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86章你一个捐官平定谋反,谁让你这么能干的?(1 / 2)

加入书签

这不光是抗议朝廷,而是要做汉奸啊!

那可是会钉在耻辱柱的!

这下子,余元辉又是煽动勾连,又是串联余杭的豪族书院,活生生的又被拖延了两天。

西厂拿着钦差的书信和印鉴,送去镇海府后。

这位镇海府都统,也是曾经兰德平定淮河之乱的副将。

得知余杭的情况后,都统十分干脆,直接开始点兵,朝余杭进军!

“大军入城了!”

余杭府的百姓欢呼着相告。

素日安稳的余杭城,哪里见过这样的阵仗?

身穿甲胄,持有火燧枪的士兵们快速接管了余杭府的城防。

大军入城后,黄晓有了后盾。

直接按照名单,挨家挨户的逮捕了这群密谋造反的盐商。

这次盐商密谋造反,可以说证据确凿,所以黄晓抄家也是一拿一个准。

盐商、豪绅、官吏,供出来了一连串的名字。

按照名单,黄晓又继续开始抓捕。

整个余杭地区的官场震动!

这群盐商,许多都是当地的豪门大户,也是书院的资助者。

一时间,余杭的书生全在斥责,说这个捐官的酷吏黄晓,残害余杭的读书人。

但是黄晓在余杭百姓口中的名声极好。

这群读书人全被老百姓吐口水,到了最后,这群书生都没法抹黑下去了。

这场余杭盐乱,还没爆发就被黄晓扑灭。

抓捕余杭盐商整整三十八人,牵扯当地豪绅大户四十余家,牵扯进来的官员总计上百人。

更有当地书院若干。

余杭武林里的几个门派,也全牵扯进来。

唯一可惜的是,煽动盐乱的余元辉,已经先一步逃离了余杭府。

余元辉不知所踪,但是别的人是证据确凿。

黄晓直接把情况上报朝廷,等待朝廷的安排。

余杭豪绅彷徨,波涛汹涌。

盐丁谋逆还没开始,就被黄晓直接扑灭了。

余杭布政使得知后,也很心有余悸。

若是余杭真的暴乱,那他这位余杭布政使绝对脱不了干系。

而且审问后还得知,这次叛乱还与北莽有关。

余杭布政使吓出了一身冷汗。

随后朝廷立马下达了海捕文书,缉拿逃跑的余元辉!

余杭一案,彻底让余杭豪绅被抓住了小辫子。

这下子,整个余杭都安稳了下来。

谁也不确定自己的家人朋友有没有牵扯进案中。

而黄晓的盐税部门,也在这种安定下,成功的设立起来。

让一些落魄的读书人当文吏,让盐丁做衙役。

盐税部门一边把平价的盐送去乡间,一边征税士农工商。

余杭的地主本来还有些怨言。

盐税部门不光对土地征税,还对他们的工厂征税。

但是盐丁谋逆一案,他们多多少少都有牵扯。

这下子抗议的勇气也没有了。

黄晓的一体纳税之策,在余杭毫无阻碍。

等户部尚书收到黄晓的折子,看见余杭的赋税也大吃一惊。

在大周建国初期,余杭每年的各项赋税,年入一千二百万两白银!

那时真的占据了大周国库收入的一半!

余杭赋税半天下,这个说法就是在那时出现的。

不过随着大周建国渐久,余杭的赋税逐渐下跌。

在摊丁入亩以前,就只有四百万两银子。

实行摊丁入亩后,才回升到了五百万两银子。

这是因为余杭的豪绅,通过科举制,影响力逐渐增大。

而余杭的田地,全部集中在这群有影响力的豪绅身上。

朝廷就很难在这群豪绅身上收税了。

余杭的赋税接连下降,也是李天刚继位时,户部财政紧缺的原因。

但是这次黄晓交上来的银子,足足有九百万两!

这些全是查抄盐商后,补足的盐务亏空!

除此以外,新建立的盐税部门,一个月就征收了二百八十万两的工商税!

户部尚书大喜!

如果继续下去,余杭的赋税又能再度回到上千万两了!

那朝廷的国库就更加充裕了!

有人欢喜,当然有人难受。

李天得知黄晓平定了盐丁叛乱的事情后,气的脑袋发晕!

好你个黄晓!

朕提拔你,你居然也背刺朕!

看见黄晓怎样恩威并施,拖延盐商的谋逆时机,又是怎样当机立断,征调镇海军平定谋逆。

这是一个捐官可以做出的事情吗?

你这家伙有这头脑,怎么不好好去科考?

还有吏部那群家伙!

这种人查京的结果居然是下等中?

究竟是谁对黄晓这家伙做的考核!

李天气愤不已,系统也开始了背刺。

【余杭盐乱平定,余杭局势稳定,国库收入增加,威望+30,大周国运:加5000点!】

这下子李天真的快吐血了!

黄晓!

李天把黄晓的名字,划进了危险分子的队列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