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四十九章不由己(1 / 2)
冒襄闻言,转身对方涛一揖道:“海潮此言明哉!”
方涛淡然笑笑:“鞑子南下,咱们不怕。咱们最大的依仗就是大明的亿兆百姓。从犬戎祸乱两周开始,匈奴屡侵大汉,两晋南北朝时更是五胡乱华,唐有突厥、吐蕃、回鹘之苦;两宋更是直接亡于外族……可咱们汉人被外族亡了这么多次国,谁看见咱们汉人死绝了?这天下,终究是咱们汉人的。那些南下的胡人,要么数百年同化变成咱们汉人的一部分,要么又被咱们汉人赶回塞外……”
冒襄闻言笑了,点头道:“海潮说得对!咱们如皋冒家当年就是蒙古人哪!当初太祖皇帝基业草创,冒家先祖身为蒙古人,被张士诚劫到苏州授官,家祖拒不就职,从泰州举家迁至如皋,到现在才有了咱们……这么多年下来,冒家上上下下每一个人都认准了自己是笃定的汉人……海潮你说得对!不论南下的是什么外族,只要他在汉人的土地上呆下来,要么成为汉人的一部分,要么就滚回自己原来的地方!”
方涛宽厚地笑笑:“现在心里舒坦了?”
“舒坦了!”冒襄轻松一笑,“原本真担心有人指着在下的鼻子骂一声‘失节’,可现在想想……没必要了。不管是反贼来了还是鞑子来了,在下从此就是不听召,不应举,不吃他们的禄米,余生尽在这洗钵池畔水明楼中古琴古卷……”
方涛点点头道:“这就对了。家国天下,国没了,天下还在,若是因此连家都不要了,恐怕这才是违了孔圣的本意。我读《论》《孟》,最大的感触就是两位圣人并非撺掇人去自杀,反而是劝慰所有人好好活着。”说到这里,方涛脸色也有些沉郁
了:“京师没了,‘文死谏’的活儿已经不需要人去做了,现在,该轮到我们这些武人‘武死战’了……”
冒襄讶然道:“海潮,你兵将不过数千,不可力敌时千万别……”
方涛呵呵笑道:“辟疆兄多虑了,在下就算要‘死战’,也要先看看南京那边值不值得我赔上这条命。”
门口传来声响,房门“吱呀”一声打开,董白脸色凝重地和前田桃走了出来,见面就埋怨方涛道:“方师傅你也不早点说,这么大个人物住在水明楼里头,怎么能只安排这么个小间……怎么说也得……”
方涛摆摆手道:“千万别!这事儿不可张扬,否则对冒家来说不是什么好事。”
冒襄和董白瞬间明白方涛的意思,连忙谨慎点头。
方涛这才转而问前田桃道:“殿下情况如何了?”
前田桃道:“情绪还算不错。时隔这么久,再想不开的都已经想开了。相比那些在战乱中死得凄惨无比的女子而言,她已经走运了许多……比起她的姐妹兄弟们而言,她也幸运了许多……最起码她就算是现在死了,也不会被人暴尸示众……赴死之心没了,可这仇恨却……”
方涛坦然道:“仇恨的种子肯定已经种下,她是公主,有亡国之恨;她是女儿,有父母血仇;她还是姐妹,有破家之怒。若是她连仇恨都没有了,那就不是流着朱家的血了。”
冒襄沉默了一下,问方涛道:“为今之计如何?海潮,我不信你只带着殿下一人南下……你自京师突围,还能救出公主殿下,那么……”
方涛笑了:“我就知道瞒不过你们!太子殿下正在我军中。非但太子殿下在,就连国玺都被我们带过来了……”
这一
下冒襄真的慌了,语气中还带着一点兴奋,抓住方涛的手臂道:“果真如此?太好了!国祚尚存哪!只要殿下在南京登基,振臂一呼,号召江南士绅率众北伐……”
方涛无奈地看了冒襄一眼:“辟疆兄,你也是江南士林一脉,这里头的道理你不会不懂吧?殿下若是有那么容易在南京登基,我不早送过去了?”
冒襄怔了怔,旋即垂头叹息道:“没错了,前几天我还收到钱老师和朝宗的来信,邀我去南京声援潞王殿下继承大宝……”
方涛苦笑道:“这就对了!信上肯定还说了马士英和阮大铖想要拥立福王世子即位,让你过去跟他们斗到底,是不是?”
冒襄默默地点了点头。
方涛问道:“你们江南士林代表的是整个江南的缙绅;马士英和阮大铖则是代表勋臣和军队……何至于到水火不容的地步啊!辟疆兄,国难至此,你觉得江南还能再内讧么?”
冒襄想了想之后努力争辩道:“正是因为如此,太子殿下才有立刻去南京的必要!论身份论道统,殿下都是继承大行皇帝遗志的最佳人选……”
方涛微微叹息道:“辟疆兄从未涉及官场朝堂,自然不明白这中间的道理。在那些人眼中,谁当皇帝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谁能给他们带来足够的名和利。而太子殿下……显然不是最合适的人选……”
冒襄奇怪道:“殿下继承大统理所应当,这拥立之功几乎是唾手可得,为何反而不是最合适的人选了?”
方涛冷笑道:“正是因为殿下太名正言顺、太理所当然了,所以殿下一旦即位,任何人从法理上都无法动摇殿下的位置。届时若是有人想要操弄权术,殿下可以直接请出
大行皇帝诏命以诛国贼。相反,福王世子和潞王从法理上都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