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他坚信自己能够干好(1 / 1)
春节过后,行政村都是要开个会的,也不是非得讨论什么问题,大都是胡扯一通。
赵东城对这个兴趣不大,知道不会有啥好事出来。
大家心里都有数,自从“单干”以来,人都变得自私起来,任你多好的事情,只要一交给集体去办,最终都非得办砸不可。
这不是说村里没有能人,恰恰相反,而是能人太多了,谁都认为自己比别人聪明,而谁的聪明劲儿又都是全部用来为自己谋取私利,真正一心为公不谋私利者,偶尔出来一个,又常常不被人待见,一大群聪明人把他当憨子,处处找机会给他出难题。
在这样的环境中,想要办成让大伙儿终生受益的好事还真不容易.一来二去,也没有多少人心思往这方面想了,干脆落个清闲。
现在行政村大小干部,包括村组长在内,一年下来除了忙活自家的活计,其实并没有多少公事可干,无非是布置个义务工,要要统筹款,其他的事情就管不着了。
这样一来,所谓的集体的力量就被削弱了,村民们单靠那一亩三分地,一年又能挣多少钱呢?常年保住吃饭穿衣就不错了。
那如果出现了其它需要花钱的地方怎么办?生病不需要吃药吗?娶个媳妇少说也得花个一两万,还得盖新房,这钱从哪里来?
年轻人只好出去打工,逼得急了,六七十岁的老婆老汉也有出门打工的,但那也不过是杯水车薪,不能解决根本问题。
行政村掌握着集体的巨大能量,而村干部的一点工资,还得从村民们的牙缝里去抠,伸手要钱的时候难免脸红愧疚。
这一点,上级倒是看得清楚,三令五申要行政村创办企业,充分发挥村干部的聪明才智,利用集体的力量减轻农民们的经济压力。但这到了下边却是困难重重,迟迟实现不了。
这不,正月十五一过,村里大小干部都聚到了周顺昌家,这次开会与往年不同的是,镇里下了死命令,一定要在两个月之内创办起一家村级企业来。
办啥企业呢?人人心里都没底,就都不说话,周顺昌没有办法,就逼大家:“一个一个地说,谁不说谁今天就不能走!”
这样一来大家就不得不说话了,说什么的都有,有说办养猪场的,有说办饲料加工厂的,有说种大棚菜的,还有人竟然说可以建个电影院,但这些都被周顺昌一票否决了。
他没好气地对建议办电影院的那个人说:“亏你想得出来,天天放电影给谁看?你自己看呀?”
惹得大家一阵哄笑。
周顺昌接着说:“镇里有要求,所办的企业要有点技术含量,最好让人家听起来有品位。”
他话一落音,副书记周有恒立即建议:“那就办蘑菇菌厂!”
大家一听挺纳闷的,不知道这蘑菇菌是个啥玩意。
周顺昌让周有恒说清楚点。
周有恒介绍道:“就是把麦子或者别的什么粮食,蒸熟后装进瓶子里,放入蘑菇菌种,然后封住口,等菌种长满瓶子后就卖出去,让蘑菇种植户生产蘑菇。听说利润很大,具体技术我也不是很懂,不过咱们可以派人去学习。”
周顺昌听了一拍大腿:“你咋不早说!这个好,不占多大地方,花钱也不多,听起来还高大上,有技术含量,符合镇里的要求,我看就搞这个吧!”
大家见周顺昌表了态,也都一致表示赞同。
接下来就是派谁去学习的问题。
周顺昌提了个条件:“去学习的人得有点文化,最好是对这方面懂点行,要是瞎字皮不识一个,去学了也是白搭。”
他推荐了村卫生室的刘涛,刘涛虽然是村里为数不多的几十个杂姓人家中的一个,但他平时人缘不错,所以没有人表示异议,这一个算是确定了。
周有恒说一个人不够,忙不过来,最少还得一个。
大伙纷纷推荐人选,还有毛遂自荐的。
周顺昌摆了摆手:“这一个等研究过后再确定,时候不早了,大家暂时先回去吧。”
其实,第二个人选的事情,周顺昌的心里已经有数了。
他想,这学技术可是个好差使,花的又是行政村的钱,回来后直接在蘑菇菌厂上班,还能得工资,这样的好事儿不能都拱手让给别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