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440章 两不相欠(1 / 2)

加入书签

有了这件事作为借口,祝无邀在东极城留了下来,廖长老没将她带回青云门。

不仅如此,还另赠了美酒数坛。

这次不是为了梦中悟道,而是为了一醉解千忧。

祝无邀敬谢不敏,没有推辞。

寻到季月章的踪迹之后,过往的亏欠、仇怨,仿佛在逐渐消解,继而因果了结,这便是「前头无路」,让人不知该去往何处。

她没有过多沉湎于迷惘之中。

这样的事情,放在初来乍到时、能让她消沉三四日。

可放到现在,即便是处于消沉情绪时,也会本能地去思索,这件事情该怎么处理,能够给自己带来怎样的收益,又能借此达成什么目的。

廖长老离开后。

祝无邀拍开酒坛的泥封,几口烈酒入喉,伴着火盆中燃烧的纸钱明光,突然想到了第一次与封婆婆相见的场景。

她突然意识到——

从始至终,封婆婆都没说过她是中毒。

而且,似乎不赞成自己去摘星楼。

但在这份劝阻之外,更多是在冷眼旁观。

两人非亲非故,封婆婆好心劝两句、已是仁慈,不该要求太多,但祝无邀如今回想,却能够看清更多,她察觉到了封婆婆的两难与纠结。

似是早就看穿了所有。

不忍看自己一无所知地入局,却又不愿意搅乱这盘棋局。

放下酒坛。

祝无邀目光没有焦点地落在前方,抬袖擦去嘴角边的酒渍。

说起来,自己之所以会来东极城,除了原身本就有的旧仇之外,还有封婆婆那句「前头无路,可向来处寻」的缘故。

封婆婆提醒她这句话时,到底是选择了帮她、还是选择了成全摘星楼的布局?

隐约之间,察觉到自己又入一局。

祝无邀没有气馁。

只有千日做贼的,哪有千日防贼的?

更何况,若真如她所想,恐怕自己刚来到修真界时,便不知不觉步入了棋局之中。

她面对的,是摘星楼,是卦修,是最善于抽丝剥茧、辨明因果之人。

什么样的因、能推出什么样的果,什么样的故事发展、能够促成什么样的结局,没有比摘星楼更善于此道的了。

更何况,即便一人之力有限,摘星楼也能够彼此佐证、互相帮扶。

换而言之——

若占据主动的前提下,算计她一个人生地不熟的外来客,还能轻易让自己挣脱困局,那摘星楼也该完蛋了。

还当什么四大宗之一,不如收拾收拾让位得了。

一坛酒下肚,祝无邀正视了自己的失败。

其中,最令人难以接受的一点是——

摘星楼或许是「正义」的。

祝无邀始终认为,若一个人占据的位置足够高,站在了能够制定规则的高度,并且所制定的秩序成功维持了安定,那么这个人的所作所为,很可能摆脱了个人私欲、更趋近于大义。

所以,会为了群体利益而牺牲个体福祉。

她或许看不清摘星楼具体如何落子,但大局的走势足够明了。

即便摘星楼的态度足够温和,但选择权需要握在自己手里,不能被旁人左右。

酒坛空空如也。

被祝无邀放于身侧。

她站起身,手中无锋剑现形,在空无旁人的坟场,在一桩恩怨因果了结的当下,剑势凝起,于虚空之中聚起锋芒。

它划破虚空、斩向虚空。

明黄纸钱无风自起,随着剑刃破风,席卷飞扬,似无数枯黄落叶飘扬,洋洋洒洒,祝无邀立身于其中,发尾与灰烬纠缠不休。

寂寥,萧索。

这是落叶剑法第四重,今日初窥门道。

祝无邀未曾在梦中悟道,她在清醒至极的现实里,斩出了这一剑。

此剑若成,需斩断因果,身无羁绊。

直至她与世人,两不相欠,方能成就这最后的一剑。

恐怕,她之所以能在梦中悟到那半式,不仅有青云门试剑虚境的缘由,更多是因为,她还上了亏欠季月章的那笔债。

这是系于她身,权重极大的一桩因果。

落子结缘要她落缘,落叶剑法却要她斩缘,摘星楼给她配置的这身功法,倒真是有意思。

祝无邀将纸钱尽数填进火盆里,直到尽数化为灰烬,方才下山。

————

墨痕书坊。

顾朗一年到头四处乱窜,来监督自己名下的书坊。

近些年还好。

当初《万卷书评》为了抢占先机、培养客人的习惯,那可是做得赔钱买卖,像李掌柜这种退隐江湖的修士还好,已将俗世金银置之度外不说,还非常支持他。

但其它地方的掌柜可就不好说了。

一看没收益不说,还要倒贴书坊里的流动资金进去,那叫一个阳奉阴违。

好在近些年颇有成效。

很多人已经习惯通过《万卷书评》、来了解最近文坛里的动静,以及现世中的时事。

如今,顾朗便在翻阅最新一期。

这一期的头篇文章,自然是《假千金》结局一事,而后面的时事小报,则是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