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219章 反贪(1 / 2)

加入书签

吏户礼兵刑工,这是大明公认的六部排名,不过其实发展到现在,有点不太准确,起码兵部的地位,不在礼部之下。

当初有这样的排名,因为军权大部分都在五军都督府,不过如今大明所有兵权全归兵部,五军都督府形同虚设,兵部地位自然窜起来。

尤其是近些年连年征战,兵部的地位越发重要起来,而身为乾圣帝一手推上兵部尚书位置的王在晋,自然受到很多的关注。

面对这些目光,王在晋深吸一口气,从朝班中站出来。

“自去岁陛下登基,国中乱象渐多。”王在晋第一句话,就让所有大臣倒吸一口凉气。

这尼玛的,王明初这是不想活了吧!

孟绍虞、周应秋、温体仁、周延儒等几个尚书侍郎全都惊讶的看着王在晋。

然而王在晋毫不在意,甚至都没看皇帝的表情,只是继续自己的说辞,他开始一一列举从天气七年八月开始,到乾圣元年十一月发生的变乱。

像是辽东女真、四川奢安之乱等还没平息的就不说了。

天启七年七月,陕西王二起义;乾圣元年四月,南赣农民起义,攻破安远县城;六月,林丹汗入寇大同,军民死伤数万;九月,王嘉胤起义,攻破

府谷;十月,兀良哈入寇大同,劫掠青壮上万。

这还只是大型的,震动朝野的变乱那些小地方的更是不计其数,林林总总算下来,起码有十几次。

不得不说,朱由检登基后,大明真的开始乱了。

而后,王在晋话锋一转,说起了兵变,宁远兵变,蓟镇兵变,固原兵变,整个九边,几乎处处兵变。

随后,王在晋的话头又扯到了兵部自身上来,克扣军饷、飘没物资,以次充好,勒索军官,倒卖军粮,等等恶劣行径,频频发生,整个兵部上下沆瀣一气,污秽不堪。

最后的结果所有人都知道,整个兵部出来王在晋和左侍郎张九德外,其余大小官员,全部都被捉拿归案。

如今这个兵部,几乎是全新组建的,之前揭发三部勾当的给事中,很多都进了这三个地方,充作郎中员外等官职。

这些事情,一桩桩一件件被王在晋道来,真是让人触目惊心,所有大臣纷纷看向皇帝,入眼的却是一张面无表情的脸。

皇帝冷着脸,一言不发。

王在晋顺着刚才的案件,慢慢的说下去,九边空饷严重,纸面上有百万大军,然而落到实际,却只有一万。

从辽镇到固原,皆是如此。

这点有

些出乎朱由检的意料之外,他没想到,自己没有追究下去,但王在晋却自顾自的开始查起来,哪怕没把那些总兵怎么样,但也掌握了一些资料。

听到后面,更是有些令他有个意外的收获,王在晋已经下令,让九边借着发放欠饷的时机,清理空饷,整顿兵马,从反馈来说,都有不错的收获。

这正是朱由检想做却还没来得及做的。

“王爱卿不错!”只此一点,就让朱由检认可了王在晋的能力,就目前几个奏报的尚书来说,他是主动干事的。

这句褒奖,大大出乎二十多个大臣的意料,怎么回事,王在晋怎么就得到皇帝的嘉奖了?前面不还是死命的揭皇帝黑料吗?

回忆刚才王在晋的发言,有人沉思,有人所有所悟,有人则依然茫然惊愕,不知道发生了什么。

接下来则是刑部尚书薛贞和工部张凤翔,这两个部门历来都是最没有声音的,干活的时候多,出声的时候少,这次汇报也是如此,两部的奏报乏善可陈,几乎没有什么实质的内容,尤其是工部,没有钱,什么工程都别想建。

对于这两个部门,没人有太多的要求,朱由检也是如此,只要稳定,能干活就行。

草草掠

过两人的发言,朱由检的目光在大理寺卿陈扬美和左都御史曹思城脸上来回看了下,道:“曹爱卿,你也说活吧。”

被点到名的曹思城有些意外,自己也要说说嘛?

不过想想,他的确要说到一二,都察院可是最先发生变化的,十三道御史全部下放地方,取代提刑按察使司,掌控地方监察大权。

在这一年来的监察中,都察院着实取得了不少的成果。

曹思城清了清嗓子,掏出一个奏本,开始念起来。

这是各地都察院一年成果的汇总,是他们弹劾后被罢免出发的所有官员。一桩桩,一件件,慢慢的从曹思城嘴巴中泄露出来,呈现在大明君臣面前。

这些案件设计整个大明十三省,林林总总下来有两百多件,其中有的是办事不力,有的是考成法不过关,贪墨、渎职、殆政这样的字眼比比皆是,而其中,贪墨占据的数字高达五成。

这还只是从八月开始涨俸禄后到十一月三个月内的弹劾数目,而所有被弹劾贪墨的官员,处罚是最严重的,不是罢职就是告老还乡,在不就是永不录用,最重者,甚至下了大狱,被押解进京,送往刑部审判。

都察院,无攻不得升迁调动的规矩

,真的是逼疯了这些人,他们连官场最不能攻击的罪名都拿来做文章,所有的地方官都成了他们的盘中餐。

大明贪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