏再有异动。

在经济上,由于金矿事件的解决,周边矿场的开采得到规范。朝廷设立专门机构监管,矿税收入充实了国库。

不过这一切都是后话了,此时李逸风和张怀吉还有庄宁安、秋坤启、赵谦等人正在添香楼。

现在这添香楼乃是当地最为繁华热闹的场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