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8章 此中深意,当年缘由(2 / 2)
缓缓问道。
摇曳的烛火里,江谨轩似乎在轻轻地叹息。
他说出了两个名字:
刘仁轨。
裴炎。
这两个名字,还在江南的时候,江逸就已经听清风道长说起过,而且其中的刘仁轨,江逸很早就听说过。
因为刘仁轨这个名字,实在是太有名了一些。
刘仁轨,字正则,汴州尉氏人,太宗时已是大唐臣子,以直
言敢谏闻名,官至给事中。高宗时,历任青州刺史,带方州刺史等职。
再之后,他镇守百济,救援新罗,于白江口之战大败倭国,百济联军,从此闻名天下,一度受高宗器重,留守西京长安。
刘仁轨所任官职,在江逸的印象里,最高的时候,应该是尚书左仆射,也就是民间常说的宰相。
用位极人臣来形容刘仁轨,没有任何的夸张。
这样位高权重的人,怎么会和姜嗣宗的死有关系?
而且……
江逸轻轻皱紧了眉。
裴炎这个名字,他没有任何的印象,这个裴炎会是什么人?
“裴炎,字子隆。”江谨轩缓缓道,“以前,他是朝中的中书令。”
中书令!?
江逸的脸色微微一变。
尚书左右仆射,中书令,门下侍中。
这三个官职,在江逸的印象里,几乎相差无几。
不论是尚书左右仆射,还是中书令,亦是门下侍中,都可以被称为宰相。
也就是说,除了刘仁轨是宰相之外,裴炎竟也是宰相!
姜嗣宗的死,居然同时和两位宰相有关?
但他仅仅是个郎将啊,不过是个五品官而已。
当年到底发生了些什么?
江谨轩长叹一声:“这就要从中宗那个时候说起了。”
“中宗?”江逸的神色微微一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