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二九零后记(1 / 3)

加入书签

关于人性的话题,经久不衰。

至于像绮云使者这样,依仗手中的权柄,对蜀中魁和彭辉做出的反常之举,却也发自于贪婪的人性。武仙的旧情人纪若烟,因为逼婚不成,竟然杀了武仙的妻女,最终含恨而终。轩辕子也情根深种,对于自己的爱徒心生痴念,竟然将自己的徒弟当做感情世界的替代品,这也是一种感情的孽债,也是人性使然。

听心禅师虽然超脱于世俗之外,在邙山谈禅说道,声名显赫,特立独行,亦为人性使然。

喜公公和曹勃的擅权独断,都是发乎于本身的人性。

人性千古一理,中外无异,不分国度,种族,出身来历,或是所受教育程度。

在一个没有公权的约束下,人性暴露得淋漓尽致,劣根会充分显露出来。

嫉妒,贪婪,自私,虚伪,虚荣,独断,甚至嚣张,怠惰,都属于人性的范围。

人之为人,既然都有七情六欲,即难免为人性所困,诸般教化都是教人从善去恶,即遏制人性的阴暗面,彰显人性的光明一面。这即是人的两面性导致的。

杨卓作为彭晖的唯一弟子,彭晖强力遏制自己心中的悲苦辛酸,教弟子对世界处处都充满爱,不令弟子对昔日蜀州的旧事心怀怨恨,不然这种复仇的情绪一旦沾染到杨卓身上,就会一代代的延续下去。这以后,杨卓可以从容对待蜀中魁的投奔,信佳怡在洞庭君山自立,以及处理笃风弥雷,刘朴贤,和亳州王,神机道人等人的事情中,不偏不急,按部就班,不至于出现过激行为,这是彭晖的教化之功。

其实教化始于家庭,如无家庭,即始于他的第一任老师,身教大于言传,传道大于授业,此为师道,亦为教化众生之首要之道。

刘朴贤,石静瑶,这两人的境遇多桀,都与其家庭教化相关。

刘云升粗暴简单,偏袒刘朴运,对幼子刘朴贤十分严厉,而且失于道义引导。石静瑶少年失父,家庭破碎,也是其从此微微自暴自弃的发端。

人性进入偏激的一面,多半始于其未成熟期或半成熟期,刘朴贤

和石静瑶都属于这一类。

舒凌云的张狂无忌,舒葆的滥情无度,说是家世充裕所致,说是命运多坚所致,其实都不足以揭示其人性的层面。其实舒源的张狂,独断,放纵孩子,才是他的子女放纵自己的始作俑者。

父母是孩子的影子,也是父母性格的延续,这就是家庭教化潜移默化的厉害之处。

唐度对于子女的教育,边庆旭对于边莹的教育,才是成功的案例。所以唐度可以凭借着河朔九屯之兵,纵横河朔,和河间王在濮阳对阵,可以在后来的复杂局面中纵横捭阖。唐暄唐朔唐娉雪都是唐度的缩影,唐度作为人的最大成功,也许不是那个声名显赫的河朔王,而是自己的三个子女。

边莹自幼得知自己的父亲和善欢有了,心中难免心生怨怼,此时边庆旭及时将边莹带到了潮汕,加以循循诱导,驱散其内心的阴影,最终将边莹培育成一代侠女。

费诗龄对于三子的教育纯熟失败,以至于自己死后,后继无人。

这与元宁教育自己的女儿,无可相提并论,所以纵使元宁死了,傅施迦依旧可以纵横江湖,不至于陨落他乡,或是出现不可救药的局面,起码傅施迦不会出现刘朴贤或石静瑶那种自暴自弃的行为,这也是元宁的一种教化意义的成功者。

毕晴在苏颖慧的教育下,性格自立,争强好胜,处处争先,一时却无意中陷入了感情漩涡,最后错失和杨卓的姻缘,这也是人性使然,却也是苏颖慧教育成功的一种表现。起码教化之首要之责,首先教人独立,成就独立人格。感情经历不是全部人生,只是生活的一部分,毕晴之后的成功,就是一种最佳例证。

信佳怡是几乎贯穿岳阳苗寨叛乱始末的最主要的人物,其性情多变,随波逐流,跟从血灵四处漂泊,其性情所致,早先因其父嚣张跋扈,骄纵女儿,后因柴七月把信佳怡带上了邪路,若不是柴七月感激信佳怡的旧恩,信佳怡可能也会陷入万劫不复的境地。饶是如此,信佳怡仍旧生活在喧嚣而压抑的日子里,养成了

多情的毛病,幸而柴七月死了,她独自盘踞君山,可算是因祸得福。

神机道人,宫舜宇,元昆,三人殊途同归,早年都有不光彩的历史或是难以言表的坎坷,这导致三人走向歧途,为非作歹,不择手段,最后都不得善终。

可惜的是向群薇,身为终南山亲传弟子,最后却为亳州王生子,令人扼腕。

花颜知,范斯文,温稚歆,善娇,四女都和刘朴贤关系亲密。可是四女又都因为刘朴贤而死,其中的悲苦诡谲,引人痛惜。也会令人想起,人在江湖,身不由己。

笃风弥雷诸僧,只因一念执着,下了昆仑山争夺风之印,企图在江湖上称王称霸,不想却是接连败北,还先后死去,这也是贪婪所致,也是人性使然,不得不令人既恨又怜。

值得称道的是叶锦珠这个元嘉之女,虽然父亲惨死,母亲当时狠心抛弃了她,而她却能淡定面对不堪往事,心性豁达,为人刚毅,确实可圈可点。

江湖也是一个大熔炉,有的人进去了变了形,有的人进去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