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208章 海黄换酒(1 / 2)

加入书签

说到酒,王景行趁机问道:“老哥,我听说你定了一个规矩,可以用红木换酒是吧?”

“确实是有这个规矩,找我买酒的人太多了,便定了个规矩,只换不卖。”

“我又不缺钱,怎么会卖酒呢。”

“说实话,也不是真想用酒换红木。”

“主要是很多都是老朋友,不好拒绝,便想出这么个点子。”

“毕竟现在好的红木也很难找,可以省去我很多麻烦。”

王景行拿出一件手串:“老哥,你看这件手串怎么样?”

这是上次王景行在孙甜甜店里赌木解出的极品海黄。

直径达30毫米的顶级海黄手串。

“海黄瘤疤?”王振江接过手串,用大拇指划拉几下,然后闻了一下:“还真是海黄瘤瘿。”

王景行点点头:“没错,直径3厘米的海黄瘿木手串。360度满纹瘤疤,保证是极品。”

树木在成长过程中有可能会生病,在生病的部位,机缘巧合下会结成瘤疤,也就是所谓瘿木。

王振江是懂货的:“海黄本身就是药材,味道辛辣,很少生病。”

“而且就算生病了,体内也是空枯的,像这么漂亮的海黄瘿木,还真是万中无一。”

这件手串王景行已经盘玩了半个多月,木头内部的油份已经开始慢慢发散出来,上手就能感觉到微微透出来的油润感。

30规格的手串不适合佩戴因为珠子太大,戴在手腕上很不方便,只能把玩。

但这么大的海黄瘤疤珠子,更显珍贵。

王振江:“料是老料,不过这手串是新出的吗?都还没怎么盘玩?”

“嗯,这是前段时间我在莆仙赌一根海黄老料出的货,做了一批手串。”

把上次在莆仙的经历说了一遍。

众人都很吃惊:“现在还能赌出这么好料,真是人品爆发。”

王振江越把玩越喜欢:“海黄手串我有不少,但这么极品的还真没有。可以,这件手串我要了。”

王景行又拿出从钱文墨那边买的小方几:“这是清黄花梨小方几,束腰三弯腿的经典样式,传世精品。”

王振江:“这也不便宜,你这是想搬空我的酒窖吗?”

“那哪能呢?都说老哥你不仅酒量第一,藏酒更是第一,这点东西对你来说还不是九牛一毛。”

“行了,别忽悠我,我也就服你酒量比我好,现在就带你们去酒窖。”

出了别墅后门就是小山包。

打开铁门走进去。

只觉得凉飕飕。

王景行:“老哥,你这里面还真是冬暖夏凉。”

“对啊,山洞的特点是恒温恒湿,经过长时间贮存后,?酒体会更加?丰满?醇厚。”

打开灯,里面是一条通道,两边是一个个存酒的小房间。

王振江边走边介绍:“这山体是花岗岩,还挺难挖的。还好这个小区都是我盖的,要不然真搞不定。”

“每个房间门口都有牌子,什么酒、哪一年的,一清二楚。”

问王景行:“你想要什么酒?”

“我想要那种外面买不到的绝版酒,或者年份酒。”

“小家伙胃口不小啊。”

“老哥你反正这么多酒也喝不完。”

“行了,少拍马屁,既然来了,带你们参观一下我的收藏。”

“这几个房间是茅台,90年代开始,各个年份的都有。”

“这几个房间是五粮液,也是每年都会存一批进来。”

“这酒你没见过吧?85年的通州老窖。据说通州老窖是清代为皇家宴请而特制的,酿制技艺非常复杂。”

“这酒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可是非常流行的,现在还有很多老酒客想找这酒。”

“这个房间是晋省的六曲香,也是好酒,使用独特的六次投料发酵技术。”

“它虽然是浓香型白酒,但口味独特,香而不辣,醇厚悠长。”

“这是八十年代京城最火的红粮大曲。”

“来来来,给你们看看这个三粮液。”

“别以为这是假酒。”

“在以前三粮液可是家喻户晓的好酒,采用的是固态发酵法,口感独特,香气优雅,是上世纪八十年代宴请客人的首选酒。”

“这是麦穗牌泸州大曲,70年代的外销酒,50年代开始专门生产用于出口创汇的,现在市场上根本见不到。”

“有没有听说过隔壁千家醉,开坛十里香这句话?”

“这个房间放的是97年两个口子酒厂合并成口子集团之前的绝版口子酒。

“喝一瓶少一瓶的。”

“这是1980年的梅鹿液,昙花一现的岭南白酒,也是一款好酒,既保持酱香酒的浓郁酱香,又有岭南酒的清香感,口味香醇甘爽。”

“这是77年的董酒。串香工艺的鼻祖,既有大曲酒的浓郁芳香,又有小曲酒的柔绵回甜,这酒我也不多。”

“这是双洋特曲,这款酒的工艺非常的精湛,以豌豆作曲,用高粱酿酒,整体口感较为绵甜。”

“现在已经见不到了,但在90年代可是苏北地区家喻户晓的小金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