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67章 交换(1 / 2)

加入书签

估计是人越老心性反而越像小孩,这群老爷子见到稀罕的宝贝仿佛就像见到久别的情人一样开心,频频开怀大笑。

这让王景行觉得这群老头还挺好玩的。

见三足铜炉被大家一致认可,王景行拿出田黄印章,双手放陈老桌前请陈老掌眼。

王景行对翡翠行业了解不少,知道玉不过手的道理,也听说古玩圈讲究瓷不过手。

反正不管什么古玩,不过手终究是没错。

陈老看到印章,眼睛一亮,双手从锦盒中拿起印章,反复观看,嘴里啧啧称奇:“田黄冻石啊,小王,你称过多少克吗?”

王景行回答:“126克。”

陈老感叹道:“黄金易求,田黄难得。凝如蜂蜜,润泽无比,如此极品田黄冻石,现如今是可遇不可求了,126克,光材料如今就价值千万。”

又将印章倒过来,仔细观看后惊叹道:“雅宜山人,居然是王履吉的印章,太难得了。”

钱老听了,迫不及待问道:“明代王宠的印章?”

陈老点点头,说道:“明代着名书法家王宠,字履吉,号雅宜山人,就是咱们苏省人。博学多才,工篆刻,善山水花鸟。与祝允明、文微明齐名,被誉为‘吴门三家’,这方田黄印章应该是就是王宠之物,极为难得。”

钱老急忙跑进收藏室取出一幅书轴摊开,征得王景行同意后,拿来印泥和宣纸,将印章钤印在宣纸上。

一比对,哈哈大笑:“果然是这方,王履吉行草《致王守五札》中的印章就是这方田黄印,一模一样。哈哈,没想到今天居然见到了,真是平生一大快事。”

明代着名的文学家、美术家和藏书家何良俊评其书:“衡山之后,书法当以王雅宜为第一。”

王宠的书法初学蔡羽,后学晋人,崇尚韵味,字形体势舒朗,通清爽淡宕,格调萧散,深得钱老喜爱。

众人见状,都争相围观,不禁啧啧称奇。

陈老感慨道:“这幅字和印章500年后再度相逢,乃是收藏界一大快事。”

钱老迫不及待问道:“不知王小弟舍不舍得割爱,这方田黄印章我可以出到1500万的价格。”

古玩鉴赏交流会除了交流,藏家之间也经常有买卖或者互相交换的。

1500万的价格算是很有诚意了,钱老再转卖利润也很薄了,估计也是真心喜爱。

“这个···”王景行一时没反应过来。

一来没想到这方印章价格这么高。

二来也没有考虑过是否要卖的问题。

董建川见王景行犹豫,以为他不想卖又不好意思拒绝,帮忙圆场到:“钱老,这方印章可是我小兄弟的心爱之物,我想要他都舍不得给呢,您就不要眼馋了。”

钱老连连叹息。

黑虎资本的李邦柱见状,问道:“不知王小弟的康熙铜炉是否舍得割爱?”

李邦柱子是有名的爱收藏青铜器,早看上了王景行的精品康熙铜兽面纹冲天耳龙纹三足炉。

搞风投的都是人精,见王景行才拒绝了钱老,马上就提出购买意向。

王景行作为新人,在这种场合不太可能一再拒绝。

王景行正想着李邦柱砖砚中藏着的是什么宝贝呢。

见李帮柱送上门来,自然也就不客气:“我对李总的青花瓜瓞大盘很是喜欢,不如咱俩交换如何?”

李邦柱很是意外,青花瓜瓞大盘不会超过300万。

王景行的康熙精品铜炉价值却是至少300万,遇到李邦柱这样喜欢的,甚至可以出到400多万的价格。

价值虽然差别不是很大,但明显铜炉会更贵重一点。

李邦柱虽然很想要王景行的铜炉,但不好意思占便宜,说道:“这样交换却是让王小弟吃亏了,我再补你差价?”

王景行摆摆手说道:“补差价就不必了,藏友直接交流说不上吃亏,如果李总觉得占便宜了,那就把这块砖砚一并算进来给我吧。”

砖砚虽是清代古砚,却是稍显普通,古砖上没有铭文,而且出处难考,市价最多也就值个十来万

见王景行如此说,李邦柱倒是颇为踌躇,这明摆是占了便宜,在一帮老爷子面前,搞不好要被误会。

董建川见状,说道:“老李,你不必多想,我这位老弟性格就是这样,我这枚开贝版的袁大头就是王老弟送给我的。他可不差钱,听玉阁就是他的产业。”

前段时间的听玉阁翡翠开展,全是高档翡翠,而且又有买翡翠抽银元的活动,在业内引起不小的轰动,算是一炮打响。

李邦柱的老婆也是有名的珠宝迷,对翡翠尤为喜爱,和董建川也是熟识的。

见过董建川从听玉阁带回来的手镯和无事牌后,第二天立马就专程赶到鹏城。

可惜玻璃种手镯已经售罄,便买了一个玻璃种的蛋面戒指和一块玻璃种的无事牌,也是非常喜欢。

听董建川这么说,众人皆惊,小小年纪居然有如此成就,确实是人不可貌相。

李邦柱递上名片,说道:“那我就交王老弟这个朋友了,青花盘加上砖砚换你的铜炉。”

拿起铜炉越看越喜欢,李邦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