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有人欢喜有人愁(1 / 3)
香港中环,维多利亚港,某标志性摩天大楼会议中心。
弧形阶梯式多功能厅内座无虚席,拿到入场券的投资人怀着兴奋的心情等待暗物质资本掌门人的出现,因为dark atter capital连五分钟的见面会都没开过,投资者更为熟悉的是极具dc风格的电话会议,以及dc每季度的致客户信。
dc披露的有限信息中,它不会告诉你是怎样用钱的,只会明确传达一个重点:赚钱了。
作为投资人,可选择赎回基金,亦可将钱继续留在dc账面上,to be or not to be——需要头疼的是掏钱的人,花钱的人从不做解释。
听上去很傲慢,但能帮投资人挣到钱,瑕不掩疵。正如财经杂志上所说,这种荒诞般的神秘感,成为对冲基金最本质的赢利特点。
事实上,越来越多的对冲基金走上台前,进入公众的视野,不少基金经理人抛头露面,被媒体塑造成光环加身的金融明星,受到股民的热烈追捧。
dc却逆潮流而动,一如既往地坚守对冲基金隐秘低调的行事方式。
外界不知其规模,就连创始人也名不见经传,只有基金圈的少数人能一窥暗物质资本隐匿在水下的全貌,慨叹它的基座扎实、稳固,值得信赖。
待过硅谷的国人或许对高旻有所耳闻,13岁数学满分考入清华大学,15岁负笈美国,就读于it数学系,拿下数学aster学位后,转投计算机科学门下读phd,开发了智能图像识别系统,引进风投,创建了黑镜公司,俨然科技界冉冉升起的一颗超新星。
然而当硅谷对高旻报以更多关注时,他却泯然于众,上演了一出现代版伤仲永,消失在人们的视线中。
谁曾料到若干年后,这家掌管着上百亿美元资产的对冲基金背后的人竟是昔日败走硅谷的高旻。
略知内情的投资人向身旁打探的人科普他所知道的一切,这时前排突然出现了一阵骚动,会场灯光暗下来,一个人从入口处快步上台。
他的侧分短发上梳露出额头,五官精致深邃,肤色偏白,身材颀峻,穿着简约的立领白衬衫和麻黑色休闲长裤,脚踏藏蓝色乐福鞋,显得轻松随意,然则无人能忽视他所展现出的沉稳自信的精英气质。
在座的投资人不禁哗然,管理百亿美元资产的人年轻得过分,要知道他成立暗物质资本时才22岁,投资界从不乏充满激情的年轻人,可大浪淘沙后,屹立不倒的人堪称凤毛麟角。
高旻环视会场,左手做下压动作,用带着波士顿口音的英语说:“先生们,请安静”,他指了指右手腕上表盘,“五秒倒计时开始”,与此同时,高旻背后的大屏幕上出现了一个巨大的阿拉伯数字5,秒针走动的脆响敲击在每一位与会者的心头。
归零的那一刻,高旻嘴角扬起微笑,“就在刚刚,p:3:00,暗物质资本关闭了交易通道,暂停接收新的投资者。现在,请允许我向在座的诸位表示衷心的祝贺!”
霎时会场内一片沸腾,入围的投资者激动得不亚于拿到了世界末日登上诺亚方舟的船票,虽然这意味着要支付3的管理费,同时上缴交易获利的20作为业绩提成,但投资人照旧趋之若鹜,有幸搭乘赚钱特快,出点血又何妨,毕竟有的人怀揣巨款还不一定能找到入门的途径。
高旻等这阵传染全场的欢悦情绪过去,他走向舞台中央,背后暗色调的大屏幕上,逆光效果的暗物质logo彰显着唯我独尊的气势。
“会议开始前,我需要占用点时间做简短的说明”,高旻放缓语速,略带沉思,让听众静下心来集中精神,“第一,暗物质资本的规模,相信诸位对这个问题存疑已久,现由我代为回答,dc的目标从来不是成为高盛或摩根士丹利那样的多元化大型金融机构,扩大规模不是我们的终极追求。”
“对冲基金界有一句名言:规模是效率的毒*药,对冲基金的规模越大,预期的风险回报越低。换言之,牺牲收益率去扩大规模是不明智的选择,dc要做的是,确保运营策略的有效性,继而达到最优资产管理规模。在此,我要真诚地建议诸位,投资对冲基金时,请运用经验小心甄别,务必不要视规模而定,美国雷曼兄弟就是前车之鉴!”
高旻短暂停顿,幻灯片上出现一行大字:投资策略与风控管理,他看了下,回头一笑,“诸位在担心什么,我约莫知道——你们掏出大把的钱投到我们手里,至于我们怎么花,买了点啥,压根不告诉你们,没错先生们,公开和透明是我们最讨厌的事情!”
台下会心者哄堂大笑。高旻却收了笑,正色说:“我们买入卖出,绝不是拍脑袋决定的,dc拥有最核心的数量研究部门和精细的后台管理技术,由数学和天体物理方面的专家共同开发的数学模型为我们的交易做技术支持,以此评估和把握各种机会,能够随时有效率地部署投资策略,可以说我们是靠程序做买卖的。”
“dc有不同的投资组合,基于全球宏观策略,运用广泛的投资工具捕捉短暂存在几秒钟或几天的交易机会,主动出击,活跃于全球各个市场板块,从波动中获得绝对alpha。当然我们也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