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0章 准备(1 / 2)
“另外,工匠两班倒,夜班按原月银的一点五倍发放,身体不适者不得强制,饮食要管控好,不准克扣。”刘寒想了想后又道。
虽然白班和夜班时常一样,但刘寒认为人本来就是习惯白天工作晚上睡觉的生物,不论如何夜班总是对身体有害处的,给点补偿是出于良心,这一点上刘寒在后世时就经常碰到,尤其是某些工厂里,只是后世的事儿他人微言轻管不着。
“放心吧大人,属下绝不会让大人有后顾之忧。”韩余诚恳的道。
工匠能有如今的地位和稳定的收入,全靠刘寒这几年来的不断支持,作为制造局的话事人,以及工匠代表,韩余对刘寒只有感激。
“水泥也不能落下,这玩意儿只要配方稳定,生产应该不需要太高的技术含量,是以可以从城中招募那些吃不上饭的百姓来参与,管饭,月银为普通工匠的一半,水泥怕潮,要修建足够的库房。”
水泥的研制成功,让刘寒心里很是满意,只是他现在还没太多心思大搞建设,大清王朝就好像悬在摇黄军头上的达摩克里斯之剑,他必须打起十二分精神应对。
几天以后,成都城内已经贴满了征兵的布告,不止是成都,整个川蜀境内都开始了如火如荼的征兵。
五万多的兵额可不算小,可倘若是按照诸如李自成或是张献忠那
等流寇的征召方式,顶多也就十天左右时间就可征募完毕,原因很简单,征募要求低,待遇低,只要能拿得起武器就可以,待遇低是因为这些人本就没饭吃,只要有口饭吃就一窝蜂的加入。
可刘寒并不会这样,摇黄军的征募要求一直都很严格,而且也会给予一定的安家费,甚至在田税上也有优待,但不至于当兵的直接免田税,毕竟摇黄军是发放军饷的。
刘寒一直都坚信,不论是在什么时候,职业军人就应该有职业军人的样子,这样才能保持充沛的士气和战斗力。
好在是刘寒以及摇黄军一直以来在百姓心中的口碑都很好,而且刘寒也很守诚信,最关键的是摇黄军几乎很少打败仗,以至于征募要求即使很严苛,但来报名的百姓仍旧人满为患,整个川蜀境内只用了一个月多一点的时间,征募工作就差不多完成。
入秋的时候,五万新兵已然全部换上了制式军服和战刀,制式火铳和火炮的缺口仍旧很大,为此刘寒不得不多次去制造局,要求韩余加紧征募和培训更多的工匠用来制造火器。
一下子多了五万多新兵,以及新征募和培训的工匠,摇黄军的粮草资金如同泄洪的闸口一样很快消耗,好在是郑家的第一批物资马上就要运抵,否则刘寒真不知道拿什么来喂那些深渊巨口般的各个
衙门。
九月十二这天,刘寒正在成都城内的军营里参与作训,情报营的人突然跑到他身边来。
“大人,两广传来消息,九月初一孙可望在桂林改元登基重建大西政权,并分封了王侯,此举致使清廷震怒,阿济格大军已然放弃两广地区小城,直奔桂林城而去。”
这话一说出来,周围几个将领的眉头都抬了抬,改元登基分封王侯,叫谁听了谁不眼热,以至于他们几乎都忽略了后半句。
几个参将的表情刘寒自然也看在了眼里。
“娘的,烂泥巴扶不上他么墙!”刘寒环视了一眼几个部将道。
这话一说完,那几个部将都以为刘寒是在说他们,如同霜打的茄子般底下头。
“又没说你们,好好训练,狗日的,就不能猥琐发育吗?这孙可望要是能撑半年,我这管营让他来当。”刘寒一脸郁闷的喃喃自语道。
打了半年多败仗,不想着如何突破困局,偏偏在这时候耐不住性子选择登基称帝,这不是平白给清军涨士气吗?
倒不是刘寒有多关心孙可望,实在是摇黄军现在还没做好与大清全面开战的准备,虽然现在也能号称十万大军,但其中的六万都是绝对的新兵,即便是最简单的步兵长枪兵,想拥有战斗力也至少得急训三个月,而且还只能打顺风仗。
倘若孙可望倒得太快
,无疑这份压力很快就得过继到摇黄军头上。
卧榻之侧,其容他人酣睡。
“通知老郭,除却每日的训练外,多派人加固湖广各要地城防,另外每日外派斥候加倍,严密监视周围清军的动向。”刘寒对那斥候下令道。
本来还打算在成都再呆一段时间,好好练练兵,顺便陪陪老婆孩子,这么看来,估摸着用不了多久就又该出征了。
而且再次出征,很可能就是关乎摇黄军命运的决战。
刘寒现在的心里只有一个想法,人在江湖,人不由己。
果然,几乎还不到一个月时间,到了十月初,冯英就再次传来消息,桂林失手,孙可望带着残兵两万多人仓皇向南逃窜,兵败桂林,再败南宁,又败廉州,最后只能五千多人逃入了越难丛林。
多么熟悉的场景,这原本是南明永历皇帝的剧本,却偏偏让孙可望给撞上了。
只是刘寒却更加的皱眉,时间是如此紧迫,以至于他不得不尽快动身去往湖广主持大局。
十月初六的下午,刘寒召集了成都城内各衙门包括军队的高级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