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91章 皇帝回信(1 / 2)

加入书签

望月湖是一个很大的内陆湖,站在一处岸边看向对岸,连对岸的树木都看不太清。

而且多蓝支他们的岗哨完全没法覆盖整个望月湖,只是在一处岸边驻扎。

再因为多蓝支的命令,营地进一步收缩,那能够下水的地方就很多了。

如果能派人下水,悄悄摸到多蓝支营地,找到李建隆并且坚守,同时外面的大队人马攻进来。

只要这支奇兵能够坚持到大部队打过来,那李建隆就能获救。

当然,说来简单,但实际情况肯定不会有那么容易。

多蓝支那边好歹也有好几千人,就算是大部队进攻牵制一部分兵力,但这支奇兵要面对的,依然是超出数倍的敌人。

而且那种情况还下还没法撤退,只能死守。

在敌人营地死守,光是想想就知道难度有多大了。

而且宁恕就不信多蓝支没有在岸边安排岗哨,监视水面。

这就要求摸过去的人水性一定要极好,而且数量不能太多。

并且,最好是夜晚摸过去,以降低被发现的概率。

这如果是这样的话,问题又来了。

若是夜晚,树林之中光线不足,多蓝支他们提前布置,大军极易遭遇埋伏,到时候可能会损失惨重。

若攻不下来,那这支奇兵就是白白送死。

只能说这个办法,有希望,但成功率不高,还需要继续完善。

但这已是目前比较可行的办法了,至少可以先把人挑出来。

面对一众军士,宁恕道:“诸位都是熟悉水性的了,可这水性也有强弱之分。”

“能在水下憋气一盏茶时间的,原地不动,其余人可以散了。”

一刻钟约莫三盏茶,一盏茶约等于五分钟。

普通人下水闭气的时间一般在三十秒到两分钟之间,经过训练的潜水员能够轻松突破五分钟以上,更有甚者能憋十分钟以上。

宁恕提的五分钟要求,说高不高,但说低,也真的不低。

此话一出,几百人的队伍里,立刻有五到六成的人离去。

宁恕又道:“在夜间能够视物的人不动,其余离开。”

夜盲症是很普遍的一种大众疾病,只是在这个时代,除非特别严重,一般不算是病。

毕竟晚上看不见,点火把,点油灯就是了嘛。

这一个要求又把剩下的人淘汰了五成,这下只剩一百多个了。

宁恕道:“能在激流当中稳住身形的人留下,其余离开。”

这个要求相比前面两个,就有点抽象了。

因为这不是一个能够完全确定的问题,根据激流具体情况,和人的发挥,有时候稳得住有时候稳不住,很难说。

剩下的人犹豫了一番,一部分人走了,一部分人留了下来。

还剩四十几个了。

“嗯,差不多了。”

“刘将军,把他们记一下,之后或许有用。”

刘知行连忙应声,找来纸笔,把这些人的名字记了下来。

宁恕则是返回营帐,开始写信。

事情已经远远超过了预期,是时候采取一些非常规手段了。

这封信,是给皇帝的。

当然,这些布置都只是备用方案,前提是如果朝廷那边没有谈拢,才会执行这些计划。

信件写好,宁恕命人加急送往京城。

……

周文晦发出的加急信件已经抵达京城,成功送到了皇帝手中。

只不过这种事情堪称奇耻大辱,事关皇家和朝廷的威严,皇帝第一时间把消息压了下去。

周文晦的信上说了,他已经求助宁恕,所以皇帝并没有急着回信。

他知道宁恕肯定会过去,自己还需要进一步消息,再做决断。

不过,尽管皇帝第一时间进行了消息封锁,可毕竟是八百里加急,这件事情是肯定瞒不住的。

最多只是隐瞒一下具体的内容。

因此,皇帝甚至一连五天都没有上朝,这般反常举动自然引得更多人注意,可他们却猜不到发生了什么。

终于,宁恕的信到了。

归德殿中,皇帝看过宁恕的信件之后,气得差点把这信撕得粉碎!

他不敢说自己有多厉害,但起码上位之后,不管是政是军,都没有出过大错,为什么能生出这么蠢的儿子?!

三万大军,被兵力远少于他们的蛮族打败,甚至还被活捉!

简直就是奇耻大辱!

勉强镇定下来之后,他这才继续往下看去。

宁恕的这封信,主要是交代他那边的情况,包括事情始末,以及宁恕和多蓝支的谈判。

多蓝支不答应,想要增加,那肯定需要朝廷点头,这个都还属于正常范畴。

不正常的,是后面的一段。

“臣请从天门关中调集一部分火药和火油,若谈不拢,定当拼尽全力,将大皇子带回。”

火油还好,民间能有渠道搞来,但火药却是受到严格管控的军用物资。

没有皇上御令,即便是宁恕也无法搞来大量的火药。

宁恕和李建隆有恩怨他是知道的,看到这里时,皇帝甚至都怀疑,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