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3章 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1 / 2)
“三、陛下所担忧的掸国、吕宋、安南等国其中的掸国不足为虑,究其原因便在于其政治失败,掸国皇帝以用宽松治国导致国家整体政治氛围太过宽松,因此难以震慑国内的那些世家大族;而陛下如今以铁血手腕治国,使得朝政上下都能清楚陛下所下达的政令,这是第三条,治胜。”
“四、掸国皇帝虽然表面上宽宏大量实在内心中对于手下满是忌惮,对于所用之人也多有怀疑,在他治下担当重任的只有亲戚子弟;而陛下您通过对待我的态度便可知晓您用人不疑,只要有才就会大胆使用,不分亲疏远近,这是第四条,度胜。”
“五、安南皇帝心中颇有谋划但真正面临抉择的时候却难以做出决定,在执行上犹豫不决便是其最大的失败之处;而陛下您有了计策便会立刻执行,而且能应变无穷,这是第五条,谋胜。”
“六、安南皇帝当年上位之事轰动整个大汉因为担心自己皇位不稳,因此很注重自己的名誉,因此他的麾下大多是些喜欢说空话、装裱自己的酒囊饭袋;而陛下您用至心待人,做事推行真诚,不做虚荣好看的事儿,对待有功之人却从不吝啬,因此忠正,有远见,还有真才实干的人都愿意投奔您,这是第六条,德胜。”
“七、安南皇帝为了显示自己的仁德,因此见到饥寒的人,体恤挂念之情都会表露出来,但是这些都是表象逢场作戏罢了,对他看不到的就完全不会多加考虑,不过是一虚有图表之辈而已;而陛下您在治理东南行省粮灾之时提出的以工代赈,能接济大汉所有子民,给予的恩泽,都超过民众期待,并且思虑周全,这是第七条,仁胜。”
“八、吕宋治下的大臣争权夺势,谗言四起惑乱视听;而陛下您用大道统御下属,连像水一样润物细无声的谗言都行不通,这是第八条,明胜。”
“九、吕宋皇帝分不清是非偏爱自己手下文臣武将便不断包容,而陛下您则不同对错分明,凡是对的就以礼奖励,凡是错的就依法惩处,这是第九条,文胜。”
“十、掸国、吕宋、安南等国还有一个共同的毛病便是喜欢虚张声势,麾下将领用兵徒有其表;而陛下您所信赖的上柱国刘怀仁擅长统兵治兵能以少胜多,用兵如神,我军都信任他,敌人都惧怕他,这是第十条,武胜。”
“陛下有这十胜,对于壮大我大汉天威,甚至开疆拓土都不在话下!”
于白一口气说完这十胜十败论之后,让李志心中震惊异常,难以想象来到大汉之后竟然能寻到如此良才,实在是幸运至极。
在脑海中反复思索着于白所提出的这些观点,李志眼中不时露出几许神光恨不得能与于白彻夜深谈。
在他成为大汉皇帝之后,每每遇见麻烦便只能自己一人在不断思索解决问题,可俗话说的好独木毕竟难支。
如今于白的出现让李志心中有一种得遇知音的感觉,从今以后再也不用自己一人绞尽脑汁苦苦思索,真正能有人分担他的困难。
“陛下,在下准备先行回家安排家母的丧葬事宜,待得一切都处理完后,便回来寻陛下,为陛下鞍前马后鞠躬尽瘁。”
见到李志在认真思索自己提出的建议时,于白的心中也有一种得遇明主之感。
毕竟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于白之前整日在街上四处闲转,只因京都为大汉京城,达官贵人颇多,希望能路遇明主。
可令他失望的时始终,他所遇见的都是些华而不实之徒,未曾遇见一人能让他值得倾尽全力去用心辅佐。
如今终于碰见李志,心中之前那股怀才不遇的愤懑此时也烟消云散,只是如今想要一展自己心中抱负,也要先将自己的母亲安顿好。
李志自然能理解于白心中所想,他点了点头表示同意于白提出的请求。
望着于白转身离去的背影,只觉得此时的于白在一展胸中抱负之后,与他初见时相比,身姿更为英武,走起路来都是虎虎生风。
李志不由得在心中念起。
“无人扶我青云志,我自踏雪至山巅。
若是命中无此运,亦可孤身登昆仑。
红尘赠我三尺剑,酒看瘦马一世街。
世人朝路乃绝涧,独见众生止步前。
海到尽头天作岸,山登绝顶我为峰。
如若东山能再起,大鹏展翅九万里。
一入红尘梦易真,一朝悟透心境名。
一朝悟道见真我,昔日枷锁皆云烟。
天门将至百运开,拂尘轻笑问仙来。”
此时此景此诗此人恰似浑然天成,仿佛这首诗便是为于白所写一般。
待得于白走后,陈浅浅和黄惇才进入房中,在门外时,陈浅浅便一便按捺不住自己心中的好奇向黄惇了解了于白的事情。
当听到于白云淡风轻应对常人难以接受的胯下之辱时,不由得肃然起敬。
一般人可能陈浅浅还会嗤之以鼻,可这于白的谈吐间透露出的气质称其一声当世大才亦不为过,自然心中便没有了轻视之意。
“黄惇安排两个人好好保护于白,莫要再出什么幺蛾子,这人于我有大用。”
“奴才遵旨。”
黄惇接到李志的吩咐,知晓于白有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